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肌梗死病人护理查房

心肌梗死病人护理查房


治疗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1.监护。2.休息:卧床休息。3.吸 氧。 二、对症处理: (一)解除疼痛:应尽早解除疼痛,一般可肌注杆冷丁50 -100mg,或吗啡5-10mg,为避免恶心呕吐可同时给予 阿托品0.5mg 肌注。
(二)控制休克:有条件者应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中 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判定休克的原因,给予针对性 治疗。 (三)消除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引起病情加重及死亡 的重要原因。 (四)治疗心力衰竭:严格休息,镇痛或吸氧外,可先用利 尿剂,常有效而安全。
三、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范围. 溶血栓治疗(在症状发生后12h内就诊的ST段抬高的心 肌梗死病人,若无禁忌症均可考虑溶栓治疗):应用溶酶 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溶解 血栓。目前常有的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等。
四、心肌梗死急性期的介入性治疗主要包括冠状 动脉内溶栓术,冠状动脉内血栓吸引术和急诊经 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急诊PTCA+冠 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 )
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 吸收所引起。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一周 左右。
3.心律失常 24h内最多见,以室性最常见 ,室颤是急性心梗
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因。一般前壁心肌梗死常出现室 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 滞
4.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伴恶心呕吐、上腹胀,与迷走神
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有关
5.低血压和休克 血压下降常见。疼痛缓解后收缩压仍低于
80mmHg且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 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克
的表现。(系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6.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心梗后心脏舒缩力
肌酸激酶(CK)发病6小时内出现,12小时达高峰,3-4天后消失 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在起病后4h内升高,16-24h达高峰,
3-4天恢复正常 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在起病6-10小时升高,24h达高峰,3-6天
后降至正常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
➢ 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 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
急诊科 卢伟
急性心肌梗死
概述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 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 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性缺血导 致局部坏死。
目前,在全球每年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 病者,有一半以上死于心肌梗死。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 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 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持续缺血达1h以上,即 可发生心梗。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提示: CK:2925IU/L(正常值:30-225)
CKMB:220U/L(正常值:0-25 IU/L) 乳酸脱氢酶(LDH):443U/L(正常值:109-245) 肌钙蛋白:74.78ng/ml (0-0.08) 肝功能:AST:219U/L 血常规:白细胞:14.0x10/L 中性粒细胞:88.8% 心电图:下壁 右室 正后壁ST段弓背向上 Ⅲ度房
实验室检查
➢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
肌钙蛋白(cTnI) 在胸痛后 3-4小时上升, 12 小时达高峰, 7 天后 才恢复正常,特异性强,是目前诊断 AMI 诊的生化 " 金指标 " 。
肌红蛋白 出现最早 ,起病后2h升高,12内达高峰,1-2天正常
乳约持酸续脱8氢-酶1(4日LD方H恢)复在正梗常死。后8-104小时开始上升,3-5天达最高峰,
好转。至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心肌梗死,予低分子肝素 4000单位皮下注射。转来我院急诊。
既往史:高血压,服药控制 ,效果良好。否认糖尿病史,
否认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
生活习惯:吸烟饮酒。
体格检查
查体T:36.3℃ P:88次/分 R:20次/ BP140/90mmHg,诉胸闷.胸痛,
现患者精神紧张,诉胸闷、胸痛较前无明显改善。
心梗的原因多数是不稳定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或管)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心肌耗氧增加)。 (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冠脉收缩) (3) 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血脂浓度
增高,血栓易形成)
(4) 便秘,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
病例介绍
一般资料 病史介绍 体格检查 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 诊疗计划 病程记录 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病例介绍
患者 王佩良 男 72岁。于2016年09月01日 19时50分以“阵发性胸痛3天”为主诉来诊。 入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现病史: 患者3天来出现胸痛,为阵发性,持续1—2分钟
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
实验室检查
➢ 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
在面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ST段明显抬高呈弓
背向上型;宽而深的Q波4 ;T波倒置
在背向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相反的改变 即 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特征性心电图
➢ 心电图动态性改变:
1.超急性期:发病数小时内,可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 的T波。 2.急性期: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 的T波连接,形成单向曲线,1-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 时R波减低,病理性Q波或QS波常持久不退。 3.亚急性期:ST段抬高持续数日于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 线水平,T波变为平坦或倒置。 4.恢复期: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对称性倒置,此可永 久存在,也可在数月至数年后恢复。
导致心肌梗塞。 (5)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疾走(血压升高、心肌缺血)
(6)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可能触发
粥样斑块破裂)
临床表现
1.疼痛 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休
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有濒死之感。
2 .全身症状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主要是发热,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