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周练试题(4.20)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
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
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
月朔.,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
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
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
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
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
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
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
”卒奏寝其事。
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
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
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
”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
”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
瑾诛,起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
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
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
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
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
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
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
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
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分)()A.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B.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C.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D.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朔,古代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指农历每月三十。
B.漕运,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
C.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君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此处是动词,指上奏疏。
D.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会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C.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
取名“日格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分)(1)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
”(10分)(2)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
”二人默然出。
(10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15分)新年作①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②,从今又几年。
【注】①作者贬南巴尉时作。
②长沙傅:贾谊,他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A.首联写作者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不禁独立天边热泪横流。
B.颈联写同岭猿共度旦暮,与江柳共赏风烟,虚实相生,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单调与自得其乐。
C.尾联诗人以贾谊自况,表明自己遭到了像贾谊一样的冤情,寄托了迁谪之意。
D.全诗抒情语句不多,但情感哀切深至,首尾感叹往复,情致悱恻。
6.请结合诗句,简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1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但网络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
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难免冷艳而高傲了。
“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
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教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
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专职作家大量“无亡”,网络写手。
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5分)()A.元凶巨恶无所不至孤芳自赏水到渠成B.罪魁祸首无孔不入孤芳自赏应运而生C.元凶巨恶无所不至顾影自怜水到渠成D.罪魁祸首无孔不入顾影自怜应运而生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A.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B.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慢悠悠的“权威”的文学史来回答了。
C.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权威”的文学史已经由不得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D.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A.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B.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指尖玩意,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专属品。
C.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已不再是文学,而是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D.文学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
10.春节期间,在上海工作的小齐收到老家邻居寄过来的家乡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五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10分)我很高兴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到你家当面感谢。
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让您失望。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您一些保健品,请惠存。
四、基础知识练习(25分)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①诸葛亮辅佐刘备时所运用的大部分计策,都投鼠忌器....,十分周密,真不愧为一代军师。
②众所周知,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有些领导作出的决策明明违反法律法规,却还被戴上冠冕堂皇....的“帽子”得以实施。
④大量的残羹冷炙....都被专利拥有者盘剥而去,对我们的企业而言,剩下的利润也就少得可怜了。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几天大李遇到了点挫折,心情不怎么好,虽然每餐都是山珍海味,但他总是感觉索然寡味....,没有一点食欲。
B.这次作文评改,用的是同桌相互评改的方式。
小王看了同桌的作文后,说:“你惜墨如金....,又怎么能写够800字呢?”C.那天,大崔去仰天山旅游,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他被突然跑出来的一只毛骨悚然....的大黑狗吓呆了。
D.几十年来,陈老师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可以说,政府授予他的“劳动模范”的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5分)A.有分析指出,养老金继续上调,会使超过8000万的退休人员受益,但客观上也将对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造成不可小觑的压力。
B作为一个志愿者,小王会修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电动车等家用电器,自然会受到社区广大居民的欢迎。
C.“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发射,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良好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D.参加“希望之春”诗歌朗诵会的,除了三叶草文学社的社员,还有来自外校文学社团的代表也参加了朗诵会。
14.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5分)A.徐明是一名中学生,在一次宴会上叔叔向他敬酒,他拒绝道:“谢谢叔叔抬爱,只是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B.陆华去某公司面试,他对面试官说:“贵公司发展潜力很大,文化氛围也很浓郁,我非常希望能加入这样的团队。
”C.公开课后的评课会议上,一位老师对另一位老师说:“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D.小王到乔迁新居的同事家里做客,他送给同事一幅画,并对同事说:“家里挂这幅画,你的新居就能蓬荜生辉。
”15.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
下列对联与“文房四宝”无关的一项是( )A.一气呵成凭运腕,五更梦处顿生花。
B.玉霞磨来浓雾起.银笺染处淡云生。
C.翰墨图书皆成风采,往来谈笑尽是鸿儒。
D.以纯为体,以静为用;如玉之坚,如砥之平。
和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定时训练知识清单、易错题目答题卡一、选择题(60分)4.(20分)(1)(2)6.(10分)10.(10分)和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定时训练知识清单、易错题目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9分)1.D【解析】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
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2.A【解析】“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大月的三十,小月的二十九。
3.B【解析】邵宝回家奉养的是母亲,他“三岁而孤”,父亲去世。
4.(1)邵宝说:“费用多收获少,劳民伤财,恐怕会产生别的变故。
”终于上奏章停止了这件事。
(“虑”:担心,恐怕;“他变”:别的变故;“寝”:停止;“其事”这(那)件事。
以上四个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邵宝说:“平江伯是功臣的后人,管理水运不久,没有大的过错,我不知道弹劾什么。
”张、曹两人沉默不语地走了。
(“平江伯功臣后”判断句;“督”:督察,管理;“所劾”:弹劾的内容,弹劾什么;“默然”:沉默不语,不说话。
以上四点各1分,句意1分,其5分。
)5.B(2 分)6.首联——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浓烈;颔联——拟人,赋予春以人的动作,感叹春归我先,表达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愁和遭遇贬谪不能归乡的愁苦;颈联——借景抒情:从早至暮,岭上猿猴悲啼不断;江边柳树,一片凄迷,表达了作者身在天畔的孤独与生活的单调(虚实相生、视听结合也可);尾联——用典,以贾谊自况,表明自己遭到了像贾谊一样的冤情;贾谊被贬后,又被征召入朝,表明作者也希望朝廷再次启用自己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