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总体情况此次内审统一审核内容和方式,按部门分组审核。
除体系条款符合性外,重点查找普遍性问题、监管漏洞、文件不适用项,主要采取抽样审核、评价实效,以全面检查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最大程度上评价分支体系管理的有效性。
因此报告不再重复罗列各部门不符合点,而是重点描述代表性以及影响管理有效性的问题。
随后各审核组分别出具详细的体系条款不符合报告单。
报告所述问题,在各分支、部门都不同程度存在,并非仅限于所提到的部门。
限于内审的时间、方式、人员的差异,审核结果难以覆盖所有细节,存在不完整性的弊端。
因此,各分支、部门都应对照同类问题自查整改,以改进管理、符合体系要求。
审核结果显示,各分支和部门职责清晰,公司具有稳定的体系文件更新、体系执行监管、问题汇总分析和纠预闭环机制;体系运行所需资源基本满足。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得到识别,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
公司三体系总体有效运行。
但也存在部分执行、监管不到位的典型问题,涉及文件记录管理、服务和客户满意度的管控、文件的不适用项、项目评审和供方管理、设计开发的评审、体系文件的执行监管等等。
、各分支体系运行存在的不足:除共性问题(下文详述)外,各分支须加强以下方面管理:质管部:监管覆盖面不全,监督工作主要是任务性和选择性调查,对于体系文件执行情况、特定的过程和分支的监督,深度和常态化都不到位。
审核中,各分支部门普遍存在体系文件不符合项。
**** 产品部:产品成熟稳定,质量损失较低,但须建立直发现场物资的质量管控和完整有效的厂外供方质量统计,以作为供方评定依据。
** 产品部:质量检验方面,对于物资重要质量特性、检验规范的健全、实际执行情况三者的匹配度方面仍存在问题。
审核抽样发现部分 A 类入厂物资检验规范不完整。
过程检查方面,须明确流程卡填写规范并检查落实,审核发现后处理流程卡检查项漏填漏签、过程流程卡车间数据多次涂改现象。
技术方面,须规范临时工艺的统计汇总和编号管理,使技术人员清晰了解工艺更改情况,及时换版。
新产品进度有较多延期,须合理规划节点并监督考核执行力。
** 产品部:产品部能清晰识别并重点调度产品和服务问题。
从质量问题和损失来看,元件选型、工况适应性、设计合理性问题都长期存在、且重复出现。
反映出设计开发各阶段缺乏评审验证,尤其是工况及环境适应性。
审核发现较多设计评审缺项;厂外问题的原因分析、责任落实、纠预措施的收集闭环主要由服务负责,力度不足,难以保证效果。
尤其是出现争议时;变压** 等典型供方质量问题处理繁琐,供方缺乏有效的分析预防;其他方面,须整顿成品的上证把关和管理;落实供方质量的汇总统计和服务满意度的管控,以符合体系要求。
法务部:销售合同的评审记录和异常签批细致有效。
对于回款情况有详细的统计、调度和分析。
但须建立采购合同的评审、合同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汇总;诉讼文件的制作规范。
人力资源部:对培训的执行监督到位,各部门培训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存在主要问题是因人员调整因素,培训历史记录存档混乱,难以提供外审符合性的证据。
对于体系文件中规定的培训类型监督不足。
审核中,部门培训未覆盖全员,安全、制度、技能培训不全的现象比较普遍。
安全设备部:因部门工作和体系符合性主要以记录形式体现,该部门记录繁杂,记录管理尤其重要。
审核中,部门记录管理问题较多,众多记录均存在内容漏洞、分类整理较乱、种类不全,追溯困难。
与部门人员多次调整有一定关系。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有较多监管漏项。
物资管理部(含调度、供应):审核抽样所涉及的作业计划节点执行力、以及供货按期率都较低,尽管存在部分客观因素,但仍反映出对各环节非正常延期的管控力度不足。
物资帐实管控措施执行到位,但仓储现场管理存在问题。
** 公司:已基本健全各流程的程序文件,但存在以下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供方评价依据不完整;外包合同及技术协议未建立评审指导文件,缺少评审;委外设计缺乏有效管控办法;分包合同的发票挂账和付款缺少制度约束;问题的纠正预防和闭环监管开展较差。
** 公司:尚未建立体系文件,缺少外包合同的风险识别和管控要求。
其他方面与** 公司存在问题基本相同。
三、此次内审梳理出的监管漏项:对于业主提供元件和直发现场物资的质量,缺乏控制措施和记录审核** 和** 质检发现,检验规范未体现此内容。
直发物资空入空出,没有质量检验控制措施对于全公司文件和记录管理缺乏监管项。
审核发现,各部门文件记录,普遍管理不到位,缺乏分类整理,或不完整,或无目录、文件混放、追溯困难。
机构调整过的部门尤其如此。
质管部对此类问题没有例行性的监督,仅限于对体系文件执行情况的。
工艺纪律检查开展不到位,且普遍缺乏闭环。
审核发现,各质检、车间的工艺纪律检查记录普遍未体现问题的闭环。
近两个月的工艺纪律检查情况,** 技术部门未检查。
** 技术和** 车间的检查次数仅达到规定的一半。
合同上证与真实完工情况脱节。
完工上证距离可发状态还有较多工作未完成或问题未解决。
质检对上证把关标准不明确或把关不严,审核中,在公司的 3 个** 发运部门中, 2 个均存在此问题。
抽样** 和** 发运 4 个上证合同,均存在未完成整理、标识、物资未转交或不到位现象,发运工作被动。
对于服务满意度缺乏有效的统计、纠正预防闭环机制。
审核发现,公司目前的 2 个主要服务部门,**** 服务的测算办法较简略,只参照业主评语,对于评价项详情只有简略记录,影响追溯和改进。
审核中抽查的近2 个月满意度均为100%。
** 服务没有编制服务满意度测算办法,未能提供结论。
安全方面,对于外来人员和相关方、危险源/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的落实、设备/ 防护用品对职业危害要求的符合性,缺乏监管。
安全部门无法提供相关记录,设备进厂安装调试人员的安全责任书仅限于个别大型设备。
四、内审发现的公司/ 分支管理文件的不完善项:1. 公司文件的不完善项服务材料开具流程:现文件规定的流程须经服务反馈、技术分析、服务排产、调度、方可采购,流程繁琐无法执行** 、** 报价流程:现文件是针对** 产品,不符合元件产品报价流程。
技术创新项目的评审:创新项目开题/ 结题格式内容不符合体系文件规定,未体现对设计的符合性、对顾客要求和法规的符合性、对工艺可执行性、安装调试便利性、零部件和图纸正确性的评审结论。
厂内返修流程:现文件规定,返修须反馈并逐一出具返修方案,未区分不同情况的返修,尤其是对于常规返修、有明确返修流程或文件的返修,文件不适用。
对供货履约率的统计并未体现分支实际效率。
审核发现,文件规定的履约率计算方式以市场部统计的业务员投诉为准,市场部合同台账中也未体现实际发货时间和及时性。
而业务员投诉的往往都是严重拖期或预期会引起买方较大意见的问题。
审核中,抽查样本以发货通知日期计,按期发货率仅40%。
抽查** 的 5 个合同,仅 1 个按调度日期完成。
,抽样** 的 4 个合同、**2 个合同均未按节点上证。
抽样两产品技术共 5 个合同出图均未按节点完成。
目前普遍100%的履约率显然未反映真实的计划执行力。
应建立投诉处置机制:对于因问题部门失职,造成重要影响的,需建立投诉、调查、处置机制。
例如,对其他部门,或对经营风险、成本管理、供货履约、服务提供造成重要影响的工作失职,建立投诉机制。
法务工作指导文件不健全,审核发现,部门无法提供诉讼文件的制作要求,对于法务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无法提供目录和整理的文件。
缺乏清欠过程牵扯售后服务问题时的处理流程和确保胜诉率的指导文件。
缺乏合同风险的评价机制和风险项的汇总统计。
体系文件未规定对供方索赔的时限2. 分支文件的不完善项安全设备类文件缺失项:审核发现,安全设备部无法提供完整的签批版法律法规清单和存档、签批版操作规程和维保目录、比对校验规范或合格标准。
质量目标、岗位人员能力要求:审核发现,除个别部门外,普遍未编制上述两文件。
不符合体系要求。
五、审核发现的各部门其他不符合项:1. 安全相关记录不完整:审核发现,安全设备部未建立职业健康防护品配备记录、职业危害岗位人员清单、危险源评价记录。
2. 供方评定缺乏有效的质量数据来源:审核发现,**** 产品部服务部的供方质量台账不完整,仅19家供方。
** 质检仅能提供4类物资的厂外质量记录3. 车间(尤其是成品区)与仓库现场管理不到位:审核发现,除** 车间外,各车间货架、托盘、橱柜都存在较多物资未标识、混放现象,无法识别合同归属和物资状态。
** 和** 发运成品区没有明确的标识定置方式,抽查的 3 个合同均未按合同或物资定置,查找困难。
仓库夹件无型号标识且未定置存放,废品区与仓储物资混放。
4. 板卡管理存在的问题:板卡的防护不符合规定:审核发现,** 服务及** 车间板卡周转放置随意,未使用规定的周转防护用具,存储条件不符合规定。
板卡的帐实:审核发现,** 服务服务未按规定按月盘存返厂板卡。
** 技术未建立板卡状态台账板卡的设计开发:审核发现,** 技术对于随合同设计板卡的现场未出具调试规范,旧版板卡无处理意见。
5. 设计开发缺乏评审:审核** 技术部门2015 年设计开发项目发现,2项目均无各设计阶段评审结论。
不符合体系要求。
** 特高压产品项目无法提供签批版评审记录,电子版内容未包含环境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结论,不符合体系要求。
6. 采购合同缺乏评审:对于采购合同的适宜性、不同重要性物资的采购合同的差异性无法提供评审记录。
目前所使用的合同文本已沿用多年。
7. 售前对技术协议的评审不到位:审核发现,** 、** 售前对于技术协议无法提供规定的评审记录。
8. 产品放行未审批:审核发现,江西赛城湖试验额定电流不合格但无签批放行手续。
9 月抽样电磁线电阻率检验值不符合规定值,判定合格,无签批手续。
9. 仓储物资的帐实监督:审核发现,仓库无法提供月度物资抽查记录,不符合文件规定。
10. 调度与市场部的对接:延期发货的沟通:审核发现,江苏扬州合同,发货通知11.5 供货,但11.7 日仍缺件未发,无延期申请,市场部回复不知情;调度对供期更改是电话沟通业务员,未与市场部书面确认。
11. 项目的评审执行不到位:对** 公司合同和招标文件评审情况的审核中,各抽样四个合同,各有两个(HB060115/060115s ,国电长源、正元化肥)无法提供评审记录。
审核发现,** 公司没有建立技术协议评审的具体要求,审核中无法提供评审记录。
12. ** 项目报价信息缺乏汇总:审核发现,**售前报价未建立物资价格库,无法进行参照分析,只能通过存档的传真件查找所需信息。
13. ** 项目供方的评价依据不完整:供方资质文件不全:抽样审核供方资料存档发现,和利时、襄阳五二五、上海凯泉无首样检验记录。
抽取 A 类、 B 类物资共 5 家,均缺乏财务状况、装备水平、设计制造能力等资质、能力类资料,仅能提供基本的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