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2021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题解读说明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2021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题解读说明

二代——细思量 带入选项,横纵对比、多角度、多层次总结 (动笔)
三排——定选项 设问、主旨、历史史实
题目价值
❖ 知识价值 ❖ 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对所学主干知识有一
定新意。
❖ 典型错误 ❖ 1、片面解读材料,以偏概全。(×A) ❖ 2、受所学知识束缚,不能适应新材料和新情境的
变化,缺乏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能力。(×B)
不期而遇——是福是祸
“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 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则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 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此乃府 兵制之特色,而府兵制自唐玄宗时已废弃,“自高宗、武后时,天 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寝坏(中略)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 及府兵法坏而方镇盛,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 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教学启示
1、构建通史体例 把模块消化到线性过程中去,将模块教材变时序教材,还历史 本来面目,增强历史学科性。
2、注重思维训练 “考试说到底是思维与思维的对抗,思想与思想的沟通。”作为教
师不是告诉学生多少,而是启发了多少,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文 史。
3、扩大学生视野 教师的视野宽度在哪里,课堂教学边界就在哪里;日常生活边 界在哪里,课堂教学边界就在哪里。
教材如是说------
❖ 岳麓版教材:“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 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 廷只能事后追认。他们在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 ,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势力进一步发展。 ”
❖ 人教版教材:“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 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 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 弱了中央集权。”
表格项目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带入选项
横向比较
设问
纵向比较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错,而且朝廷还有其他收入。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错,结合材料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错,不能说明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对,结合材料
排除法确定答案
解题策略
一读——明要求(文字表格题) 时空定位、标题、设问、表格项目
历史解释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能力立意:考查考 生从表格中获取有 效信息、对重要概 念进行分析解读, 并调动和运用所学 知识进行对应性分 析的能力。
解题过程 时空定位
标题
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解题过程
《墨子》有关于“圆”“直现线象与”“正本质方的形”“倍”的定义,对杠杆 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逻辑像联等系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
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古代科技重实用,重经验的特征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唯物史观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变式练习及规律
27.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 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
,这就透是过中现国象传看说本中的质“麒麟”。明成祖遂
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摘编自《新唐书卷五十·兵制 》
府兵制的破坏,为地方藩镇提供了割据的人力、物力、财力 ;
安史之乱后不当处置,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藩镇割据。
痛苦延续——量变到质变
唐朝后期的藩镇一般有50个左右。众多藩镇存在,主要纠正 原来“内轻外重”的军事态势,使中央与地方、内地与边镇相
互牵制,维持势力的均衡…… 事实上,这些泛着也并非都是与中央对立、搞军事割据的, 割据型的主要集中在河朔以及河南地区…… 藩镇与中央之 间、藩镇与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喜则连横判上,怒则
备考策略
❖ 1、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加强训练,强化学生圈 画关键词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 2、夯实基础,明确基础知识,利用填空或默写的 形式进行细小知识点排查,引导学生以时间为轴构 建知识体系并形成意识。
❖ 3、关注学科热点,利用学科热点构建各知识点的 联系。
❖ 4、重视历史学科的政治指导性。
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 习资料:2021年高考全 国卷一历史试题解读说

2020/9/16
命题立意
❖ 1、知识立意
以《墨子》为切入点,重点考查了我国古代科技“实 用性”的特点,彰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 2、能力立意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文字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 问题的能力
❖ 3、素养立意
通过展示《墨子》中先进的科技文化,潜移默化地增 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 家国情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深化了学 生的唯物史观。
C
方法总结——排除法
排除法: Leabharlann 、圈画关键词 2、具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选项 3、与材料不相符合的选项
典型错误
❖ 1、做题习惯差:审题粗放,没有圈画关键信 息的意识,提取信息能力差,无法将陌生语 言转换成已知信息;
❖ 2、基础(特别是细小知识点)不牢,无法调 动课本知识;
❖ 3、无法通过设问构建材料与选项间的逻辑联 系
命题立意 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时史空之观乱”念后百余年间的
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知识立意:考查从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演变,主要涉及藩 镇割据对中央集权 的影响。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以力相并”,使唐后期政局极为动荡。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
史》
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藩镇割据一方,唐朝统治仍在 延续,为什么?
1、藩镇存在一定程度维护了统治平衡。 2、藩镇一般不会公开与中央对抗。 3、藩镇之间、藩镇内部矛盾重重。 4、唐廷掌握一定的财政和军事实力。 5、能够撼动唐朝根基的超级大藩唐末才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