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房3-5分钟,并按摩乳房,轻轻拍打 和抖动乳房,先喂患侧,每次哺乳时 应吸空乳汁,同时增加哺乳次数,每 次哺乳至少20分钟。哺乳后充分休息, 饮食清淡。重者需手术
6)退乳 ①停止哺乳,不排空乳房或乳汁;②限制汤
汁饮食;③用生麦芽60-90水煎服,每日1剂, 连服 3-5日,协助退乳;④遵医嘱给予己烯雌酚 退乳;⑤如果乳房胀痛,可用芒硝250g分装两 个沙袋内,敷于双乳并包扎,湿硬时更换,直 至胀痛缓解
较多坏死蜕膜组织、宫颈 粘液及细菌等,持续约 10日。
血性恶露 色鲜红,
白色恶露
量多,持续3~4日。 恶露
黏稠,白色,含大
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
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持续约2~3周。
6.乳房 分娩后最初2~3日乳房 极度膨胀、变硬、局部温度 增高,并有少量混浊淡黄色 初乳分泌。开始哺乳时可出 现乳房胀痛、乳头皲裂、乳 汁分泌不足等症。
(四)健康指导 1.出院健康指导
加强营养,保证休息和睡眠,适度活动,加 强母乳喂养
2.产后健身操: 产后第2日开始做抬腿、仰卧
起坐,缩肛动作等产后健身操, 以增强腹肌、盆底肌及筋膜的张 力。出院后继续做好保健操,直 至产后6周。
3.计划生育指导 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哺乳者以避孕工具为宜 要求绝育而无禁忌症者可于
(三)心理-社会状况 产后最初数日产妇情绪
波动较大,如新生儿性别是 否理想,健康状况是否良好 及新生儿哭闹造成产妇睡眠 不足,丈夫及其亲属关心程 度对产妇精神状态、身体恢 复、母乳喂养都有很大影响。
(四)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检查,药敏试验,B超检查等。
(五)处理要点: 为产妇和家属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舒适,
(三)乳房护理
1)母乳喂养的优点: ①经济、安全、方便 ②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 ③增进母子感情 ④促进产妇子宫复旧
2)母乳喂养原则 按需哺乳、母婴同室;早开奶;新生儿出生30分钟内开始哺乳
3)哺乳方法指导 ①体位:坐位或者侧卧位②哺乳姿势③含乳姿势:先挤出少量
乳汁刺激新生儿吸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入新生儿口中,避免堵 住鼻孔④吸吮:吸完一侧再吸另一侧,余奶用吸奶器吸出⑤取出乳 头: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防止乳头皲裂;⑥防溢乳:哺乳完 毕,将新生儿直立,轻拍新生儿
预防并发症。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产后 失血、产褥感染。
2.知识缺乏:缺乏产 褥期保健知识。
3.母乳喂养无效:与 母乳喂养技能不熟练有 关。
【护理目标】
1.产妇生命体征稳定,无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2.产妇能口述产褥期保健知识,身体逐渐恢复。 3.产妇体温正常,恶露无异常,会阴伤口愈合良好。 4.母乳喂养成功。
3)休息与活动: 产后24h内要保证充分休息,睡眠以侧卧、
高枕为宜。侧卧时左右交替,避免长时间仰 卧 位 形 成 子 宫 后 位 。 自 然 分 娩 者 6-12h 可 起 床轻微活动,产后24h可在室内随意走动。行 会阴切开或行剖宫产者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 产褥期应避免腹压高、过久下蹲及重体力劳 动,预防子宫脱垂。
3)乳头平坦及凹陷 ①乳头伸展练习: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乳头两侧,向外牵拉乳
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接着将两示指分别放在乳 头上、下侧,将乳头向上、向下纵开拉开。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②乳头牵拉练习:一只手托乳房。另一只手的拇指和中、示 指捏住乳头向外牵拉,每日2次,每次重复10-20遍。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产妇此次妊娠及分娩情况、有无妊娠
期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娩的方式、是否难 产、有无产后出血、既往健康状况等。
(二)身体状况 1.生命体征 产后24h内体温略升高,一般
不超过38℃;脉搏略慢,60~70次/分;呼吸 深慢,14~16次/分;血压平稳。
2.子宫复旧
【护理评价】
1.产妇生命体征是否稳定,体 温是否在正常范围;恶露有无 异常;伤口有无感染。 2.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了解 程度,身体是否逐渐康复。 3.母乳喂养是否成功。
感谢聆听 感谢大家的聆听!
②会阴部有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产 后24h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
③ 会阴伤口于产后3~5日拆线,若伤 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引流,并定时换药。
(三)乳房护理
向产妇积极宣传母乳 喂养的优点,使母婴 早接触、早哺乳、早 开奶,指导产妇掌握 正确的喂养方法,尽 量保证纯母乳喂养。 对乳房胀痛、乳头皲 裂、乳汁不足等异常 及时护理。
产后24h内行结扎术
4.产后检查 1)产后访视:至少3次,分别为出院后3日内、产后
14日、28日。了解产妇饮食、大小便、恶露及哺乳及新 生儿健康状况,检查乳房、会阴伤口、剖宫产腹部伤口 等。
2)产后检查:产后6周到医院健康检查,了解产妇 全身各系统及生殖器官的恢复情况,乳房泌乳及新生儿 喂养和生长发育情况,发现异常,给予指导 和及时处理。
1)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每日应在同一时间手 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过程。测量前应嘱 产妇排尿。每日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若子 宫复旧不全,恶露增多,色红,持续时间延长, 或恶露有臭味且子宫有压痛,应遵医嘱给予宫缩 剂或抗生素控制感染。
3)会阴护理
①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2次温开水或低浓度消毒 溶液擦洗会阴,并嘱产妇向会阴伤口对侧卧位。
2.哺乳异常护理 1)乳房胀痛
①尽早哺乳;②热敷 热敷是 一种直接有效的缓解方法。哺乳 前热敷,水温50-70℃;③按摩; ④佩戴乳罩;⑤吸引器吸引;⑥ 先喂患侧再喂健侧;⑦维生素B6
2)乳汁不足 ①按需哺乳;②保持产妇精神愉
快,充足睡眠,增加哺乳次数,夜间 哺乳;③调节饮食,多进食有催乳作 用的汤汁类食物;④针刺疗法或者中 药催奶
4)大小便及清洁卫生: 产后4h鼓励产妇排尿。若有排尿困难,应先解除
顾虑,用热敷、按摩、针灸等方法诱导排尿,必要时 导尿。鼓励产妇多吃蔬菜及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 动。若发生便泌,可口服缓泻剂、开塞露塞肛或肥皂 水灌肠。出汗多时用温水擦浴,勤换内衣、被褥,坚 持每天洗漱,饭前便后、哺乳前洗手。
(二)专科护理
【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 2.专科护理 3.乳房护理 4.健康指导
(一)基础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
次。若体温超过38℃,应每隔4h测1次,直至正常; 若脉搏加快,应注意有无出血感染;正常产妇每日 测血压1次。
(一)基础护理
2)饮食:产后1h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 以后可进富含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及铁剂等多 汤汁饮食,保证充足营养。
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宫底脐下1横指。产后
第1日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
10日子宫降入骨盆腔,子宫颈有圆形变横裂。
3.宫缩痛
产后1~2日出现,2~3 日自然消失。
4.褥汗
产褥早期,排出大量褥汗, 于产后1周内自行好转。
5.恶露
浆液性恶露 色淡红,含少量血液、
正常有血腥味, 持续4~6周,总量 250~500ml
③用吸引器吸引使之突出 ④配置乳头罩:适宜于从妊娠7个月起佩带,对乳头周围组织 起到稳定作用
4)乳头皲裂 ①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
前 湿 热 敷 乳 房 3-5 分 钟 , 挤 出 少许乳汁涂抹乳头及乳晕上; ②哺乳时先喂健侧再喂患侧; 重者吸乳器或用乳头罩间接 哺乳
5)乳腺炎 护理 轻者乳腺炎时在哺乳前湿热敷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