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及治疗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及治疗指南


评价和治疗,并进行床旁监测(心电、
心肌标记物、超声心动图)。超声心
动图可在缺血损伤数分钟内发现节段
性室壁运动障碍,有助于AMI的早期
诊断,也有助于鉴别诊断。床旁监护
一直坚持到最后评估有无心肌缺血或
心肌梗死证据,再决定继续观察或入
院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AMI的诊断标准:
• 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标准中两条: • 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 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
态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AMI的诊断标准:
• 部分心梗者的心电图ST段不抬高,表现 为其他非诊断性心电图改变,见于老年 人及有心梗史者,因此血清心肌标记物 浓度的测定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 在应用心电图诊断AMI时要注意到超急 性期T波改变、后壁梗死、右室梗死及 非典型AMI的心电图表现,伴有LBBB时, 心电图诊断心梗有困难,需进一步检查 确诊。
• 应帮助已患心脏病或有AMI高危因素的患 者提高识别AMI的能力,以便自己一旦发 病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停止一切主动活动和运动;
• 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每5min可重 复一次。若3片仍无效则应打急救电话由 专业人员将其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需的时间过长. 其中以患者就诊延迟所需时间最长。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治疗 ------院前急救
• 院前急救的基本任务:
• 是帮助AMI患者安全、迅速的转运 到医院,以尽早开始再灌注治疗; 重点是缩短患者就诊延误的时间和 院前检查、处理、转运所需的时间。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治疗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清心肌标记物的测定:

AMI血清心肌标记物及其检测时间

• 项目
肌红 心脏肌钙蛋白 CK CK-MB

蛋白 cTnI cTnT
• 出现时间 (h)1~2 2~4 2~4
6
3~4
• 100%敏感时间(h)4~8 8~12 8~12 • 峰值时间 (h) 4~8 10~24 10~24 • 持续时间(d) 0.5~1 5~10 5~14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迅速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
• 对非ST段抬高,心电图高度怀疑缺 血(ST段下移、T波倒置)或有左 束支阻滞,临床病史高度提示心肌 缺血患者,应入院抗缺血治疗,并 作心肌标志物及常规血液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 对心电图正常或非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的患者,应在急诊科继续对病情进行
• 迅速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 在10min内完成。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迅速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
• 对ST段抬高或新发生左束支阻滞患 者,应迅速评价溶栓禁忌证开始抗 缺血治疗,尽快开始再灌注治疗 (30min内溶栓或90min内开始球囊 扩张)入院时作血常规、血糖、血 脂、凝血时间和电解质。
急性心肌梗死定 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前言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 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委员会和中国循环 杂志编辑委员会,依据大量循证医学 的临床实验结果,参考美国心脏病学 院 和 美 国 心 脏 协 会 ( ACC/AHA)1999 年修订的AMI治疗指南,并结合我国 具体情况,制订了AMI诊断和治疗指 南。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缺血性胸痛及疑诊AMI患者 危险性的评估

缺血性胸痛




非ST段抬高 + ST段抬高

+
+
+

不稳定性
Q波MI

心绞痛 非Q波MI
• • 注:“+”血清心肌标记物阳性 图2缺血性胸痛可能的临床转归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治疗 ------院前急救
AMI患者从发病至治疗时间延误原因: • 患者就诊延迟; • 院前转运、入院后诊断和治疗准备所
目标
• 对疑诊AMI的患者应争取在10分钟 内完成临床检查;
• 描记18导联心电图(常规12导联加 V7-V9、V3R-V5R)并进行分析;
• 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在就诊后30min 内开始溶栓治疗或90min内开始急 诊PTCA。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缺血性胸痛和疑诊的AMI患者的筛查
• 询问缺血性胸痛史和描记心 电图是急诊科医生迅速筛选 心肌缺血和AMI的主要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 对AMI的分类,根据临床实用 的原则分
• ST段抬高 • 非ST段抬高 • 两类之间在病理上不同,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上也不同。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诊断与危险性评估
• 急诊科对疑诊AMI患者诊断程序 1、目标 2、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的筛查 3、AMI的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8~12 24 10~24 3~4 2~4
AST
6~12
24~48 3~5
• 注:应同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方 有意义;CK:肌酸激酶;CK-MB :肌酸激酶同工酶; AST:天冬氨酸转氨酶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血清心肌标记物的测定
• AST、CK、CK-MB为传统的诊断AMI的血清心肌标记物, 但肝脏疾病、心肌疾病、心肌炎、骨骼肌创伤、肺 动脉栓塞、休克及糖尿病等疾病均可影响其特异性。 肌红蛋白可迅速从梗死心肌释放而作为早期血清心 肌标记物,但骨骼肌损伤可能影响其特异性,故早 期检出肌红蛋白后,应再测定CK-MB、肌钙蛋白I (cTnI)或cTnT等更具心脏特异性的标记物与以证 实。肌钙蛋白的特异性均高于其它酶学指标。快速 床旁试剂条可用来半定量估计cTnT或cTnI的浓度, 用于快速诊断的参考,但阳性结果应当用传统的定 量方法予以确定。CK-MB、CK作为诊断依据时,其诊 断标准至少应时正常上限的2倍。
急性心肌梗死定义、诊断和治疗指南
AMI血清心肌标记物检测时间
• 心电图表现可诊断AMI,在血清心肌标 记物检测报告之前即可开始紧急处理。 如果心电图无决定性诊断意义,早期 血液化验结果阴性,但临床表现高度 可疑,应以血清心肌标记物监测AMI。 推荐于入院即刻、2-4h、6-9h、1224h采血,尽早报告结果,或采用快速 床旁测定,迅速得到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