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物治疗学》
课程标准
司继刚
淄博职业学院药学系
2010年3月
第一部分课程定位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
本课程是研究合理选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门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将药物治疗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能力以及将所学医药知识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的能力,能从疾病出发、从患者出发,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且承受最低的治疗风险,为学生从事药品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提高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及其原则、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特殊人群用药等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治疗药物,掌握药物合理选择、合理使用的原则、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治疗药物的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
4.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治疗原则。
二、技能目标
1.学会制定和评价常见疾病症状的药物治疗方案、正确推荐和介绍非处方药、进行用药咨询和用药指导,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熟练掌握处方调配和处方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临床药学,不断获取新的药
物治疗知识;
2.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第三部分学时分配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五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目标
1.对理论教学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应用,能综合分析和解决现代药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熟悉: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基本掌握和会应用所学的技能;了解:指对学过的知识点能记忆和理解。
2.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二个层次。
熟练掌握:指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分析病例,处理实际问题,独立地提出药物治疗的方案;学会:指学生能根据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有关知识,能够发现问题,具有一定的根据病人病情设计给药方案的能力,具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方法
以临床药物治疗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实际病例按照制定目标、达标的教法,进行教学(讲授、自学、多媒体演示、讨论分析、技能实践)。
三、教学评价
以平时成绩(案例分析作业)、调研报告和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综合考评,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培养的需要。
四、教材编写
1.编写时注重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突出实用性、先进性。
2.在编写内容的选择上,基础理论贯彻“实用为主,必需、够用和管用为度”的原则,强调基本技能,体现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紧密联系临床用药实际,适当体现临床用药的新进展。
3.根据需要穿插了实例分析、知识链接、知识拓展、课堂互动等模块,增加了教材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4.每张开篇展示学习目标,篇尾有学习小结、目标检测与之呼应,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形成整体概念。
第六部分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资料包括《临床药理学》、《药物不良反应杂志》、《新编药物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