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精品课件
二、病因---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 2、过敏因素: 食物过敏 3、气候因素 冷→ 肠蠕动↑,消化酶↓ 热→渴→多食,消化不良
三、临床表现 分类
按病程:急性﹤2周 迁延性 2周-2月 慢性﹥2月
按病情:轻型 重型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轮状病毒 肠炎
冬秋季多发 多见6-24个月婴幼儿 常以发热,上感样症状 起病 吐先于泻 便次多、量多、水分多, 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 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
腹泻病的主要危险 液体 感染 食物
脱水
死亡
营养不良
二、病因---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 ①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性低 ②生长发育快,胃肠道负担重 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 2、机体防御功能差: ①胃酸偏低,排空较快,杀菌力弱 ②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胃肠道分泌型IgA较低 ③正常肠道菌群未完全建立或抗生素致菌群失调
钙、镁补充
① 对营养不良、佝偻病患儿早期给钙
② 钙剂无效试补镁
七、治疗---补锌治疗
急性腹泻病患儿能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 6个月龄以上,每天补充含元素锌20mg; 6个月龄以下,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 疗程10-14天; 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100mg 葡萄糖酸锌140mg
产生积极影响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益生元(prebiotics):一类能选择性刺激结肠内一种或
几种常住菌的生长和/或活性低聚糖;
合生元(synbiotics):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混合制品,或
再加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寻找病因
营养治疗: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去乳糖奶粉 慎用抗生素 微生态疗法: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补锌治疗 补充其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代谢性疾病
菌群失调: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过敏性腹泻: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
吸收不良腹泻病
四、诊断
诊断不困难 根据发病季节、年龄、病史、临床表现、 大便的性状
判断
感染性 非感染性
五、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 2、坏死性肠炎:
中毒症状重、腹胀、腹痛、高 热、频繁呕吐、典型大便为赤 豆汤样血便 、常伴休克
3、炎症性肠病等全身性疾病
六、治疗
原 则:
预防脱水 纠正脱水 继续饮食 合理用药
不同时期的腹泻病治疗重点各有侧重
六、治疗---饮食疗法
继续喂养
禁食
Very correct
饮食疗法---饮食调整
母乳喂养儿继续哺乳; 人工喂养儿:6个月以下继续喂配方乳,6个月 以上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 鼓励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 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 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 糖食物; 病毒性肠炎可暂时给予低(去)乳糖配方奶; 腹泻停止后的一周,每天增加一餐。
渗 出 性 腹 泻
侵 袭 性 细 菌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常 伴鹅口疮 便稀黄、多泡沫、粘液, 可见豆腐渣样细块,偶见
真菌性 肠炎
血便
免疫低下者、慢性腹泻者, 长期抗生素或激素等使用 者
迁延性、慢性腹泻
寻找病因尤为重要,多伴营养不良
全身性及系统性疾病:免疫缺陷、肿瘤、遗传
3、容易失水:对缺水耐受力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4、人工喂养: ①缺乏母乳中抗感染物质 ②污染
儿童体液容量特点—总体液容量比例高
儿童体液代谢特点
体液比例高 水需求量大 水分代谢快 调节功能差 易水盐紊乱
二、病因---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① 病毒 80% 轮状病毒 星状杯状病毒 肠道病毒 ② 细菌 大肠杆菌 :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血性 其他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沙门菌、金葡菌 ③ 真菌和原虫:白色念珠菌、贾第虫、隐孢子虫 2、肠道外感染 发热及毒素→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肠道菌群失调 金葡菌、艰难梭菌、真菌繁殖
小儿腹泻
赵静
主要内容
一、定义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一、定义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 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2岁 70.94%)。
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
不要随便对我们 使用抗生素哦
七、治疗---合理用药(其他)
微生态疗法: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肠黏膜保护剂: 蒙脱石散 肠道蠕动抑制剂:非必要避免使用 复方苯乙哌啶、洛哌替啶(禁止用于儿童) 对症治疗: 呕吐 :吗丁啉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
益生菌(probiotics):摄入后,能对宿主的健康或生理
专家们作出的结论是:补锌能明显减轻腹泻的严重性和 腹泻病程,并在以后2-3个月减少腹泻的发生,所有腹泻 病人在腹泻开始后都要补锌。
七、治疗---合理用药(控制感染)
1、抗生素疗法指征
① 有明显中毒症状,尤其是新生儿、
幼婴、衰弱儿和重症者 ② 侵袭性肠炎 2、药物选择 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
3、疗程足够
六、治疗---液体疗法(纠正脱水)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先快后慢 先浓后淡
见尿补钾
随时调整
药物治疗
健脾理气、止泻:丹溪玉屏风颗粒,婴儿健脾 散,参芩白术散,止泻保童颗粒,玉屏风口服 液,保儿安颗粒 化积消食:安儿宁颗粒,小儿七星茶冲剂,小 儿七星茶颗粒,健胃消食片,化积口服液 止泻脐贴:丁桂儿脐贴(宝宝一贴灵)、小儿 腹泻贴、暖脐膏 另外:赖氨酸维B12颗粒,有加速儿童生长发 育,增进食欲的作用
六、治疗---液体疗法(预防脱水)
从患儿腹泻的一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 预防脱水。 母乳喂养儿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 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选择流食为基础的 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 建议在每次稀便后给予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 月,50ml;6-2岁,100ml;2-10岁150ml;10 岁以上的患儿或成人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 泻停止。
渗 透 性 腹 泻
分 泌 性 腹 泻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肠炎ຫໍສະໝຸດ 临床特点夏季多发 呕吐、腹泻
产毒性 大肠杆菌 肠炎
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混 有粘液
自限性疾病,病程3~7 天
分 泌 性 腹 泻
非 侵 袭 性 细 菌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侵袭性 大肠杆菌 肠炎
夏季多发 高热 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 严重者:感染中毒症状、 休克
腹泻补锌
锌对小儿肠结构与功能有重要作用,缺锌可导致肠绒毛 萎缩,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补锌能加速肠黏膜再生,增 加刷状缘酶水平
腹泻时锌大量丢失。腹泻导致血浆锌浓度的降低
与腹泻的持续时间有关。腹泻和锌缺乏之间形成 了恶性循环
腹泻补锌
锌的作用在不同年龄或营养状况患儿间无明显差异。不
同锌制剂如硫酸锌、醋酸锌或葡萄糖酸锌疗效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