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规定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贞观初年,唐太宗签署征兵18岁以下男子的敕书,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属敕,结果皇帝的敕书作废。
宋仁宗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台谏官包拯等集体谏诤,只得作罢。
这说明A.君臣认可共定国事治国原则 B.门下省可以否决皇帝的意志C.杰出人物可以削弱皇帝权力 D.唐宋时期.大臣的权力增强2.有首唐诗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
”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A.小篆 B.隶书C.行书 D.草书3.学者李治安的《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载:“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享行省。
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
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
”材料说明元朝的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A.始终负有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 B.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C.采用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两种模式 D.形成了很松散的封建大一统关系4.右图所示机构在历史上管辖的区域大致在今天的A.西藏 B.新疆C.东北 D.台湾5.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6. 刘绿宇在《希腊神话的人文精神》中说:“希腊神话可谓是希腊历史的完美呈现,它恰是人们在当时的环境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意识形态”。
这说明A.神话是研究历史的一种可借鉴的材料B.古希腊人拥有神话般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C.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源头开始于希腊神话D.智者学派怀疑神灵、提倡“人是万物的尺度”脱离了当时的实际7.(日本)“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日本“征服满蒙”的第一步就是发动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8.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除非因重大罪过议会两院作出罢免决议的情况下,国王不得剥夺法官职务,而在大臣受到议会弹劾时,国王也不得用特赦来免除其责任。
这项规定A.反映出国王丧失行政权 B.确立了司法独立的原则C.标志着宪政制度的确立 D.旨在建立三权分立政体9. 1944年日本天皇裕仁的弟弟三笠宫崇仁在其书中写道:“中国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的残暴行为如掠夺,强奸,杀害平民,放火等等.”“现在的日本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这还成什么事体!”“回顾以前高喊‘圣战’、‘正义’云云,叫喊的声音越高,事实越近于相反”.从中我们得到的认识主要是A.日本反战力量强大B.中华民族意识增强C.战争引发人性反思D.抗战提高中国威望10.右图是2017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从星空向地面发出两道光,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以下评述正确的是A.量子论继承了经典力学关于时空的认识B.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说C.量子力学的成果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D.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11.2000年美国《外交》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印度和巴西“在一定程度上即使不是(美国)全球的也是地区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的竞争对手,对于美国有着战略上的重要性”。
这反映了A.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胁B.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C.美国的战略开始发生了转变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2.下表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二、本部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
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
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慣。
理学家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材料二陈独秀指出:“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所由起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
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
就是说,“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
因此,“尊上抑下、尊长抑幼、尊男抑女”乃是它的根本精神与宗旨。
……他的结论是,要摆脱压制,实现平等,维护独立自主的人格,建立“推己及人的主人道德”,就必须推翻“三纲”,批判旧礼教。
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现自由、平等,乃是中国近代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
——摘编自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和影响。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等批判封建礼教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儒家伦理观的认识。
(1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阅读材料:材料一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
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发和19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成因及未来走向》材料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
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
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材料三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的背景和主要表现。
(4分)(2)据材料二,“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4分)(二)选做题:共15分。
请考生从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明初百废待兴,亟需大量的赋役作为经济支持。
自魏晋以来。
江南地区由于民聚地辟,经济富庶,逐渐成为赋役的渊薮,唐代即有“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之称,宋代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
自宋代开始,历代统治者都通过设立官田来加强对江南财赋的掠夺,朱元璋也不例外。
当时,苏州府以占全国1.16%的垦田面积输纳全国9.8%的税粮,造成农夫蚕妇承受赋役重负不得已而逃,以致“田地荒芜,钱粮年年拖欠”。
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周忱巡抚江南,揭开了江南均田均粮的序幕。
他推行均耗折征法。
均耗即均征加耗、牵摊耗米(耗米是正粮以外的加派),规定“户无论大小,田无论官民,均得加耗”。
折征即折纳,田赋由征粮改征金花银,由此“粮额虽未均,计其税则均也”。
.周忱的改革遭到江南大地主群起攻讦,而明景泰帝继位后又对前朝重臣猜忌.周忱于景泰元年(1450年)被迫致仕。
但其继任者亦沿着周忱制定的改革方略向前推进:——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忱在江南均田均粮改革的背景。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周忱在江南的均田均粮改革。
(8分)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
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
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
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
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
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概括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
(7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
(8分)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今菲律宾)。
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目靓彼地,土产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询之夷人,咸称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乃伊国之宝,民生所赖……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
值闽中旱饥。
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