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法律
电影不可争议是一种艺术,人们常说艺术是取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那么电影中的法律,无疑是高于生活的,它是一种期许值,它是一种人们期待中的法律,并且这种法律对于现实生活中来说,太过于重要而忽略其实际性与可操作性。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公,我们已经遇到了太多太多,以至于我们已经麻木不仁,对有些事情已经变得任其自由发展而丧失了我们本来的面目。
鲁迅先生曾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是啊,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吃人么?所以我们期许,我们期许一个不吃人的世界,期许一个让我们感觉有那么一点点公平的世界。
于是,电影来了。
电影是个神奇的世界。
不仅仅让我们的期许有了地方释放,还能让我们对此热衷起来,绝望的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一些自我安慰。
于是,蜘蛛侠、超人、蝙蝠侠等等一一诞生,但是,这依旧没法让我们狂野的内心得到满足,我们期待一个正常人的世界,期待一个我们都能公平的世界而不是英雄来改变的世界。
法律。
我们能期待的就是法律。
现实中的法律我们忍受够了!它自私,它不公平,它是权贵人家的玩具,它只会让低阶级的人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电影里面的法律,公平、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它是真正的让“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它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的存在,它不受权贵人间的一点点金钱就变得丧失本性。
而这就是我们要要的法律,要要的世界。
任何的世界在电影里面我们都能塑造。
毫无疑问,《费城故事》就是塑造一个艾滋病患者也是需要被人尊重和正确对待的世界,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
其实,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艾滋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谈虎色变”,我们惧怕,因为这是一个不治之症;同时我们也异常担忧,担忧这个世界被他们扰乱。
但是从心底,我们是同情他们的,这种同情是基于自己不能感染的基础之上。
无论公益广告怎么播放,无论爱心大使怎么宣传。
其实,歧视艾滋病人是很广的,正如人们对于同性恋人的不理解。
于是,这部电影应运而生,不仅仅细节体会了艾滋病人是如何
被歧视的,也让人们了解了艾滋病人的生活,让人们渐渐的对它不再恐惧,不再歧视……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说说本剧中的法律。
两位主角都是两位律师,安迪和乔。
安迪事业正处于高峰,老板对他也是很信任,但是他自己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一个爱滋患者,他也是个同性恋,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在他觉得自己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公司找个理由炒了他的鱿鱼,也许这样的男人感情是细腻也可以说是敏感的吧,或许就是那样,他认为自己是因为是同性恋和爱滋患者公司才炒了他,觉得这是公司对自己蓄谋已久的一个阴谋,自己律师的身份让他坚信自己能赢得这场官司,命运让他认识了乔,并且成了他的律师。
但过程是痛苦的,他必须将他的秘密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出来,AIDS和同性恋在当时是很敏感的话题,他如果想打赢这场官司必须让陪审团相信公司解雇他是因为对他的歧视,公司却不承认,这是一场让人倍受折磨的官司,况且!此时的安迪身体状况是每况愈下了!
官司胜了,安迪倒下了,虽然家人和朋友无数次的招唤和永远的爱还是没有留住他,影片的最后,安迪的童年时光的剪辑,让这个世界回到了孩童时代,世界有时候是多么美好啊!
电影以安迪的官司胜利为喜剧、安迪的逝去为悲剧结尾。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即使失去了性命我们也在所不惜,因为只关乎我的权利和尊严。
《费城故事》无疑塑造了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世界,这是一个人性成功的世界,一个令所有人都羡慕的人权重于一切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面,虽然患了令整个世界都恐惧的不治之症,但是法律依旧给了我一个作为人得尊严和权利。
我不期待你能够和我做朋友,但是请尊重我,因为我是人。
或许,只有这个世界里面,一个人的价值才会如此之高,才会让人感觉得到了重视得到了一个人的尊严!!!
电影中的世界与法律总是让人向往。
再来说说另一个被人推上神坛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一部喜剧,但是同时体现了法律薄弱的一面,他能够轻易被权益所破坏,以至于一个银行的大亨都被陷进去,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就是前文所说“吃人”的世界!
我们担心,我们恐惧,但是,我们依旧饱含希望,希望这个世界变得和平起来,变得让我们不再陌生,变得让我们能够相信,能够有信心居住在里面。
好在,主人公阿迪是不屈于这个世界的,他是对生存与自由抱着很大决心的,他的心寄托在每天一点点从围墙上面挖出的土上面,他的心寄托在一个小小的羊角锤上面。
一天一天,
一周一周,一个月一个月,待到时光逝去。
一个隧道已经挖好,待到人老体弱,但是那颗对自由的心,对人权的尊重没有丧失。
经过漆黑的隧道,经过满是屎尿的管道,再到一个满是脏水的小沟。
自由……自由的感觉真好,自由让我可以在脏水的沟中游泳!
阳光撒肩头,仿佛自由人。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
越狱主角在实践这句话的同时,也表明了一种态度,他们都是为了无罪而做的努力。
如果制度完善到没有冤案,他们也就不会出现。
是因为社会没有关注这个方面,所以他们才会浮出水面。
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有的反抗。
我想我会永远缅怀老布出监的忧伤和孤独,那是被忽略的一个群体的无声的抗挣。
阿瑞和老布以同样的孤独而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是希望所迸发的力量。
安迪与其说是一个引导的圣者,不如说是一种思想力量的代表,一种顽强自救的态度,一种抗争意识。
我们不愿意让导演创造的这种“奇迹”成为“ 昙花一现”的绝响,所以,影片流传几十年。
每个人都感受到影片带给人的希望。
每个人都可以自救,也可能救人,只要你愿意。
影片结尾出现的大片蓝蓝的海水,与监狱的压抑成鲜明的对比,那是我所见过的最耀眼最舒畅的蓝色,那是自由的颜色。
当你跨越你所认为的不可能,你也可以拥有你生命中繁华盛开的美景。
电影中的世界我们都热爱,我们都期许一个值,我们都想要电影中所塑造的完美的世界,但是,这个现实的世界永远不可能和我们脱节,我们是筑成这个世界的一砖一瓦,我们所期许的世界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