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 PPT
注释式:本体和喻体用破折号注释形成比喻。 例: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 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暗喻和缩喻?
并列式:结构平行式,把喻体和本体排列起 来,有的又叫“引喻” 例:1、鼓不打不响,理不讲不明
2、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 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三、比喻的作用
例:她(虎妞)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 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的猪肝,颜色复杂 而难看。
《现代汉语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修辞和修辞学
(一)“修辞”溯源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 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三)“修辞”的含义
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即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 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 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修辞的原则
是否适合语境 是否得体
辞格的运用
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叫“喻词”(像、如、犹如、好比、若、仿 佛)。
例:知识像海洋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
构成比喻的条件
1、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 个事物,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如:她长得像她妈妈一样 这本书和那本一样
2、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点,即 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主体相似,才 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二、变式
1、反喻 从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相反相对的方面设喻, 指出本体不具备喻体的某种性质,这种用否 定句式构成的比喻叫反喻,常用“甲不像 (不是)乙”。
例:秋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种半开半醉的 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 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 重新做
2.比拟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 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 种辞格叫做比拟。根据拟体的不同属 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具体事物的拟人化)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 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 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 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 格不是修辞学。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
殊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 言的实践中产生的
一、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和比拟
1.比喻 俗称打比方。
根据本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 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 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
例: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 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朱自清《绿》)
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钱钟 书《围城》
注:“像、好像、好似”这类结构均 当成明喻,是不是明喻,要看看有无 比喻关系。
例:周总理
《一件珍贵的衬衫》
2、暗喻(又称隐喻)
表面上是判断、叙述、说明,暗中却包含 着比喻关系,暗喻本体和喻体均出现,常 用喻词“是、成为、变成、当作、看作”等, 有的也不用喻词,即“甲是乙”
这就把虎妞擦着粉的黑脸在灯光照射下的 颜色形象的描绘出来了。?
例:真正的好文章是不随便乱用,甚至干脆不用 形容词和典故的,好像真正美丽的人用不着多施脂 粉,乱穿衣服一样。?
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钱,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突出了刽子手的凶狠、残暴、贪婪。?
比喻需要注意的几点: 1、比喻要通俗,就是要用熟悉的、人所共 知的事物当成喻体,不用生僻的事物做喻体。 2、比喻要贴切,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 点,相似程度越高,比喻就越贴切。 3、比喻要新鲜,不落俗套。
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fq) 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化作一支燎原的火炬
熊熊燃烧。
3、借喻:即本体、喻词均不出现, 直接将喻体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可用“乙(代甲)”出现
例: (1)在寻找中,我就怕我未成熟的果实,偏 偏毒死了偏爱我果实的人 (鲁迅《写在 坟后面》)
(2)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而且要把 学生引导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瀚无际的海边去。 (骆小所《教学方法杂谈》 (3)他摇曳着一头蓬草
2、较喻 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本体和喻
体不但,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要深 多少倍。
杨朔《茶花赋》 我们四川人还有用牛粪做燃料得,至于那些 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3、缩喻
省略喻词,只出现本体和喻体的比喻, 结构较为紧凑,语言简练
同位式:(同位短语构成比喻) 例: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在这里!
2、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3、使文章有风趣。
例:牛皮不要吹的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
4、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形象,深刻的道理通 俗易懂。
西双版纳像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西南 边疆
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 《围城》)
同时,有些比喻比较隐晦,难以会意, 就需要加以解释,也有比喻,故意不出 现相似点,使读者发挥想象,得其意于 言内,又得其意与言外,给人以含蓄美
例:一个朴实无华的片名 像一杯泥土 像一簇山花 像一滴露珠
(抽象概念的拟人化)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 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 (把人当物)
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 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把甲 物拟作乙物)
比拟的作用:
1、抒发强烈的情感,寓情于物,借景抒情
如: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绝不是平凡的树!…….但它伟岸,正直、朴质、 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 挺拔,他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个例子喻体比较多,除了泥土的相似点“朴素” 出现,其他喻体相似点均没有出现,故意给读 者留下思考余地,发挥主观联想,去捕捉真正 含义。
比喻的类型(基本类型和变式)
1、明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中间常用“像” 类喻词来连接。
基本形式:本体(甲)+“像”类喻词+喻体(乙)
“像”类喻词包括?
喻体后面有的同时用上“一样、一般、似的”一类 词语与之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