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期中思考题

财政学期中思考题

第一章财政是如何产生的?其产生的条件?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目的是高效率,实现高效率的机制是市场,而市场失灵时,就为政府的介入找到了理由,政府失灵时也可以靠市场来调节。

所以,以市场为主,政府财政为辅为补充,来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二者之间的分配,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现此消彼长的趋势,尽管认为出现市场失灵的时候,由政府来解决诸如提供公共物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使经济外部性内在化;限制垄断;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等问题。

似乎政府与市场之间是一种互补品的关系,但政府与市场远远不是照相机与胶卷的关系那么简单,至少不是纯粹经济意义上的“互补”。

并非离开政府,市场就无法运作;离开市场政府就无所适从,政府是有意识的来调节市场的缺陷,从而完成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此,二者关系不应界定在互补的范围内,而应界定为替代品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作用中,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与其说时间影响着二者的相互作用,不如说是市场规律在自发的支配其自身的运作。

既然市场自发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作为政府就不能够回避这个规律。

政府有着强大的宏观调控部门,有着完善的信息收集机制。

在明确市场动态的同时,可以调整自身干预范围的大小及自身适应机制,从一定程度上建立一个对市场反应灵敏,并能够及时回应市场要求的机制体系。

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表现?
政府失灵的表现:
1.政府决策受信息充分程度的影响,信息越充分,政府干预就越有效
2.政府干预的有效程度往往受政府控制经济能力所影响。

比如政府干预房地产租金价格,由于政府无法限制私人部门的投资行为,只能减缓中方供给量减少或服务质量恶化的程度。

3.政府干预的有效程度还受其决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影响。

政府作出的各种决策最终是需要政府中的某个机构予以执行的。

4.政府干预还受决策的政治过程所影响。

政府干预会影响到很多人,但决策是由一部分人进行的,所以政府需要协调不同偏好。

市场失灵的表现:
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

2.外部负效应问题。

外部负效应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

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漫延。

3.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

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和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和自由竞争。

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

4.失业问题。

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

另外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
5.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

那些落后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

6.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如国防、路灯、航标灯等,这类产品又叫非盈利产品。

从本质上讲,
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产品的。

而公共产品是全社会成员所必须消费的产品。

这样一来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后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就十分尖锐。

7.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尽管使用者明白长远利益的保障需要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但因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提供制度规范,又担心其他使用者的过度使用,出现使用上的盲目竞争。

三、机械论、有机论?
四、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的财政学观点?
第二章
一、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二、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对任何初始资源配置,市场竞争能够通过价格有效率的协调经济活动,市场运行的结果必然导致有效率的结果。

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而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它的实现条件是:(1)完全竞争(2)没有外部性(3)没有交易成本(4)完全信息(5)不存在规模经济
2.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只要进行初始禀赋的适当的配置,再让人们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自由交易,社会可以得到任何有效率的分配结果。

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

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三、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
1.帕累托最优(效率):如果存在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任何调整都不能使其中至少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其他人的状态至少不变坏,这种状态就是最好的。

有人变好,有人变坏。

2.帕累托改进:如果在一种状态下,比如A状态,存在某种调整,如调整到状态B,会使至少一个人的状态变得好一些,而其他人的状态至少不变坏,我们就称从A到B的调整是帕累托改进。

有人不变,有人改进。

四、埃奇沃斯盒状图、交换效率、生产效率、组合效率?
五、社会福利函数的4种形式及其目标?
第三章
一、公共决策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二、公共决策的原则?
三、公共决策参与人及其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