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精神疗法治疗精神疾病

浅谈精神疗法治疗精神疾病

浅谈精神疗法治疗精神疾病
发表时间:2012-08-08T09:43:20.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王娟
[导读] 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初期只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开导,也就是精神治疗,是很容易治愈的。

王娟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内科 121100)
【摘要】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升学,就业,失恋,失去亲人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处处存在,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就会紊乱,出现失眠,头痛,抑郁,强迫,焦虑,心慌,胃部不适等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形成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初期只是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开导,也就是精神治疗,是很容易治愈的。

【关键词】精神疾病分类精神治疗
精神疾病与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疾病,是由社会、心理、生物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大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活动、行为失常。

精神病分类:
精神分裂症——其表现为思想紊乱、认知紊乱、情感紊乱、行为紊乱。

强迫心理症——患者脑中不断重复一些思想或意念,驱使患者不断重复和无法停止某些行为。

焦虑症——最突出的症状是精神及躯体的焦虑反应,但却往往无特别可理解的原因。

它分为急性焦虑症患者和慢性焦虑症患者。

抑郁躁狂症——大约1%的人口可能患上此病症,其中有些患者会极端忧郁,另一些则极端兴奋。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

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

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 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的时机。

精神治疗:
1.根据病情,结合患者的体力,兴趣与专长,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改变病人的思维心境。

2.对一般患者宜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

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增强其自信。

3.对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宜安置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乐活动。

4.兴奋激动的患者,宜安排在人少、单调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参加易引起兴奋的文娱活动。

5.对慢性衰退的患者,宜安排简单刻板的工疗项目,督促训练患者活动,使患者的智能,行为等精神状态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6. 对有特长或康复期患者,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等。

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7.在组织患者户外活动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对象。

做到“三防”(防消极、防冲动、防逃跑)患者重点看护或另行组织,严重者暂不予户外活动。

8.对服药量较多,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直接参加剧烈的活动,可组织他们在旁观看。

在活动过程中还须防止意外,做好应急处理。

9.在工疗过程中,应经常查点工疗用具,若有缺少,必须及时追查寻找,严防突然意外事件发生。

要时刻密切观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与需求,精神病患者提出的需求,能够办到的一定要力求办到,不能办到的应向精神病患者讲明情况以求得理解,最好用婉转的讲话技巧说服之。

尽量减轻和消除精神病患者的不安心理,使他们体会到人们的关心、温暖而安心住院。

精神治疗-技巧:
讲话的态度要专注而亲切,即使他看来注意力分散,也不要忽视他。

讲话要缓慢、平和,内容要简明。

如果要向他提问题,或吩咐他做事,每次只能说一件事。

一下子说好几件事,就会使他无所适从。

经常用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你对他的关怀和挚爱,有时谈谈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或许可以创造一个比较愉快的气氛。

不论他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了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加以鼓励,借此重建患者的自尊和自信,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对于患者明显脱离现实的想法,不要试图去说服他,更不要同他争辩或嘲笑他,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招致麻烦。

培养患者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当地为患者提供社交的机会,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与患者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一个生活日程表。

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精神病作为一种精神心理上的疾病,治疗的要点自然更要从心理治疗着手。

关于精神病相关问题,精神病治疗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心理上的安抚,身边亲人、朋友乃至整个社会的冷漠甚至歧视都会让精神病患者雪上加霜。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我们需要也应该去主动关怀那些精神病患者,用我们的温暖给他们送去康复的福音!
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病人的智商与正常人差别不大,有的还很高。

只是发病的急性期受幻听、幻视、妄想等病态的影响,出现某些痴呆、不注重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等状况,也有的是在治疗或停药后就可以好转及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