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的护理计划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
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孤立或散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
尿路
感染常多发于女性,尤其多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绝经后女性。
常见的护理问题有:I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 .排尿异常与膀胱、尿道炎症有关。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相关因素]
1.感染。
[主要表现]
1.体温增高,呼吸变快,口干,全身肌肉酸痛。
[护理目标]
1.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体温的变化。
2•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合适,注意保暖,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
3.鼓励病人多饮水,摄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4.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
5.加强个人卫生,如口腔卫生、会阴清洁、皮肤清洁。
[重点评价]
1.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二、排尿异常与膀胱、尿道炎症有关。
[相关因素]
1.尿频、尿急、尿痛
2.感染。
[主要表现]
1.尿频、尿急、尿痛
[护理目标]
1.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取屈曲位,尽量勿站立或坐直;保持心情愉快,防止过分紧张加重尿频。
2.增加水分摄入:尿感者每天摄水量不低于2000ml,保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
3•保持会阴的清洁,不憋尿。
4.缓解疼痛:指导病人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
5.遵医嘱用药。
[重点评价]
1.评估病人排尿形态、次数、量。
2.了解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