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城管与小商贩冲突的根源及解决之道

浅析城管与小商贩冲突的根源及解决之道

东方企业文化·商业文化 2010年1月144浅析城管与小商贩冲突的根源及解决之道李亚丹(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成都,611130)摘 要:近年来,城管执法机构在城市美化方面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城管执法人员与小商贩们之间的冲突也频频发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极不和谐的音符。

因而,认清这些冲突产生的根源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城管执法 小商贩 冲突 解决之道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1—0144—02 近年来,随着城管执法的不断深入,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全面推行,城管执法机构为我们的城市环境美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因为多种原因,城管执法目前还面临诸多问题,城管与众商贩之间的矛盾纠纷仍然层出不穷。

城管暴力执法的案例不计其数,同时,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被商贩们伤害的案例也频频见诸报端、新闻报道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城管执法机构与广大商贩之间的冲突是频繁而剧烈的。

一、城管的起源有人说:城管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政府机构。

其实更确切的说,城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我国的城建监察工作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城市的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从而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城市人口的积聚增加,给城市管理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倒、乱吐乱扔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城市容貌;各种毁坏、破坏公用设施,破坏城市规划的现象也屡有发生等,严重影响了城市公用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为了尽快扭转落后面貌,给市民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也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许多地方的城市人民政府陆续组建了城建监察队伍。

尤其是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建管理监察工作的通知》下发之后,城建监察队伍在全国县城以上的城市普遍组建。

但当时的城管大队并无法律授权和制度规范。

因而在实践中,发生了诸多侵犯群众利益的事件。

1996年,国家为解决行政部门执法不规范问题,出台了《行政处罚法》,该法律意在严格限制各行政机关的处罚权,改变过去只要是行政机关就有权随便处罚当事人的局面。

城建部门下属的城管大队在法律上被废止。

但实践中,在部分城市,城建部门下属的城管监察大队依然存在。

1997年,以《行政处罚法》的实施为契机,北京市经国务院批准后,开展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北京市宣武区成立全国第一支真正获得法律授权的城市管理监察大队。

而到了2005年底,全国共308个城市展开了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如今人们常见的城管,是指综合执法权改革下产生的城市管理领域的综合执法部门,其名称以及组织也因地而异。

有的地方叫综合执法局,有的地方称为城管监察支队。

二、城管与商贩之间产生冲突的原因(一)基本生存需要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都存在着极大的落差,这样的差异使大量的贫困农民涌进城市,西部穷困居民涌向东部发达城市谋求生存机会,而这些人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欠缺一定的职业技能,故只能从事一些诸如摆地摊卖杂货、擦皮鞋、用小推车买早点等技术含量很低的职业,但高质量的城市建设又必然要求环境整洁,秩序井然,而流动的且随意摆放的地摊、早餐车等无疑会给城市环境印象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一方面是小商贩们谋生的需要,一方面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需,这就是小商贩们与城管执法之间矛盾产生的根源。

(二)文化素质低下与法制意识淡薄客观且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的说,小摊贩们的文化素养一般都较低,他们大多都没有受过几年的正式教育,更缺乏基本的法制意识与法制理念,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谋生,而自己的谋生手段不可能是违法行为,他们通常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市貌,因而他们的行为成为城管的重点执法对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笔者认为,这是小商贩与城管之间矛盾产生的第二个原因。

(三)官本位思想是矛盾激化的催化剂首先,官本位思想即是指:以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此相对应的是权利本位思想,即:在国家权力与人民权利的关系中,人民权利是决定性的,根本的;在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权利是决定性的,起主导作用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数城管执法人员有着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完全无视小商贩们应有的基本权利,认为无论何种情况下小商贩们都应当服从其管理,被束缚在其权力之下一些执法人员没有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加强城市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给市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因此,在行使城市管理执法权时,以管理者身份自居,凌驾于群众之上。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城管执法人员难免会滥用权力,做出一些侵害小商贩们基本权利的行为,这样,小商贩们本能的为了争夺自己的基本权利而奋起反抗(尽管他们可能并未清楚地意识到这乃是他们的基本权利),冲突便一触即发了。

三、解决之道东方企业文化·商业文化 2010年1月145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小商贩的某些做法可能触犯到了城市管理的相关行政法律法规,但毕竟这是他们的谋生手段,而生存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因而就算是行政法规定的义务也应当让位于宪法上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为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又不能完全置相关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于不顾,故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法队员创新方法、积极改进,争取在保障小商贩们的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兼顾城市的市容市貌。

在此,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薄之见。

(一)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

对于那些违章的小商贩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围、追、堵、截”,执法队员不能老是跟小商贩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相反,应当联合相关的社区的居委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对小商贩们进行文化知识、法律制度的宣传,让他们意识到尽管自己是在谋生,但这种已触犯了相关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不是不让他们谋生,只是要求他们合法、有序的谋生。

(二)划分时间、分区管理、“区别对待”对于小商贩们,我想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早上上学、上班路上的小餐车推着热气腾腾的馒头、包子、豆浆,它们带给大家的方便是无可厚非的,因而,笔者认为执法人员在执过程中有必要划分不同时间,在不同时间段里进行区别管理,比如上例中,在早上对那些便民小餐车大可不必强行将其驱逐,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也应当“因地制宜”,比如在一些非交通要道可以为小商贩们留出一些生存空间,但在一些本来就比较拥堵的环境中则应当适当的规范众小商贩的行为,以免造成交通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三)创新方法 最近,天津的城管部门就新招了一批女城管执法人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据报道,女子综合执法队成立之初,曾有市民担心女城管队员是否能处理那些好占道摆摊设点、乱张贴、乱堆放等棘手的违章行为,结果,女子执法队队员进驻的第一天,就凭借亲切、和善的“柔性服务”赢得了众商家的好评。

而最近合肥的研究生城管也是引起了众多争议,大家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但笔者个人认为,选择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来当城管,也许可以改变某些城管暴力执法的现象。

研究生城管如果能对小商贩们进行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能对触犯法律法规的小商贩们晓之以理,缓和历来城管和小商贩们之间的剧烈冲突,那选择研究生来当城管也未尝不可。

参考文献:[1] 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6). [2] 莫于川. 城管执法工作法治化的基本路径.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1). [3] 郭金仪. 城市管理呼唤人性化执法.城市管理.2005(4). (上接157页)考虑到网络对当前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广泛、深刻的影响, 国家有必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对信息网络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这个机构应由精通网络与法律的人员组成, 其责任有: 监督各网站服务商保护网民个人隐私;接受网民的投诉并处理网络隐私权纠纷;责成侵犯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协助司法机关、审判机关调查取证等,专门对有关网络隐私方面的事务进行管理。

(三)抓紧网络隐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网络技术创新完善的技术支持体系是实现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重要一环。

国家要大力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软件业,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强化网络技术创新, 为各有关方面和用户个人提供实用的保护隐私权的技术手段,从技术上为网上个人信息提供一个安全环境。

(四)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今天,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民众行使话语权、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平台,但包括传播隐私在内网络传播的失范问题也愈来愈突出。

网上的恶搞成风,暴力、色情信息,毫无顾忌的口水、谩骂帖子,对西方文化的尊崇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漠视如此大量地、经常地在网上传播,受众如此之多,社会影响如此之大,足以反映出我国网络媒体管理上的薄弱和混乱。

这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以使其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五)用户应加强自我保护网上个人隐私遭到侵害, 仅仅把责任归咎于网络运营商是不对的, 实际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 泄露了个人相关资料的不是别人而是用户自己。

因此, 网络用户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个人的隐私资料。

如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时, 尽量不要用真实姓名和填写相关的真实资料;谨慎对待网上购物, 在决定参加网上购物以前,要对网上商城的信用和隐私保护情况进行调查;在网上浏览时, 使用代理服务器或匿名浏览方式;在计算机中使用个人防火墙等软件进行保护等。

四、结论总之,在互联网已悄然走入千家万户的今天,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已成为社会突出问题,对网民利益的维护,不仅仅关系到对人权的尊重,而且还关系到网络信息业的健康发展。

正是由于我国传统思想对隐私权的重视程度不够,才导致目前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处于被动的局面。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只有立足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紧跟时代步伐,建立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和政策引导为辅的网络隐私保护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力度,提高人们的隐私保护意识和道德水准,综合利用各种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网络隐私权,维护网民合法利益,促进整个网络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1] 陈丽平,王明雯,《应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 》,《法制日报》2008年3月[2] 严真,《试论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权保护》,萧南省图书馆学会,2004年5月[3] Warrenand Brandies ,The Right to Privacy [4] /view/49910.Htm [5] 黄晋京,《论网络隐私侵权的概念和特征》,《科技信息》2007年第27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