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地下党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地下党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与河南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一九二一年,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产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工人的人数和工人斗争规模发展,使无产阶级队伍成长壮大,这为中国共产党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中左翼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宣传,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当时,焦作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也基本如此。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入侵焦作,成立了福公司,开始在焦作使用先进的机械和技术开矿,修筑道清铁路,掠夺焦作煤炭资源。

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重了焦作人民的苦难,为抵制外资入侵,中国民族资本家和河南地方政府组成中原煤矿公司,后经中英双方多次谈判,共同组成中福公司,分采合销,最高年产量达150多万吨。

资本主义的发展,孕育着工人阶级的诞生和壮大,到“五四”运动时,中福公司和道清铁路在焦作的产业工人已达1 3万人。

焦作广大工人和全国工人阶级一样,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为了争生存、争自由,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懈地进行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

焦作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在焦作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同时,焦作地区的一些有识之士、青年学生也在不断寻求革命真理,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一些进步书刊如《新青年》等传入焦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传播,为党在焦作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5月4日“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声援浪潮由北京波及全国。

原在焦作、暂设开封的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同省会各学校一道,为废止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奋起抗争。

9日,该校学生参加开封学生示威游行。

13日,出席开封十五校联合大会。

汤治中、胡汝奇等轮流演说,“悲中国之耻辱,愤政治之腐败”,“慷慨激昂,声泪俱下”。

随后集体致电北京当局等“沥血陈词”。

31日,不顾军阀赵倜威逼、恐吓,参加开封各学校总罢课,并组织学生分途演讲,奔走呼号,宣传、鼓动群众。

报界谓“爱国之心,百折不回,大有白刃可蹈,国不可不爱之概”。

夏在北京、开封等地就学的焦作和沁阳、孟县、温县、修武、武陟及济源籍学生董希舜、武怀让等,借暑期返乡之机联络学界、工商界爱国团体,宣讲“五四”经过,呼吁科学、民主,宣传抵制日货,进一步扩大了五四运动影响,推动了民众的反帝爱国运动。

秋霍乱流行,势甚猛烈。

月余间,沁阳、修武、武陟等县染病死亡者达数万人。

12月沁阳籍进步青年杨介人等为寻求革命真理赴法国勤工俭学。

后于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冬武陟县木栾店民族资本家鲁连城独资兴办的武陟成兴纱厂建成投产。

设备规模2880枚细纱纱锭,工人为150人。

1928年扩大至6480枚纱锭,工人为400人。

是河南省较大的民族资本纺织企业。

同年英商福公司的主要生产矿井——焦作李封大井建成投产。

这是福公司在焦作的第11个生产矿井。

福公司1898年假豫丰公司之名攫取焦作煤矿开采权并于1902年开办“泽煤盛厂”,1906年至1919年共开采煤炭535 4万吨,年平均获利100余万元,最高达194万元。

1913年,该公司工人总数为8400人,一度为9000人。

是全国7家较大的居垄断地位的外资和中外合资煤矿之一。

同年英商福公司附设电厂新增两台750千瓦发电机组并安装投运。

该电厂发电机组增至11台,总装机容量达3045千瓦,为该电厂最大装机容量。

福公司附设电厂1905年建成,装机容量495千瓦。

初仅供煤矿照明,后扩大到通风排水和机修动力,1919年扩大到矿区主要街道和部分居民照明。

是河南省最早的发电厂之一。

1920年4月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由开封迁回焦作。

5月10日复课。

学校前身为焦作路矿学堂,系1909年3月由英商福公司依照《豫丰公司与福公司议定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出资创办。

1913年12月因福公司毁约停办。

1914年经河南省派员交涉,加之同年8月中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原公司”)成立后愿共同出资,学校得以恢复并改为福中矿务学校。

因校舍被占暂设开封并于1915年6月复课。

1919年春改为福中矿务专门学校。

是中国最早的铁路、采矿高等学府。

5月7日国耻纪念日。

福中矿务专门学校联络附近各学校学生千余人,借焦作振阳舞台(今民生街文明巷)召开“五·七”国耻纪念会。

韩金华、李子良、孙正卿等学生相继登台演讲,追念“五·七深耻奇辱”,痛斥“仇货充斥衢街”,纵谈对日“良策”、“鸿谋”,“痛快淋漓,声泪俱下”。

会后,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焦作高小、东西于村高小等校学生手执白旗整队沿街游行示威,旗书“卧薪尝胆”、“誓雪国耻”等语,观看者无不动容。

12月16日北洋政府与英商福公司在北京签订《清孟支路借款合同》,允以借款方式由福公司修筑清化至孟县铁路。

该路段东起清化镇,经沁阳县城至孟县,全长约60公里,是道(口)清(化)铁路西端的延伸续建工程。

1921年夏完成线路勘测,1925年10月修至陈庄后因款项支绌停顿,实筑13公里。

1926年10月,该路段投入运营。

同年《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在焦作广为流传,宣传科学民主和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文化迅速传播。

同年随着焦作煤炭外运量逐年增加,道清铁路运营收入大幅度上升。

1920年达120万元,较1915年的63万元增长91%;1925年增至220万元,创该铁路年运营收入最高纪录。

道清铁路起自浚县道口镇(后改属滑县),止于河内县(后改沁阳县)清化镇,跨浚、滑、汲、新乡、获嘉、修武、河内等七县,全长154公里。

1902年6月动工,1906年2月竣工。

原系英商福公司为外运焦作煤炭出资修筑,1905年7月由清政府以借款方式赎归国有,但行车管理权仍由福公司把持。

铁路管理局及总机修厂等设在焦作。

1916年全路工人总数为1014人。

1921年夏福中矿务专门学校改为福中矿务大学。

秋,该校预科班学生为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政治民主掀起罢考风潮。

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决定集中领导工人运动。

8月,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公开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即中国工会办事处)成立。

之后,各地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并形成全国性罢工高潮。

焦作煤矿、铁路工人运动进一步活跃并很快得到党的关注。

同年沁阳县柏山村(今属博爱县)村民为维护民权、民生发起反英护窑斗争,反抗英福公司吞并民间煤窑的图谋。

同年英商福公司的最大生产矿井——焦作王封大井出煤。

1923年正式投产。

福公司煤炭开采进入鼎盛时期。

1921年达64.9万吨;1923年上升至69.4万吨,创该公司单独经营年煤炭产量最高纪录。

1922年4月道清铁路焦作机务工人成立工人俱乐部。

这是焦作最早成立的工人组织。

6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派共产党员童昌荣任道清铁路特派员,到焦作指导铁路工人运动。

筹办工人夜校,筹建工人组织,组织工人争取结社、集会、福利、教育等权利。

9月道清铁路机务、行车工人发起成立道清铁路工人俱乐部。

11日,召开工人俱乐部筹备会。

300余名工人参加。

京汉铁路总工会(筹)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表演说。

12日,召开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

通过宣言、章程32条及规约12条。

规定俱乐部完全由工人组成,俱乐部领导机构由工人大会选举产生(6个月为一任期),俱乐部成员不得以俱乐部名义招摇及嫖赌、偷窃等。

14日,召开工人俱乐部第二次大会。

选举姚雨田、宋玉等14人为俱乐部领导成员。

工人俱乐部成立后即开办工人夜校,作为铁路工人学习、活动的场所。

11月道清铁路工人俱乐部为加入全国铁路总工会改为道清铁路工会,姚雨田任会长,宋玉、王宛顺任副会长。

工会除吸收铁路工人外,还吸收煤矿工人200余名。

12月京汉铁路总工会(筹)派共产党员贺道培到焦作领导道清铁路工人运动。

贺道培因工会领导成员不力对工会进行改组。

王惟俭当选为会长,黄业兴、张献书当选为副会长,秦梦虎为秘书。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

道清铁路工会派魏宝鉴、王宛顺、陈毅章、余永和等5名代表前往祝贺。

4日,因大会遭军阀吴佩孚武力阻挠和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举行全路总同盟罢工。

同日晚,道清铁路工会召开工人大会,宣布为声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同情罢工。

罢工工人在贺道培及工会领导下,组成工人纠察团,发布命令,征发车辆,并一度占领路局办公大楼,使道清铁路陷于瘫痪。

工人纠察团团长李佩学及宋玉等还开车赴道口向各站工人进行宣传。

罢工工人提出保证工人政治权利、增加工人工资、改善工人待遇、处罚工人须经工会同意等复工条件,遭道清铁路当局无理拒绝。

2月7日反动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酿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9日,道清铁路当局用2000元大洋贿买焦作驻军,用武力洗劫、封闭铁路工会,逮捕罢工领导人王惟俭、黄业兴、谷云岭、李佩学等,强令工人开车复工。

罢工工人纷纷卧轨,以死抗争,挫败路局复工图谋。

京汉铁路工人忍痛复工后,道清铁路工人仍疏散农村隐蔽。

11日,铁路当局被迫释放王惟俭,工人陆续复工,但路局勾结驻军再次逮捕王惟俭,并开除秦梦虎、黄业兴、谷云岭、李佩学等人。

道清铁路工会被迫停止活动。

道清铁路工人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焦作工人进行的第一次罢工。

罢工虽遭挫折,但坚持“九日之久,后京汉五日才恢复工作,这不能不佩服他们团结的伟大的精神”(罗章龙《京汉工人流血记》)。

2月道清铁路工人秦梦虎、江田(江镇中)经贺道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焦作最早的共产党员。

5月7日国耻纪念日。

福中矿务大学联络育坤、振亚女校,普济、同志、福中、于村小学学生千余人举行纪念游行、集会。

学生手执白旗,高呼“誓死力争,经济绝交”口号,自矿大操场经中原街、东西马市街、盐店街,一路“游街演讲”、散发传单,观看者达万余人。

随后至振阳舞台集会,学生、教职员及来宾竞相登台演说,呼吁“勿忘国耻”,宣传反日救国,要求收回旅顺、大连租借地并废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8月中原公司的重要生产矿井——李河大井一号井建成投产。

12月,二号井建成投产。

1930年8月,三号、四号井又相继建成投产。

中原公司煤炭开采量扶摇直上。

1923年达56.8万吨,1924年猛增至94.9万吨,创该公司单独经营年煤炭产量最高纪录。

中原公司系1914年8月由中州、豫泰、明德三公司合并成立,1915年6月与福公司联合组建福中总公司实行分采合销。

原拥有生产矿井27个,后陆续建李河大井等一批井、窑,是全国较大的民族资本煤矿企业。

1914年该公司工人总数为3000余人。

同年二七惨案后,各地军阀相继下令取消工会、逮捕工会领导人、镇压罢工斗争,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