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
10.8
13溶解度参数( 4.184J)1/2/cm3/2
9.5
10.4 11.97
涤纶上的溶解度 (g/100g纤维)
7.4
9.7 8.5
3. 分散染料上染的吸附等温线
[D]f =K [D]s
•[D]f
•50
•
•40
3
•31.
•34.
•120℃
•30
3
•89.3 ℃
因此在分散染料的染液中不宜加阳离子助剂,会与 阴离子分散剂结合降低对染料的分散性。其次不能 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时,非离子表面 性剂的溶解度下降,对染料的分散增溶作用也随之 降。
3. 分散染料在溶液中的溶解性与商品染料的晶格结构 颗粒大小有关。一般商品染料的颗粒在0.1~1.0μm 。颗粒小、晶格不稳定的分散染料溶解度较大,而 粒大、晶格稳定的溶解度小。
2. 涤纶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与纤维生产时的条件以 测试方法和条件都密切相关,并有很大差异。成品 纶属半结晶高聚物,结晶度在40~60%,取向度高 双折射率可达0.188。
(三)涤纶的玻璃化温度
在涤纶纤维玻璃化温度(Tg)以下,分子主链的链段 活动性低,纤维中自由体积所占比例小,染料向纤维内 部扩散阻力大。实际上在Tg以下,染色速率可以忽略不 计。但是,一旦染色温度上升到Tg以上,染色速率便大 大增加。
6. 温度提高,溶解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超过100℃ 时作用更明显。
7. 染色开始后随着染液温度的升高,染料分子动能增 ,相互碰撞和聚集的机会增加,染液的分散稳定性 降,染液中电介质的存在,会使染料的分散稳定性 一步下降,因此染色用水的硬度不宜过高。
(二)分散染料的化学稳定性
1. 分散染料的结构中含有酯基、酰胺基、氰基、羟基 ,由于结构的不同,对酸碱的稳定性不同,影响得 深浅,严重的产生色变。一般pH在5~6分散染料最 稳定。
涤纶的玻璃化温度(Tg)随其聚集态结构而变化。完全 无定型的Tg为68 ℃ ,部分结晶的Tg 为81℃,取向且结 晶的Tg为125℃ 。故常温下分散染料很难上染,必须借 助于载体,或在高温高压下(130℃左右),或 180~220 ℃的空气中,增加纤维大分子的热运动,使纤 维溶胀,微隙增大,有利于染料分子的扩散和上染。
② 涤纶纤维在纺制加工过程中曾经受热抽伸,使纤维分子有较高的取向 。
③ 涤纶纤维的分子量比较高、分子量的分布比较集中,导致分子间有较 的作用力。
按强度和伸长度的配合特点,涤纶长丝分高强力涤纶丝与普 通长丝。短纤维分高强低伸型、低强高伸型(普通)以及抗 球型(一般强度较低)。
2. 初始摸量和弹性
① 涤纶纤维分子链刚性较大,结晶度高,所以初始摸量较高 ,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不易变形。
4. 分散染料的晶体生长。由于颗粒小的染料溶解度大 其饱和溶液对于大颗粒染料即为过饱和溶液,使颗 大的染料自发地发生晶体增长,而影响染料的上染
5. 分散染料的晶型转变。一般一种染料存在几种晶型 几种晶型往往会由不稳定的晶型转变为稳定的晶型 但转变成稳定晶型后,染料的上染速率和平衡上染 分率都会下降。
(七)化学性能
1. 耐酸性:涤纶纤维对酸有一定的稳定性。如对有机 酸、98%甲酸、80%硫酸(室温)等较稳定。但对 浓硫酸、浓硝酸,会因酯键分解而溶解。
2. 耐碱性:涤纶纤维因分子中含有较多酯基,故不耐 碱。在室温下不溶于l0%氢氧化钠溶液,但浓度增 加或温度升高时,分子链会因酯键被碱液皂化或水 解而断裂。涤纶纤维受强碱作用时,从纤维外侧同 心地向内芯溶解,但残余部分纤维的强度和染色性 可保持不变。这是“涤纶仿真丝”工艺的基本原理 。
二、普通涤纶纤维的性能
(一)比重:结晶部分比重为1.455,无定形部分比重为 1.355,一般为1.38~1.40,比锦纶和腈纶高。
(二)力学性能
1. 强度和伸长度。涤纶纤维的强度很高,干强4~7cN/dtex,湿 态下强度不下降。主要是因为:
① 在涤纶纤维的大分子之间,能相互镶嵌结合形成结晶度高达60%左右 的结晶区。
2. 由于分散染料以偶氮型为主,当织物上残留有还原 物质时,如浆料、纤维素纤维、分散剂(含亚硫酸 )、羊毛的胱氨酸,会使染料被还原为芳胺化合物 不能上染涤纶纤维。
(三)分散染料的热稳定性
1. 分散染料分子量小,分子链短,含极性基团少,与 维的结合力小,在纤维上的固着是借助外界条件溶 于纤维中。染色织物在高温热处理下,染料易升华 导致褪色或沾染白地或其它颜色,以及高温热处理 备。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第四讲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
一、普通涤纶纤维的结构和染色性能 (一)涤纶的分子结构
聚合度n=130,分子量M=20000
1. 由CH2、酯基、苯环、端羟基组成,除分子两端存在两个端 羟基外,无其它极性基团,故涤纶亲水性极差,为疏水性纤 。常用的亲水性极性染料难以与之结合。只能采用分子量较 ,水溶性很小的非极性染料——分散染料染色。
(四)纤维的形态结构
纤维的粗细、表面的孔隙、表面结构与比表面积都会 纤维的染色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纤维表面的孔隙 越大、越多,越有利于染料的上染。但是,微隙较多, 会对入射光线产生多次反射,且反射的光线不一致,给 人的感觉是颜色浅而萎暗。与圆形截面纤维相比,异形 截面的纤维染色后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纤维若在拉伸 过程中形成了皮芯层,由于皮层分子链取向度较高,结 构较紧密,染料扩散速度慢,会影响染料的上染速率和 上染率。纤维越细,纤维比表面积越大,染料吸附面越 大,上染速度越快,越容易染透芯,但由于光学因素. 表观颜色深度越浅,染色后要达到较粗纤维的表观色深 度,所需的染料用量也越高。
2. 分子中的脂肪族烃链使 涤纶分子具有一定的柔 曲性;
3. 分子中的苯环由于具有 刚性,使涤纶分子链易 于保持线型。并且分子 上无大的侧基和支链, 而苯核和羰基几乎在同 一平面,具有较高的几 何规整性,分子间容易 借范氏力紧密堆砌在一 起形成结晶。
(二)普通涤纶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1. 涤纶纤维的聚集态结构,一般倾向于采用“折叠链 —缨状原纤”结构模型。它是伸直链和折叠链晶体 存的体系。一定张力条件下的热处理有提高折叠链 晶含量和增大微隙尺寸的作用。
•O •NHC2H4OH
•=
•=
•O •NHCH3
•=
•4.1 •O •NH
③ 分子间各作用力的总和可用内聚能或内聚能密度来 量。内聚能△E为1mol物质汽化成气体所需的能量, 可用溶解度参数δ2来表示。当进行载体染色时,需 择溶解度参数与染料、纤维溶解度参数相近的载体 才有利于染料的上染。
溶解度参数(4.184J )1/2/cm3/2
涤纶 10.8
分散大红 GF2R
分散红3
; • Dispersol P印花专用。
2. Foron (瑞士Sandoz )
• Foron S 升华牢度好,匀染性差; • Foron E 升华牢度差,匀染性好; • Foron SE 升华牢度和匀染性介于S和SE之间。
3. 国产分散染料
• 分散 S/H • 分散 SE • 分散 E
三、分散染料染色理论 (一)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染色原理
④ 分散染料在各类合成纤维上的染色饱和值差别极大,一般 在锦纶、腈纶上较低,只能染淡色和中色,在醋纤上饱和 值最高。
涤纶 锦纶66
分散坚牢 地来诺尔
橙G
红2B
4.1
12.0
2.0
4.4
分散紫 2R 0.4
4.9
地来诺尔 牢黄A 7.1
5.0
醋酸纤维
5.1
11.2
8.4
16.0
⑤ 染色饱和值具有可加性,当结构相差较远的染料拼 时混合的染料饱和值接近于拼混染料的染色饱和值 和。但结构相近的染料拼色却出现相反的结果。
1. 溶解的染料分子的上染过程
•胶团中染料
染料晶体
•染料分子
•(溶解状态的单分子) •解 •吸 吸附
2. 染料与纤维的相互作用
① 醋酸纤维、涤纶和锦纶分子钟都含有大量的羰基, 纤和锦纶中还分别存在一定数量的-OH、-NH2,这 些基团都可和染料形成氢键。
② 范氏力是分散染料与纤维结合的主要作用力。醋酸 维由于分子中含有较多的-OOC-CH3,染料主要靠 极力或诱导偶极力。涤纶分子中非极性的碳氢部分 例较大,染料与纤维主要依靠色散力。
0
•100 ℃
•20
•10
•0
0.05
0.1
0.15
•[D]s
① 吸附等温线为斜率为K的一条直线,和一种物质溶解在两 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分配关系相似,服从能斯特(Nern )分配关系。
② 染料对纤维的染色亲和力与染料和纤维的结构和性质相关 ,结构相近的相容性好,亲和力高。
③ 染色温度对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和染色饱和值有较大的影 响。染色温度升高,染色饱和值增高,但是吸附等温线的 斜率却是下降的,即亲和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因为 随温度增加分散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比在纤维上快。
(五)耐光性:耐光性极好,仅次于腈纶。涤纶织 物经过2800h暴晒,强度为原来的30~40%。
(六)电性能及静电现象
涤纶的表面十分光滑,但纤维与纤维或纤维与 金属之间的摩擦系数很大(0.26 ~ 0.58),在 纺织纤维中属较高的。涤纶体积比电阻为 2×1015~1019Ω•cm,电绝缘性高,再加上吸 湿性差,故极易产生静电,影响纺织加工顺利 进行,或造成织疵、染斑。同时,穿着时也会 因摩擦产生的静电使织物易于粘灰、易脏、易 于起球。
(三)热性能及热收缩性
1. 涤纶的玻璃化温度(Tg)为68~81℃,软化温度(Tf)为 230~240℃。熔点(Tm)为255~260℃。结晶始于81℃,在 181℃时结晶速度达到最高点。涤纶纤维的耐热性与热稳定 性均很好。因为涤纶有较高的结晶度与分子结构中存在苯 结构。涤纶在150℃的热空气中加热168h,强度损失很小 在200℃热空气中也不发生分解。因而热定形温度为 220~230℃,熨烫温度宜采用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