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以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六种表现手法:
1、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 寂衬、以乐景衬哀情等。
2、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是更加形象生动,比拟是 把事物人格化,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对偶是 为了增强诗的音乐美。
3、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 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 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
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在彼,含蓄蕴藉。
精选课件
15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讳地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10,色彩渲染,动、静。虚精选,课件实。正、侧。点、面。视14
修辞手法主要有: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 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 感情。
精选课件
17
答题示例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2005年福建卷)
精选课件
5
参考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 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 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 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 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 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 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精选课件
6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精选课件
3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应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而要 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语 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 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清冷、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 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精选课件
11
二、分析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
精选课件
12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 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 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 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要熟悉常用 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表达方式主 要是大层面上的:记叙,描写,抒情,议 论,说明。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 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 惯。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精选课件
8
鉴赏指导: 据诗题可知,此诗为诗 人听了张立本之女吟诗后作,要理解诗的 意境,关键在于把握住张立本女“独步”、 “自敲”、“清歌”的形象和“凉”“月 如霜”这此透露气氛特征的词语,在此基 础上归纳并作具体分析即可。
4、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突出中心;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以突出中心。
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 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6、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
由远到近或由上而下。精选。课件
16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
精选课件
13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主要有: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 情感。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写事物 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 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强作品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
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
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精选课件
9
危冠(高帽子) 南方 外貌
广袖(宽袖子) 贵族 描写
少
楚宫装(窄腰裙)女装
女 行动 描写
独步 逐 自敲 清歌
孤寂 清纯 形象
闲庭 环 夜凉 境 砌竹
月如霜
凉爽的闲庭 寂静的夜空 如霜的秋月
精选课件
典 雅
清 高
清幽 寂静
意境
清雅 幽静
10
答案示例: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得分点)暗蓝 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 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 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袖 的少女徘徊的身影。(得分点)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 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超尘 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得分点)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 技巧
精选课件
1
一 分析意象意境
型
精选课件
2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 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 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 景、情、境三个方面。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
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
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精选课件
7
结合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所表 现的意境的理解。(延伸研究练习题)
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①,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②,清歌一曲③月如霜。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
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
伤”。
精选课件
4
答题示例: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 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 度来赏析这首诗。(2005年全国卷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