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温州外国语学校201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期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们:在动笔之前,老师有礼物要送给你,还是三千万的大礼哦:千万要放松,千万要细心,千万要微笑。

祝你考出理想的成绩!一、书写(5分)1. 字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

请将下面一段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边的方格内。

(2 分)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

但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高尚的白天鹅。

2、书写要规范,清楚,卷面保持清洁。

(3分)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3、请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读过书的睡眠,睡得很香(tián)。

摆脱了世俗纷扰的纠缠,沉浸于书中描(huì)的世界,带着对美好事物的(chōnɡ)憬,酣然入睡。

枕边书本油墨的清香,隐隐地飘入鼻端,梦里也有了书的香气。

4、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3分)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无比的生的意志。

A坚忍B凝重C蓬勃5、(1)深林人不知,。

(2),竹中窥落日。

(3)峨眉山月半轮秋,。

(4),双袖龙钟泪不干。

(5)谁家玉笛暗飞声,。

(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________ , 。

(7)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语意完整的有关“黄河”的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6、名著阅读(5分)(1)“丑小鸭”,一个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源自于丹麦著名童话作家__________笔下的《丑小鸭》;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__________。

(2)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

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

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呵!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8、下列那一项赏析有误()A.一、二句写的是游子向母亲倾诉被掳走的经历,抒发了母子分离几百年,改名换姓,受制于人的辛酸痛苦。

B.“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的灵魂。

”这两句诗,既唱出了被掳走的酸楚,又弘扬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C.这首诗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为事而作”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D.诗人调动了反问、比喻、拟人、反复、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诗的意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9、读完本诗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请联系生活体验或阅读积累,写写随感,不少于100字。

(5分)(二)(9分)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

淡粉色的,色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

母亲生日那天,我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

我和姐姐赶紧去找。

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

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再见!”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

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

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了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

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母亲想了想,洗物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那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姑娘”“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请你帮我个忙好吗?“什么事?”“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

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

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了,人老了,记性真不好。

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它,要是找不到了,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

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今天整60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

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

”女孩长久地看着我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出现一丝微笑:“您一点儿也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40岁。

”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

女孩用餐巾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串吗?”母亲接过来说:“就是它。

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

”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

”我和姐姐叫道。

“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0.“母亲”认为珍珠项链可能是“女孩”拿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1.“女孩”把珍珠项链还给“母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2.“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句中“母亲”可能丢掉“珍珠”指_________;“女孩”可能丢掉的“珍珠”指____________。

(2分)13.请你给这篇文章取一个题目,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四、文言文阅读(23分)(一)绝句(4分)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4.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2分)15.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伤仲永(11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6、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1)固众人(2)卒之为众人17、解释句子(2分)泯然众人矣18、下列对文中词语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B.“忽啼求之”的“啼”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岁方仲永哭声洪亮、顽强好学的情态。

C.“忽啼求之”的“忽”,“即书诗四句”的“即”和“自是指物作书立就”的“立”,这三个字极写出方仲永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利而自得和愚昧无知之态。

19、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20、作者说:“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分)(三)(8分)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21.解释加线字。

(4分)(1)少习骑________。

(2)市鞍马________。

(3)长而益精________。

(4)易男装________。

22.翻译文言句子。

(2分)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23.本文所表达主旨的一句是“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在《木兰诗》中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五、写作(30分)人生无数的瞬间汇成记忆的长河。

一次匆匆的聚会,让人终身难忘;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庞唤起无穷的回忆……请截取时间之流的一个瞬间,让它定格下来,充分展示其永恒的一页,揭示其中蕴含的生活的启示和人生的哲理。

请以《永恒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察细致,条理清楚,文脉贯通,不少于6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