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
王子会2013-02-27 一.定义: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
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二.病例:7床王小兵男56岁,于2011.08.22.18时以“反复胸闷、胸痛1月,加剧1周。
”入院。
患者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呈阵发性胸骨下段堵塞、压榨感,每次持续约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发胸闷、胸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有所增加,休息后缓解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急诊我院。
遵医嘱予以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监测生命征,绝对卧床休息,记24小时尿量。
予“丹参川芎嗪”改善循环,“辅酶Q10、环磷腺苷”营养心肌,“阿司匹林肠溶片、氯比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及对症等处理。
三.相关检查:
1.心肌酶谱提示:CK:369IU/L CKMB:30IU/L 肌钙蛋白:0.78ng/ml
2.心电图:1.窦性心律;2.室性早搏;
3.ST段改变
四.主要的护理诊断及相关的护理措施:
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护理措施:休息,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吸氧2-4L/分,遵医嘱扩冠、止痛。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变化,并记录。
定时观察病人面色、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询问疼痛
是否减轻。
告诉病人胸痛发作及加重时要告诉护士。
指
导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2、活动无耐力与疼痛不适,氧的供需失调,心失常,焦虑有
关
护理措施: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采取循序渐进方式活动。
协助病人生活护理
3、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坏死心泵血功能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采取循序渐进方式活动。
协助病人生活护理。
少量多餐易消化饮食,限制探视。
记录出入量,控制输液速度。
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
4、有便秘的危险
护理措施:
( 1)评估病人排便情况,如:次数、性状、排便难易程度、心理顾虑等。
(2)心理疏导,解除思想负担。
向病人解释床上排便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意义。
(3)指导病人采取通便的措施。
如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并及时添加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日清晨给予蜂蜜20ml加适量温开水
同饮;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进肠蠕动;遵医嘱
给予通便药物如麻仁丸、果导等。
五.健康教育
(一)注意劳逸结合,根据心功能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进食、排便、翻身、洗漱等一切日常生活有护理人员帮助照料。
避免不必要的翻动,并限制亲友探视。
(二)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饱餐、便秘等诱发因素。
(三)节制饱食,禁忌烟酒、咖啡、酸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蛋白质类食物,少食动物脂肪、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