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


临床表现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少或闭经、周期性 下腹痛、不孕或习惯性流产及胎盘粘连。
(中国内镜学杂志,2008,14 ( 11) : 113)
概述

IUA的发病率尚不明确。可能与病人及部分医 生对IUA缺乏认知, 部分宫腔粘连也可以完 全不表现临床症状, 不引起病人重视; 确诊 IUA需要特殊手段; 非婚人流术后难于随访; 存在地域及民族的差异性等方面因素有关。
MARCH分类
轻 <1/4 粘连菲薄或纤细 输卵管开口及 宫腔上端病变轻或清晰可见 中 1/4-3/4 仅粘连形成,无宫壁粘连,开口 和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部闭锁 重 >3/4 宫壁粘连或粘连带肥厚 开口及宫 腔上端闭锁

ESGE分类
I 纤维样粘连带 宫角及开口正常 II 宫腔前后壁致密,纤维素样粘连 III 纤维样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一侧宫角闭锁 IV纤维样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二侧宫角闭锁 Va 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极度变形及狭窄 Vb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消失

病因与发病机制
3.女性继发生殖器结核是引起IUA显著高发因 素。其所导致的IUA往往是严重性粘连,整 个宫腔闭锁,内膜破坏,临床表现为闭经, 预后较差。 4.子宫先天畸形。 5.遗传因素。 目前IUA形成的发病机制尚存争议。
宫腔粘连的诊断
IUA 的诊断包括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如 B 超和 HSG,诊断的金标准为宫腔镜检查直 视下对粘连的诊断和分类。
病因与发病机制
任何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的因素均可导致 IUA。常见原因如下: 1.IUA主要与宫腔操作有关。妊娠是IUA最重要的诱 发因素,人工流产时不规范的宫腔手术操作是其 引起IUA的主要原因。 2.宫内感染是否导致IUA仍存在很多争议,没有研究 证明感染与IUA存在直接关系,但其可促使IUA 进一步发展已基本得到学者的共识。

预防
3.术后宫腔内注射各种药物、 化学制剂.如医用几丁糖。 4.生物膜的应用。M.I.Amer等报道在中重度宫腔粘 连患者宫腔镜术后, 将羊膜覆盖于Foley导管上,移植到 其宫腔内,取得良好的疗效。 5.反复宫腔镜检查的应用。J.K.Robinson等对宫腔 粘连分离术后1~3周重复行宫腔镜检查以防止形成新的 致密粘连, 直到无粘连复发, 平均重复手术2~3次。认 为预防粘连复发效果优于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球囊导尿 管。 6.其他。如生长激素的应用等。

AFS 分类


范围
粘连 月经模式 评分
<1/3 1/3-2/3 >2/3 1 2 4 菲薄 菲薄和致密 致密 1 2 4 正常 月经减少 无月经 0 2 4 I轻 1-4 II 中 5-8 III重 8-12
治疗

IUA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粘连, 恢复解剖 结构的同时防止粘连的再形成。一般来说, 宫腔粘连治疗后最好的效果是宫腔形态恢复 正常,然后依次恢复月经及受孕。主要治疗 方法有如下几种: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 年11 月第20 卷第11 期)
宫腔粘连的分型
目前文献引用最广泛的是:
生出版社,2001: 103 ~ 107)
MARCH分类(夏恩兰 . 妇科内镜学 M . 北京: 人民卫
ESGE(欧洲妇科内镜学会)分类 AFS(美国不孕症协会)分类
(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1年第51卷第9期)
宫腔粘连
概述
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 , IUA) 又称 Asherman 综合征, 是由于宫 腔内膜受损后形成宫腔部分或全部粘连的现象, 90%以上系刮宫损伤子宫内膜所致,其它原因包括 子宫内膜结核, 子宫血管的结扎 栓塞以及盆腔放 射治疗等任何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组织结构破坏均 可引起宫腔粘连,过期流产、葡萄胎和产后刮宫是 引起宫腔粘连的高危因素,其他因素有黏膜下肌瘤 剔除 子宫纵隔切除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等宫腔镜 术后并发症, 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结核也可引 起宫腔粘连。(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 年11 月第20 卷第11 期)



1.经腹子宫切开分离粘连(transabdominal res ection of adhesions , TARA): 通过开 腹将子宫切开后直视下分离IUA。此法损伤较大,仅适用于极其严重的 宫内闭锁性粘连, 且留下较大的子宫瘢痕,术后妊娠易出现子宫瘢痕 破裂、 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现已很少用。 2.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Transcervical re section of adhesions , TCRA):它 的问世为IUA的治疗提供了崭新、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CRA通 过宫腔镜直视下确定粘连的位置、范围, 质地等。不但避免了传统的 、盲目的宫腔探测、扩宫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盲目性和不彻底性,而 且避免了盲目粘连分离对宫内残存内膜的损伤, 减少了子宫穿孔的发 生,提高了安全系数和治疗效果。现已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金标准 ”。 3.宫腔镜下激光光纤切除术: 由于激光切除设备昂贵, 照射范围小, 手术耗时长。激光治疗完全破坏了内膜形态, 无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 查, 容易忽略个别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所以临床应用不广泛。

预防
2. TCRA术后宫腔内放置Foley球囊导尿管联 合人工周期。常在术后放置7~15d。
Foley导管
目的 保持宫腔内的间隙,止血,防止再粘连 用法 术后留置,每3-5天注生理盐水3-5ml, 直至冲入15-20ml,置10-15天后取出,与 人工周期联合使用 缺点 住院时间延长,上行性感染机会增多,宫 颈机能不全的风险增加,阻碍内膜的生长。
预防
应该针对IUA的病因在实际操作中预防、避免IUA 的发生和进展。YuD等总结了几条原则: 1.尽量避免产后或流产后刮宫, 对于妊娠物残留的 情况,可考虑宫腔镜检查和治疗。 2.诊刮动作应轻柔,避免锐性损伤。 3.在适宜的患者可考虑药物流产替代电吸人流术。 对于不全流产或稽留流产的患者也可考虑期待治疗 或药物治疗。

预防
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是 TCRA 术后宫腔内放 置节育环及人工周期激素治疗3个月的方案 。

IUCD
目的
保持宫腔内的间隙,防止其再粘连 用法 和人工周期联合使用,三月后取出 缺点 如再粘连时取出困难
高雌激素的应用
目的 通过大剂量的雌激素刺激,最大可能促 进内膜的修复,尽量使受损的部位有新生内 膜爬生,避免再粘连. 缺点 口服药物对高危人群不适用,药物的副 作用使病人的依从性不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