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莲说》课堂实录完美版

《爱莲说》课堂实录完美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爱莲说》课堂实录卷首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综合体。

学语文就是学语言,赏文学,品文化。

山西省泽州县北义城中学司艳平老师立足课堂,与学生一起写课堂实录,规范语言,赏析文本、品鉴文化,开辟了一条氲氲着人文馨香的教学新径。

共写课堂实录如何开展,尽在司老师的玩转课堂。

写在前面:语文实践可以包含很多方面,只要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可以归类到实践的范畴。

对于文本来说,我们提倡教师解读,更提倡学生解读;对于课堂来说,提倡教师记录,更提倡学生记录。

语文课堂,也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语文实践课堂,引导他们写阅读日记,写课堂实录,写课堂感悟,写课堂反思。

只要坚持,他们对语文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对课堂的理解会越来越透。

上完周敦颐的《爱莲说》,我整理了课堂实录,孩儿们不甘示弱,也写了课堂感悟与实录。

这样的方法可以试用,亲们不妨一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爱莲说》课堂实录文/司艳平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说”。

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一下“说”这种文体?生:“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往往借助某一事物或者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师:同学们,你们把题目与作者连起来说句话,如何?生:周敦颐说“爱莲”。

师: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世界”,看看周敦颐如何说“爱莲”。

(课堂反思:开宗明义,直奔主题,点明“说”这种文体,标题与作者的缀接,旨在打开学生的思路,建立课堂初印象。

)第二部分走进莲的清清世界屏显:学生活动:1.请放声诵读作者描写莲的语句,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最欣赏的词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我最欣赏的是_______,从中读出了莲的_______。

2.请把你们自己比作一朵莲花,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夸夸自己,用第一人称来说。

我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生读,渐入佳境)师:请同学们围绕描写莲的语句,谈谈对莲的看法,结合屏幕上的第一个句式回答。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出淤泥而不染”,从中读出了莲的洁白无瑕。

师:将“洁白”换一换如何?生:从中读出了莲的纯洁无瑕。

师:这里讲的是莲的什么?生:这是讲莲的生长环境,它从淤泥里长出来,但却洁身自好。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香远益清”,从中读出了莲的朴素淡雅。

师:“香远益清”写得是莲的什么?生:写的莲的香气,馨香一缕。

师:当你闻到这样的香气时,有何感受?生: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生:神清气爽。

生:心突然打开啦!(众笑)师:我们继续。

生:我最欣赏的是莲“亭亭净植”,从中读出了莲的婀娜多姿。

生:婀娜多姿形容柳更合适。

师:这里描写了莲的什么?生:这里描写了莲的外形,亭亭玉立,优雅端庄。

师:这个表述更确切些。

生:我最欣赏莲“中通外直”,从中读出莲的虚心。

师:这个点得真好!我们来把虚心换换如何?生:中通外直,可以看出莲谦逊,还有刚正不阿。

师:莲谦逊正直,这句话不但讲到莲的外形,还讲到莲的——生:还讲到莲的内在品格,内外兼修。

师:内外兼修说得好棒!生:我最欣赏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中读出了莲如同傲岸的君子,不被俗人玩弄。

师:对啊,莲高贵、高雅,受人景仰。

生:她很高贵,只能看,不能摸。

(众笑)师:你们想象力好丰富!莲端庄、清丽,超凡脱俗啊!生:从“濯清涟而不妖”可以看出莲就是出水芙蓉,冰清玉洁!师:请同学们变做一朵莲,来夸夸你自己,用第一人称来夸,结合文中的关键句来说。

(教室沸腾)生:我是一朵莲,我香远益清,淡雅芬芳,多惹人喜爱啊!师:欣悦说得真好!你就是一朵清丽洁净的莲!生:我是一朵莲,我中通外直,谦逊正直,内外兼修,你们喜欢我吗?师:刘智聪真会挑选,这多像君子的品格啊!夸得到位!生:我是一朵莲,中通外直,清廉正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迷倒你们一大片!(众笑)师:冯珍演绎得真美!做人就得有这样的自信,自信的美丽真的能迷倒一大片哦!生:我是一朵莲,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暇;濯清涟而不妖,超凡脱俗。

你看我香气远播,淡雅芬芳,沁人心脾;你看我高贵又高雅,多受人敬仰啊!师:郝康鑫你真是太厉害啦!短短时间内,想得这么周到,说得这么流畅,真是万人迷啊!(众笑)(课堂反思:这个环节学生互动充分,对莲的解读精准到位,课堂好声音层出不穷。

尤其是“我是一朵莲”的现场比拟,更将课堂推向高潮,这个细节的处理是沿用昭君的做法,效果明显。

)第三部分走进菊和牡丹的世界屏显:1.放声诵读关于“菊”的语句,读出隐逸之感,抓住关键词鉴赏,品读“菊”的品格。

通过__字,我读出了____。

陶渊明爱菊,爱上了菊的____。

2.放声诵读关于“牡丹”的语句,读出富贵之气。

抓住关键词鉴赏,品味“牡丹”的气韵。

通过__字,我读出了____。

世人爱牡丹,爱上了牡丹的____。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到“菊”的语句,放声诵读,读出菊的“隐逸”之感。

(指导学生朗读)师:抓住关键词来谈谈“菊”,赏赏“菊”,参照第一个问题中的句式。

生:透过“隐逸”,我读出了菊的与世无争。

生:还有不问世事,孤芳自赏。

师:我们连缀起来,如何?生:透过“隐逸”,我读出了菊的不问世事、与世无争、孤芳自赏。

生:透过“鲜”,我读出了喜欢菊的人很少,的确有隐逸之风。

生:我还看出了菊淡泊名利。

师:“隐逸之风”“淡泊名利”概括得甚是贴切。

同学们想一想,写“菊”是为了写谁?生:陶渊明。

师:陶渊明爱菊,爱菊的什么呢?生:陶渊明爱菊的低调、朴素,不张扬。

师:“不张扬”说得好有情味!生:陶渊明爱菊的不慕名利,淡看富贵,归隐田园。

(众笑)生:其实他是爱自己的归隐田园,宁愿远离官场,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师:樊思佳总是四两拨千斤,一语中的。

所以啊,写菊是写——生:写菊是写陶渊明,菊的品格就是人的品格,人的品格就是菊的品格。

师:我简直要为你们鞠躬倾倒啦!继续看牡丹,请放声诵读关于牡丹的语句,读出牡丹的“富贵”之气。

(指导学生读)生:透过“富贵”二字,我读出了牡丹声名显赫。

师:“显赫”二字用得棒极啦!生:透过“甚”字,我读出了牡丹艳丽华贵,有权有势。

(众笑)生:透过“富贵”,我还读出了牡丹有身份,有地位,是权力的象征。

师:你们的思考更进一层,太厉害啦!生:透过“众”字,我读出了世人爱拍马屁,追名逐利。

(众笑)生:还能看出世人随波逐流。

师:同学们咬文嚼字的功夫与日俱增哦!那世人为何爱牡丹呢?生:世人爱牡丹,是爱牡丹的雍容华贵,金钱地位。

生:世人爱牡丹,是爱牡丹的有钱有势,是因为他们看重名利。

生:世人爱牡丹,其实也爱自己,说明他们喜欢财富,喜欢功名利禄。

生:对,所以,写牡丹也是为了写人,写人们追名逐利,趋炎附势。

师:大家说得真正是精当无比!可文章的主角是莲,为何要写菊和牡丹呢?周敦颐对待二者的态度一样吗?生:写菊和牡丹是为了衬托莲,对菊充满尊敬,对牡丹则是鄙夷。

师:能再细分一下衬托吗?生:写菊是正衬,写牡丹是反衬,都是为了突出莲的不慕荣利,洁身自好。

师:大家概括得真好!正所谓你们刚才讲到的,菊与陶渊明合二为一,牡丹与世人两相观照,莲呢,自然也是周敦颐的化身了。

写物为了写人,写人为了言志,这就是——生:托物言志。

(课堂反思:这个环节进行得异彩纷呈,学生脑洞打开,沉入文本中。

不但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并且能由此及彼进行延伸,文章的写法巧妙渗透在师生对话中,课堂因此向高远处伸展。

)第四部分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屏显:1.文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周敦颐的精神世界?周敦颐爱莲就是爱____,就是坚守着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你赞成周敦颐的观点吗?请具体验证。

师:文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周敦颐的精神世界,你认为是哪个字?生:独!师:你们找得又快又准,将目光击中在这个“独”字上,我们来思考,这个“独”可以如何理解?生:“独”是孤独,单独。

生: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生:独树一帜,无以伦比。

师:你们说得真好!请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进周敦颐的精神世界。

周敦颐爱莲,就是爱什么,就是坚守着什么?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自己,就是坚守着他的内心信念。

师:这是一种“独”吗?生:这是一种独。

师:请大家再回答时,末尾加上“这是一种独”。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自己那种精神,就是坚守着自己独特的理想,这是一种独。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正义,就是坚守着自己纯真的心,这是一种独。

师:“纯真”换一下如何?换个什么词呢?生:纯粹。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莲的出淤泥而不染,即使在朝廷这个大染缸里,他依然坚守着自己最本真的自我,最纯粹的底线,这也是一种独。

师:说得真到位!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莲的超凡脱俗,就是坚守着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一种独。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他自己,就是坚守着不同流合污的志向,这是一种独。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莲的内外兼修,就是坚守着自己高贵的灵魂,这也是一种独。

师:“高贵”说得多优雅啊,“灵魂”一词穿透我心。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莲的君子正直,就是坚守着自己作为正人君子的品格,这更是一种独。

师:司雨薇说得好棒!用到文中最关键的词。

非常好!我们再来说一说,用上“君子”。

生:周敦颐爱莲,就是爱君子,就是爱品德高尚的人,就是坚守着自己不变的底线,就是坚守着最本真的自我,这是一种独。

师:同学们,周敦颐坚守着自我,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讲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周敦颐坚守自我,就是坚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信仰。

但文中的观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我不太赞同,同学们的意见呢?请将具体验证。

生:我认为有与周敦颐相同高度的人,比如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也是独一无二的精神追求。

师:郝康鑫太厉害,穿越千年,一下想到了屈原。

生: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自始至终都忧国忧民,坚持自己的理想。

师:对啊!我们的老杜有情怀,有信仰!生: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也能看出李白那种孤傲的、不同凡响的追求。

师:李白亦是如此。

所以,同学们,周敦颐不孤独啊,他有自己的精神知音,他发出这样的慨叹,我想,更多的是自我的心灵倾诉吧!他处处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真实的自我,真正的自我!我们再来齐声说出这八个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下课!(课堂反思:读文亦读人,如何带领学生一步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与作者发生真正的共鸣,是课堂难点所在。

从关键词突破,撬动课堂,层层深入,曲径通幽,不失为一条捷径。

)学生悟课妍之论——《爱莲说》课堂感悟山西泽州北义城中学127班樊思佳老师打开这一课的课件,我惊讶了。

一篇小小的文言文,没有必要劳神费力做这个。

可看到她脸上的微笑时,我豁然明了,她爱语文,爱课堂,无比地热爱。

我们跟随老师的脚步,先论起了莲花。

我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即使它的生长环境恶劣、污秽,可它却开得那么纯洁、脱俗。

自然,从这里我也读懂了:纵使周敦颐置身在朝廷这个“大染缸”里,仍然不忘初心,内外兼修、正直谦逊,不与他人同流合污,默默坚持着自己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