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革命时期的中国

工业革命时期的中国


群众基础 历史作用 特点意义
没能起到革命推动 作用
标志着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堪称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 主观: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 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 不明确;定都天京后领导者封建特权膨胀; • ②政策、战略上的失误:狂信宗教(上帝教不符合中国 国情;摧毁儒、佛、道,激起强烈反对);偏师北伐, 孤军深入。 •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 拓展2:从太平天国兴起、发展、到失败,其阶级局限 性的体现:53 。90 • 1)经济上看:农民是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 2)政治上看: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 3)思想上看: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用迷信思想 宣传组织群众 • 4)组织上看,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天京变 乱领导集团的内讧说明这一点。
• 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赔款 •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 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规定割占巴尔 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多平方公里。
►5、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通过那些条
•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53.89 • (1)社会性质的变化: • 领土、司法、领海、关税等主权被破坏,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53 .91)社会。 • (2)社会矛盾的变化: •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 (3)革命任务的变化: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反 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 (4)经济结构开始变动: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新的生产 方式产生 • (5)思想领域:出现“向西方学习”新思潮,向西方 学习先进科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总之,体现了工业文明 对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的冲击
• • • • •
• • •
3、革命纲领 53.90 前期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如何评价? 内容: (1)土地方面—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方面—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理想: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 评价: 是天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 结晶。但它的绝对平均主义(绝对平分土地、圣库制度) 的分配方案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无法实现(空想性)。 (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二、经济方面
——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创办; 自然经济的解体; 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包括哪些内容?(约两 行) 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约两行) 3、概括洋务运动概念(时间、兴起者、内容、目的)? (约四行) 4、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军事、民用、教育) (约四 行) 5、洋务运动的特点? (约三行) 6、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约五行) 7、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8、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和时间、产业类型、 地区? (约七行)
阶段特征
一、政治方面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 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 •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 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其 附件呢? • 3、1844年美国、法国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什么条约?内容? •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 二)中国半殖民地的深化—第二次鸦片战争 • 5、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爆发的原因、经过、此次 签订了哪些条约?内容是什么? • 6、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俄国通过那些条约侵占中国北 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 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53 .90 • 原因、经过、清政府又签订了哪些条约?内容是什么? • 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 • 2.经过:1856年 •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条约 内容 课本修1.20 21 • 1858年俄、美、英、法分别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外国公 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 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 法两国军费。
19世纪 80年代
6、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1)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内河航行权、 内地经商、游历、传教和关税主权),中国 的大门基本上被打开,西方势力伸入内地。 中 • 2)清朝在战败刺激下,“变局论”开始流行,国 清政府开始了洋务运动。(设立“总理各国 近 事物衙门”、总税务司、同 文馆、军工企业 代 化 等实质是对工业文明冲击的被动应对。 ) 开 • 3)自然经济加速瓦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始
约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必修1.21 时间 1858年 1860年 1864年 不平等条约 名称 中俄《瑷珲 条约》 中俄《北京 条约》 《中俄勘分 西北界约记》 中俄《改订 条约》以及 五个议定书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 积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 六十多万平 江以北 方公里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 约四十万平 库页岛在内 方公里 巴尔客什湖以东以 四十四万多 南 平方公里 在新疆地区 七万多平0年代
• 政治: • 1、列强发动两次侵华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 2、中国人民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 经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 1、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纳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 • 2、近代化进程的开始 • ①洋务运动进行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 思想: • 出现了“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等向西方 学习的新思潮。
• 3、洋务运动的特点? • ①围绕军事即“强兵”为核心 ②没有统一的规划,主要由地方督抚兴办。 ③仅停留在对技术器物的学习层面,是对西方强盛的初 步认识和简单的模仿 • 4、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 • • • •
消极 没有达到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积极 (1)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 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是中国经济近代 化的开端; (2)客观上诱导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 封建自然经济; (3)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只引进技术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2)其他原因
•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 • 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外资企业在中国创办;洋 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 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 1。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 2.表现:1)家庭“耕”与“织”的分离 • (2)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 3、区域范围:东南沿海 侵略的加深 内地扩展 • 4.影响:打断了中国经济的独立进程,使中国遭到 沉重掠夺;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为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
• 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 •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爆发的原因、经过? • 原因: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企图打开 中国市场; • ②企图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 ③清政府的禁烟行动和闭关政策. • ④导火线—虎门销烟1839 • 经过:1840:封锁珠江口,达到天津白河口;1841:英占领香港 岛、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性质: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意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南京下关求 和。 • 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 封建制度的腐朽;武器装备和技术落后;战术思想落后
后期纲领---《资政新篇》
• • • • • • • 1)1859 洪仁玕 2)目的: 改革内政,振兴太平天国 3)内容: 向西方学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交往。 4)意义: A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 • B但是没有反映农民的对土地的要求。 • C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物质基础,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下, 《资政新篇》未能实行。 • (革命性、进步性、局限性)
• 5、太平天国的意义? • ①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 幕 • ②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提 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 拓展3: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 1)时代新---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 •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 》 •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 4)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 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 6)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
起 步
三)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1、背景: 1)原因:封建主义剥削压迫、清政府腐败统治加 上列强侵华掠夺刺激下,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2)条件:洪秀全等创立拜上帝教,宣传发动群众
拓展: 洪秀全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 把西方基督教中的平等主张、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 均主义结合起来
• 2、天国兴衰史: • 1)兴起:1851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1853定都天京 • 2)发展:1853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进行北伐、西征、东征;1856年东征胜利标志太平天国 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 3)转折: 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而衰(内耗)。 • 4)防御走向失败:重建领导核心,组织防御战、1859 颁布《资政新篇》、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标志太平天国 运动失败 • 9、《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如何评价? • 1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 11、太平天国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