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变化》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变化》章末测试题及答案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变化》章末测试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 二 总分 得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B .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是均一透明的,而悬浊液是浑浊的C .光线通过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 .只有胶状物如胶水、果冻类的物质才能称为胶体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离子方程式中盐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 .离子反应也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与OH -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用H ++OH-H 2O 表示D .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3.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4.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K +、S O 42−、C O 32−B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 2+、K +、S O 42−、N O 3-C .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 2+、N H 4+、S O 42−、Cl -D .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K +、C O 32−、N O 3-5.已知Co 2O 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 2+,Co 2O 3、Cl 2、FeCl 3、I 2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 .3Cl 2+6FeI 24FeI 3+2FeCl 3B.3Cl2+2FeI22FeCl3+2I2C.Co2O3+6HCl2CoCl2+Cl2↑+3H2OD.2Fe3++2I-2Fe2++I26.实验室可利用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制备两种分散系,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分散质粒子的相对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Ⅰ为溶液B.分散系Ⅱ为胶体C.制备分散系I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胶体) D.两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丁达尔现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B.液态氯化氢能导电C.液态氯化钠能导电D.熔融状态的钠是电解质8.下列各组微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 ) A.F-、Br-、S2-B.Fe3+、MnO4-、NO3-C.Cl2、HClO、Mg D.ClO-、Cl-、Ag+ 9.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B.CO32-+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C.Ca2++CO32-===CaCO3↓ Ca(NO3)2+NaCO3===CaCO3+2NaNO3D.H++OH-===H2O 2KOH+H2SO4===K 2SO4+2H2O 10.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氧化的是( ) A.2P+3Cl2===2PCl3B.2NaCl2Na+Cl2↑C.NaOH+HCl===NaCl+H2O密 封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答 题D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① Cl 2 FeBr 2FeCl 3 ② KMnO 4 H 2O 2 H 2SO 4O 2 MnSO 4 ③ KClO 3HCl(浓)Cl 2Cl 2④ KMnO 4HCl(浓)Cl 2 MnCl 2A .表中第①组反应中FeCl 3是还原产物B .氧化性比较:KMnO 4>Cl 2>Fe 3+>Br 2>Fe 2+C .还原性比较:H 2O 2>Mn 2+>Cl -D .④组中的HCl 既作还原剂,又起到酸的作用。

12.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发生在同种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A .2H 2S +SO 2=3S +2H 2OB .2KMnO 4K 2MnO 4+MnO 2+O 2↑C .2KClO 32KCl +3O 2↑D .Cu 2O +H 2SO 4=CuSO 4+Cu +H 2O13.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 CuO →CuSO 4B .CO 2→COC .Fe →Fe 3O 4D .KClO 3→O 214.化学实验中,若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则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

在如图所示有编号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5.重铬酸铵[(NH 4)2Cr 2O 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下列各组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 )A .CrO 3+NO 2+H 2OB .Cr 2O 3+NH 3+H 2OC .CrO 3+N 2+H 2OD .Cr 2O 3+N 2+H 2O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16.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气:①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②KClO 3+6HCl(浓)===KCl +3Cl 2↑+3H 2O③2KMnO 4+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氯气,①②③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A .6∶5∶6B .1∶3∶5C .15∶5∶3D .1∶6∶1017.把碎纸片b 补充到a 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微粒是S 、SO 2-3、OH -B .该反应可能在酸性条件下进行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1D .每生成2个S 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18.LiAlH 4是金属储氢材料,遇水能剧烈反应释放出H 2,LiAlH 4在125℃时分解为LiH 、H 2和A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AlH 4中Al 的化合价为-5价B .LiAlH 4与水反应时,LiAlH 4作氧化剂C .1 mol LiAlH 4在125℃时完全分解,每生成2个H 2分子转移4个电子D .LiH 是反应的还原产物19.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PbSO 4(s)+2CH 3COONH 4(aq)===(CH 3COO)2Pb(aq)+(NH 4)2SO 4(aq)。

当在(CH 3COO)2Pb 溶液中通入H 2S 时,有黑色沉淀PbS 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H 3COO)2Pb +H 2S===PbS ↓+2CH 3COOH B .Pb 2++H 2S===PbS ↓+2H+C .Pb 2++2CH 3COO -+H 2S===PbS ↓+2CH 3COOH密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D .Pb 2++2CH 3COO -+2H ++S 2-===PbS ↓+2CH 3COOH20.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H 2SO 4、NaHSO 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代表滴加H 2SO 4溶液的变化曲线B .b 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 +、OH –C .曲线①的c 点和曲线②的c 点所代表的溶液酸碱性相同D .a 、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第Ⅱ卷21.(14分)现有以下物质:① NaCl 晶体;②干冰;③ 液态的醋酸;④ 铜;⑤ 4BaSO 固体;⑥ 蔗糖;⑦ 酒精;⑧ 熔融的3KNO ;⑨HCl 。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物质⑨HCl 具有 (填写“氧化性”、“还原性”或者“氧化性和还原性”),理由是 。

物质④铜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应该只能表现 (填“氧化性”和“还原性”),写出一个关于HCl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中HCl 表现了Cu 所不具有的性质 。

22.(8分)将H 2S 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 3、FeCl 2、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 ,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1)写出CuCl2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流程图的分析,整个流程的总反应为;23.(16分)亚硝酸钠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由于NaNO2有毒性,将含该物质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

处理方法之一如下:NaNO2 + KI + → NO↑ + I2 + K2SO4 + Na2SO4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2)将上述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反应方程式:(3)用上述反应来处理NaNO2并不是最佳方法,其原因是。

从环保角度来讲,要处理NaNO2,所用的物质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应该比KI更(填“强”或“弱”)。

(4)简便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是。

24.(42SO H25.(6NH4(1(2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3)写出NH 4Cl 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在其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范围为 (4)若反应中有6.8克氨发生氧化反应,则反应中有生成氮气的质量为参考答案第Ⅰ卷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胶体也是均一、稳定的,A 错误;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 错误;胶体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D 错误。

2.【答案】B【解析】大部分难溶的盐如BaSO 4、CaCO 3等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以离子形式表示,A 错误。

H 2SO 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不能用H ++OH-H 2O 表示,C 错误。

离子互换的复分解反应只要具备生成沉淀、生成水或放出气体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发生,D 错误。

3.【答案】D【解析】蒸发NaCl 溶液和溶解蔗糖均属于物理变化;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水时发生反应2H 2O 2H 2↑+O 2↑,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答案】A【解析】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溶液中含有大量OH -,组内离子之间不反应也没有与OH -反应的离子,A 项中离子能大量共存;B 项中,Cu 2+使溶液显蓝色,与条件“无色透明的溶液”不符;C 项中,S O 42−与Ba 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D 项中溶液显酸性,含有大量H +,H +与C O 32−反应生成气体,故B 项、C 项、D 项中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