48 2×80 48连续梁施工方案g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 编制依据(一)、改建铁路湘桂线永州至柳州段扩能改造工程DIK410+806.95龙溪洛清江双线特大桥(48+2×80+48)m连续梁施工图及下发的相关设计资料。
(二)、相关的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当地政府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
(三)、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施工区域自然因素、沿线交通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等)(四)、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五)、我单位可调用到本合同段的各类资源。
1.2编制原则(一)、安全第一的原则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编制施工方案。
(二)、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三)、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业主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四)、注重环保的原则根据地理环境条件和工程特点,依照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法规,确定施工过程中要做的环保工作及具体的工作安排,使施工期间的环保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五)、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架子队伍上场,投入高效、先进适用的施工设备,确保流动资金的周转使用,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六)、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该桥的任务量和管理目标的要求以及地形地貌的特征,在临时工程施工准备上,本着避免干扰、就近布置、方便使用、优化设置的原则,合理布置,满足施工需要。
1.3编制范围湘桂铁路扩能改建工程XG-05标段龙溪洛清江双线特大桥(48+2×80+48)m连续梁的全部工程内容。
1.4采用的规范标准现行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施工规范、试验规程,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同时也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施工过程中需必须执行的规范、标准、规程,具体见表。
我单位执行的GB/T—19001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
客运专线铁路标准规范2 工程概况2.1主要技术标准线路等级:I级。
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4.6m。
限制坡度:上行5.6‰。
曲线半径:连续梁位于缓和曲线上,圆曲线半径4504.6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客机SS9、动车组、货机SS7,HX系列。
牵引质量:4000t。
到发线有效长:850m。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活载等级:中—活载,客车200km/m、货车120 km/m;ZK活载,客车250km/m。
设计洪水频率:桥1/100。
设计速度: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及以上。
使用年限设计:100年轨道结构类型:有碴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
2.2工程概述连续梁为洛清江双线特大桥17~21跨(17#~21#墩),跨越洛清江。
位于缓和曲线上,圆曲线半径4504.6m。
梁体在支座处设横隔板,全联共设5道横隔板,横隔板中部设有孔洞,以利人员通过。
连续梁支座采用球形支座LQZ-Ⅰ型,17#和21#墩设7000ZX型和7000DX型支座各一个,18#和20#墩每墩设35000ZX型和35000DX型支座各一个,19#墩设35000GD型和35000HX型支座各一个。
主要工程数量表3.施工总体方案3.1 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湘桂铁路扩能改建工程XG-05标段工程项目的意义和特点,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按照《项目法》施工组建第三项目经理部,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
项目部职能部门设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计划部、财务部、设备物资部、综合办公室,下设桥梁架子队。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见下图。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3.2 架子队伍部署、任务划分、劳动力配置计划3.2.1 架子队伍部署、任务划分根据本标段施工范围以及主要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按照“统筹规划、均衡生产、平行施工、立体展开”的原则,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本项目部设置一个综合架子队:具体内容见下表。
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一览表拟投入本桥主要负责人配置情况表桥梁架子队:有5个作业班组和1个保障组,劳动力上场情况见:劳动力安排表。
劳动力安排表3.3.1 工程简介梁体为单箱单室直腹板变截面箱梁,挡砟墙内侧净宽9.0m,桥上人行道栏杆内侧净宽12.1m,桥面板宽12.2m,边支座中心至梁端0.75m,中跨中部10m梁段和边跨端部13.75m梁段为等高梁段,梁高为4m,中间支点处梁高为7m,除0(0’)段外其余梁段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Y=4.0+X2/341.333m(X=0~32m)变化。
除在主墩墩顶设置厚度为2.4m 的横隔板,边墩墩顶设置厚度为1.2m的横隔板外,其余部位均不设横隔板。
箱梁顶板宽12.2m,底板宽6.7m,全桥顶板厚一般为45cm渐变至60cm,底板厚42~100cm,腹板厚40~100cm。
主桥箱梁顶、腹板钢束采用9-15.24钢绞线、底板钢束采用12-15.24钢绞线,顶、腹板纵向预应力锚具采用M15-9锚具锚固,底板板纵向预应力锚具采用M15-12锚具锚固,张拉千斤顶采用YCW250B,均采用两端张拉。
主桥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采用4-15.2钢绞线,采用YC60A型千斤顶单端张拉,张拉端采用BM15-4扁形锚具锚固,固定端采用BM15P-4扁形锚具锚固。
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筋采用公称直径25mm的PSB800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采用YC60A型千斤顶张拉,JLM-25锚具锚固。
3.3.2 施工总体目标连续梁计划2010年7月24日开工,2010年1月20日完成,2011年4月16日配合完成桥面系施工。
详见连续梁施工进度计划表3.4 工程进度表工程进度计划表见附表。
3.5 影响施工的主要因素(1)下部结构的施工工期(2)雨季对工程的进展影响。
3.6 利用网络技术、科学安排施工顺序根据工期要求,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科学安排施工顺序,将各工序间的衔接时间缩小到最少。
采用同时开展多工作面,实行流水作业,分班工作,部分项目全天24小时施工。
做到施工现场作业顺畅,无干扰、无窝工。
3.7 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为保证总工期的实现,建立精干高效的现场指挥机构。
由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有特长的骨干人员组成干练务实的项目经理部,抽调整体素质高、施工作业能力强、有突出业绩的专业队伍进场施工。
并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上、制度上、防范措施上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①、选调技术全面、管理能力强的人员负责项目管理和技术工作。
架子队伍抽调施工能力强的专业队伍,实行专业化施工。
②、强化计划管理。
计划部编制施工计划必须重视各工序之间的接口。
③、精心编制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及时调整,以满足新建铁路技术条件的要求。
及时调整各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和机械设备、劳动力配置。
④、工程正式施工前,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技术和施工工艺操作培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检验检测方法、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施工组织程序和主要机具设备使用性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⑤、实行工期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计划、检查、考核与奖惩制度;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会议,协调现场工序接口,加强施工调度工作,及时解决问题,使各项工作得以按计划推进。
⑥、加强过程控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搁置延误。
采取垂直管理,横向强制协调的手段,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速度和工作效率。
⑦、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桥面铺装及各种宜与桥梁同步修建的接触网支座基础、电缆槽、声屏障等设施应同步完成。
⑧、以技术装备的先进性保证工期。
超前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咨询,对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配置要提前摸底、提前掌握、提前研究、提前培训、提前落实。
组成专家组到施工现场进行方案审核、优化。
⑨、以施工组织的严密性保证工期。
精心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配齐生产要素;精心安排工序,保证均衡生产,以保证每个关键环节和阶段工期目标为前提来保证总体工期。
建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收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水文资料、检测试验、施工进度、资源配置、工序质量等现场各项检测和安全施工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判定施工运行状态,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施工过程有序、可控。
⑩、以安全质量的平稳性保证工期。
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质量事故,稳步推进,保证施工按计划进行。
在场地安全、设备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方案的科学可靠性等方面制定严密管理措施。
4. 施工平面布置、临时工程及临时设施施工现场规划与布置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施工、便于管理、减少用地、节省投资。
施工便道、便桥满足重型车辆与工程机械通行要求,晴雨畅通;供水、供电和生产生活房屋满足施工高峰期需求,一次建成,符合环保要求,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4.1 施工平面布置场地规划与布置的主要内容有:施工便道、供电系统、生活生产房屋等。
主要设施有:砼集中搅拌站、变压站、钢筋及钢结构加工场、其它生产和生活房屋。
场地布置详见“龙溪洛清江双线特大桥连续梁施工平面布置图”。
4.2 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及规划4.2.1 施工便道由既有乡村道路和扩、新建便道及洛清江栈桥接入施工现场。
详见:龙溪洛清江双线特大桥连续梁施工平面布置图。
4.2.2 施工用电施工供电采用以地方电源供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方案。
根据各工程分布、施工进度安排及用电情况,在洛清江特大桥26#墩侧设1台变压器,容量为630KVA。
另配备1套400kw组柴油发电机组作备用电源。
4.2.3 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可根据情况采用江水、井水。
工程施工用水可就近取用水质检验合格的河流。
对浅层地下水有侵蚀性的、地表水有一定程度污染的地段采取打深井取水的方法。
4.2.4 砼拌合站全梁砼供应设置在永福DK405+000左侧1000m处,4#混凝土搅拌站(配备2个HZS120型拌合楼),混凝土搅拌站均采用全自动电脑控制系统,经标定验收后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