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关于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关于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摘要:如何做到工程造价管理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是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针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指出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并分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进行了探讨,以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造价控制
Abstract: How to let th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suit the social production level, is the problem solved in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in view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should be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ject process, and discusses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from the different phas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vestment benefit.
Key words: project cost; cost managemen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2104(2012)
工程造价是指完成一项建筑工程所需要花费的所有费用,这些费用不仅包括建筑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管理费用,还包括设计费用、监理费用等。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证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物高质量要求,又要采取严格及有效的措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突破计划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由于工程投资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企业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是造成三超的主要原因,对施工图预算不够重视;对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不够重视,有的建设项目既不编制,也不上报审批。

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而且给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提供了条件。

其次,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基础工作较薄弱也是造成三超的原因,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有指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的概算
定额和指标,各有关部门有所规定,但其来源不畅通;对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缺少地方有关的具体规定;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还不能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以指导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工程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竣工结算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

下面就建筑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做一简要分析。

2.1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项目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涉及的行业较多,且包括诸多经验数据,工作量大,具体操作时参加的人员应由经济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造价工程师、财会人员等组成,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可靠性,从而保证造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编制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可靠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并作为奖金筹措及向银行贷款的依据。

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选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
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打足投资不留缺口,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

2.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改进和完善现行的设计方案招标办法,在方案评选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明确概算控制经济指标,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经济指标的权重适当提高,改变过去只重技术指标,忽视经济指标的评标办法。

在具体实施中可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

工程造价的全部过程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监理,这些工作各由工程概预算人员中对设计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的签证的认证结果,但二者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原因就在于监理人员对工程价格中所包含的内容理解、熟悉程度不同。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进行投资控制并非一味地减少投资,而是要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平衡和调节,既要鼓励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又要防止投资扩大和超出。

最好的方案不一定是造价最低的方案,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应该技术先进、功能优越,而且其投资要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

2.3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要科学合理地编制标底,标底是建设单位拟建工程投资的底数。

单位没有条件,应请有资格的咨询单位代编;有条
件的单位尽量自行编制。

编制标底时要与市场的实际变化相吻合,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

业主可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

当然,不管采用哪种发包方式都应该进行招标,引进竞争机制,使各施工方在保证最低的企业利润情况下,报出非常优惠的价格,杜绝议标或变相议标。

实践证明,凡是先开工后定价的工程多半造价偏高。

2.4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把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或发生返工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首先,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

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

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

要加强预见性,尽量减少签证发生。

2.5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竣工决算这最后一道关口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目前,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靠的是管理部门的监管和咨询单位的自律,但是监管仍存在局限性,自律难以真正自律。

因此,除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可以有政府造价管理体制部门全方位
参与管理外,其余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业务可以推向咨询市场,以激活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3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3.1 建立健全的审核制度和资料积累制度,建立健全的审核制度,仔细检查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款,待工程按照合同要求验收合格后才列入竣工结算,最后进入审核阶段。

3.2 加强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和设计的变更签证的审核,要加强对多有隐蔽工程的验收,保证两人以上的签证,对于有工程监理的项目,还必须要监理工程师鉴证确认。

对于设计变更应该有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并有设计、校检核审核人员的签字,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同意、签证,才能够列入计算。

同时要求审核人员有熟练的工程量计算技能,熟悉工程造价规范要求,能够严格按照规范,实事求是,仔细认真的核算工程量。

3.3 注意各项费用的计取,防止各种计算误差,对于定额计价,建筑工程的计费标准应按合同要求或项目建设期间与计价定额配套使用的建筑工程费用定额及有关规定执行。

对于有些工程量大,竣工结算子目多、篇幅大等情况,往往会出现计算误差,应认真核算,防止因计算误差造成的审核的不准确。

3、结束语: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管理,任何环节都缺一不可。

为了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只有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才能达到目的。

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 龚小兰.实行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对策[J]科
技进步与对策.2004.4.
[3] 刘秀风.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与探索[J].科技咨询导报,2007,(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