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一)时间:35分钟满分:50分得分:
一、积累运用(共9分)
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氓之蚩蚩(máng)靡室劳矣(mí)犹可说也(tuō)
B.匪来贸丝(fēi)乘彼垝垣(guǐ)自我徂尔(cú)
C.夙兴夜寐(sù)隰则有泮(pàn)无食桑葚(shèn)
D.载笑载言(zài)无与士耽(dān)渐车帷裳(cháng)
2.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了兴的手法,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3.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3分)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二、填空(共25分)
4.《诗经》原名《______》或《_____________》,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______首。

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

《诗经》“六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
5.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8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3分)
7.“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
恋爱、婚姻生活中___________(男女关系),流露出来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绝而不留恋。

(4分)
8.“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分)
三、阅读理解(共16分)
诗经·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求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注释:
习习(sà):象声词。

谷风:一说东风,一说暴风,一说来自山谷的风。

黾(mǐn)勉:努力,勤奋。

葑:蔓菁也。

叶、根可食。

菲:萝卜之类。

无以下体:意指要叶不要根,比喻恋新人而弃旧人。

迟迟:迟缓,徐行貌。

违:恨也。

畿(jī):指门槛。

荼(tú):苦菜。

荠:荠菜。

宴:乐。

泾、渭:河名。

湜湜(shí):水清见底。

沚(zhǐ):水中小洲。

一说止,沉淀。

梁:捕鱼水坝。

笱:捕鱼竹笼。

阅:容纳。

恤(xù):忧。

慉(xù):好,爱。

雠(chóu):同仇。

贾(gǔ):经商。

育:长。

鞠:穷。

颠覆:艰难,患难。

旨蓄:美味蔬菜。

洸(guāng):动武打人。

溃(kuì):怒貌。

既:尽。

诒:遗。

肄(yì):辛劳。

来:语气助词。

塈:爱。

9、《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请分别指出《诗经·邶风·谷风》与《诗经·卫风·氓》哪几章用了兴的手法?品味这些起兴诗句的艺术效果。

(8分)
10、《诗经·邶风·谷风》与《诗经·卫风·氓》都是描写妇女被遗弃的诗,二者的主人公都有相同的不幸遭遇,但在主人公的倾诉中却表现了完全不同的性格。

请结合作品,加以比较。

(8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答案:A(“氓”应读“méng”)
2.答案:B(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3.答案:C(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顶真的手法。


二、阅读理解
4.答案:(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5.答案:纯真热情
6.答案:男女是不平等的悔恨多于哀伤
7.答案:清醒、刚烈
1、《诗经·邶风·谷风》开头两句运用兴的手法。

《诗经·卫风·氓》第三、四两章运用的兴的手法。

《谷风》开头,“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用比兴烘托出整个作品的哀怨悲苦的基调,以冷雨阴风交加的天气描写,创造出一种悲剧性的艺术氛围,给全诗定下了一曲哀歌的悲剧性的调子,使读者一开始就沉浸在这种悲剧的艺术境界中。

《氓》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以斑鸠贪食桑葚比喻自己的自陷情网。

第四章首句仍以桑树作比,“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子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这些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2、《诗经·邶风·谷风》与《诗经·卫风·氓》都是描写妇女被遗弃的诗,二者的主人公都有相同的不幸遭遇,但在主人公的倾诉中却表现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前者性格是柔婉而温顺的,她那如泣如诉的叙述和徘徊迟疑的行动,以及“不念昔者,伊余来塈”的结尾,表现了她思想的软弱和糊涂。

后者性格则是刚强而果断的,她能比较冷静地陈述事理,并严厉谴责了男子的负心,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结尾,更表现了她在诀别时的怨愤情绪和坚决态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