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脑髓.(suǐ)花圃.(pǔ)骊.(lí)歌倜傥..(tìtǎnɡ)B.沮.(jǔ)丧讪.(sàn)笑菜畦.(qí)鸡毛掸.(dǎn )子C.嫉.(jì)妒丑陋.(lòu)蝉蜕.(tuì)弥.漫(mí)D.书塾.(shú)环谒.(yè)瞬.(shùn)息收敛.(jiǎn)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确凿(确实)人声鼎沸(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B.人迹罕至(到)识破机关(这里指秘密的意思。
)C. 闯练(走出家庭,到生活中去锻炼)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D.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荒草萋萋(草茂盛)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4分)①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A.嘲笑B.嘲弄C.玩弄)对象。
②我看看老师,________ (A.请求B.征求C.求取)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③我对他很________(A恭敬B尊敬C敬重),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④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________(A居然B竟然C果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通过回忆童年趣事,表达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对比。
B.“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含义丰富,既指夹竹桃的败落,又暗示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涵义十分丰富。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既是对一位心爱的小姑娘的劝慰,同时也是勉励自己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困难和挫折。
D、《丑小鸭》中的丑小鸭有着美丽善良的心灵,有着自己一份美好而执著的理想,并且能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懈地奋斗。
E.《未选择的路》一诗中作者重点写的是自己选择的“荒草萋萋,十分幽寂”“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路,以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独立人格。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外面正下着大雨,小红没带雨具,浑身湿透了,样子显得很狼狈..。
B、这次他没有能评上“三好学生”,精神有些沮丧..。
C、今天碰到小学时的好朋友王丽,她说星期天来鉴赏..我近期的作文。
D、夜深了,校园里一片寂静..。
6、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7、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2分)示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美好的向往,也有小小的烦恼。
仿写: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1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2卒之为众人,。
9、下列一段话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修改。
(3分)①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交往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
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①句的修改:②句的修改③句的修改:二、阅读理解:(48分)(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3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有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0、本段写景的重点是什么?(用原文中一句话来回答)(2分)11、这段景物描写扣住了景物各自的特点。
描写菜畦、桑葚,突出了它们的,描写皂荚树,石井栏,突出了它们的;描写蟋蟀、油蛉,突出了它们的;描写覆盆子则突出了它的味道。
(3分)12、描写泥墙根一带的趣味叙述了四件事,请概括这四件事,(每件事不超过6个字)(4分)13、哪一句运用了联想手法?(2分)14、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是:(2分)A 百草园的动物五彩缤纷 B百草园的生活丰富多彩C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丰富多彩 D百草园的各个角落美丽如画(二)善良的种子(17分)朱成玉①父亲常驻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来不含糊。
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
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回家。
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
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
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还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大概是买票的时候,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被人瞄上了,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
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小的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人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车上有个女人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这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
她说她家里死了男人,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
她呼天抢地。
车里的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
”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
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
”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
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
那女人也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劲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
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
父亲也自始自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
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
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⑾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5、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3分)父亲是有名的“抠王”→()→“女人”的种子被偷→()→()。
16、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2分)17、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画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结合父亲不同的心境简要说说。
(3分)18、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2分)19、选文第2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2分)20、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
(2分)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21、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3分)(三)《伤仲永》(节选)(18分)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22、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是“_____________”之一。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
“伤”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分)23、解释加点的字。
(4分)(1)未尝.()识书具(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父异.()焉(4)不能称.()前时之闻24、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于舅家见之.25、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仲永/生五年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6、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27、翻译下列句子。
(2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8、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3分)三、写作(30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作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
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子女们在接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用“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