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
【摘要】本实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由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组成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

在这两种组分组成的混合物中,彼此都不影响另一种物质的光吸收性质,根据相互间光谱的重叠的程度采用相对的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维生素C;维生素E;浓度
1、引言
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α-生育酚)在食品中能起抗氧化剂作用,即它们在一定时间内防止油脂变性。

两者结合在一起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更佳,因为它们在抗氧化性能方面是“协同的”。

因此,它们作为一种有用的组合试剂用于各种食品中。

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维生素E是酯溶性的,它们都能溶于无水乙醇,因此能在同一溶液中,能够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双组分相同的原理,在紫外光区测定它们。

2、实验原理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很容易定量测定在此光谱区内有吸收的单一成分。

由两种组分组成的混合物中,若彼此都不影响另一种物质的光吸收性质,可根据相互间光谱重叠的程度,采用相对的方法来进行定量测定。

例如,当两组分吸收峰部分重叠时,选择适当的波长,仍可按测定单一组分的方法处理;但当两组分吸收峰大部分重叠时,则宜采用解联立方程组或双波长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混合组分中在λ1处的吸收等于组分A 和组分B 分别在λ1处的吸
光度之和A λ1
A+B ,即: A λ1A+B
=κλ1A bc A +κλ1B bc B
同理,混合组分在λ2处吸光度之和A λ2A+B 应为: A λ2
A+B
=κλ2A bc A +κλ2B bc B 若先用A 、B 组分的标样,分别测的A 、B 两组分在λ1和λ2处的摩尔吸收系数κλ1A 、κλ2A 、κλ1B 、κλ2B ;当测的未知试样在λ1和λ
1处的吸光度A λ1A+B 和A λ2
A+B 后,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A λ1
A+B
=κλ1A bc A +κλ1B bc B A λ2
A+B
=κλ2A bc A +κλ2B bc B 即可求得A 、B 两组分各自的浓度c A 和c B 。

c A =(A λ1A+B
·κλ2B −
A λ2A+
B ·κλ1B )/(κλ1A ·κλ2B −κλ2A ·κλ1B ) c B =(A λ1
A+B
−κλ1A ·c A )/κλ1B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λ1和λ2宜分别选择在A 、
B 两组分最大吸收峰处或其附近。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 和维生素E 含量
3.1、仪器试剂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天津港东UV-4501S ),石英吸收
池一对
试剂:维生素C (抗坏血酸),维生素E(α-生育酚),无水乙醇
3.2、实验步骤
3.2.1、 检查仪器
开机预热20min ,并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

3.2.2、配制系列标准溶液
(1)配制维生素C系列标准溶液:称取0.0132g维生素C,溶于无水乙醇中,定量转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浓度为7.50×10−5mol/L。

分别吸取上述溶液4.00 mL,6.00 mL,8.00 mL,10.00 mL于4只洁净干燥的5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标线,摇匀。

(2)配制维生素E系列标准溶液:称取维生素E0.0488g,溶于无水乙醇中,定量转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浓度为1.13×10−4mol/L. 分别吸取上述溶液4.00 mL,6.00 mL,8.00 mL,10.00 mL于4只洁净干燥的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标线,摇匀。

3.2.3、绘制吸收光谱曲线
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220~320 nm范围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吸收光谱曲线,确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Vc 和λmax Ve,分别作为λ1和λ2。

3.2.4、绘制标准曲线
(1)维生素C标准曲线: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分别在波长λ1和λ2处测定5个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

(2)维生素E标准曲线: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分别在波长λ1和λ2处测定5个维生素E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

3.2.5.、未知液的测定
取未知液5.00 mL于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至标线,摇
匀.在波长λ1和λ2处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结束工作
(1)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取出吸收池,清洗晾干后入盒保存。

(2)清理工作台,罩上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4、实验数据处理
4.1、λ1、λ2测定
红色曲线——维生素C 光度吸收曲线
黑色曲线——维生素E 光度吸收曲线
由仪器作图分析直接可得λ1=273.1nm ,λ2=291.9nm 。

4.2、Vc 与Ve 在λ1、λ2处的光度吸收图
4.3、Vc 与Ve 的标准曲线图
Vc 在λ1处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480x+0.04991, κλ1Vc
=1480.
Vc 在λ2处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70x+0.03824,κλ2Vc =370. Ve 在λ1处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75.22124x+0.0556,κλ1Ve
=575.22124.
Ve 在λ2处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834.070x+0.04076, κλ2Ve =1834.070. 4.4、Vc 、Ve 的浓度
A λ1A+
B =0。

068 A λ2
A+B =0。

0724 κλ1Vc =1480 κλ2Vc =370 κλ1Ve =575.22124 κλ2Ve
=1834.070 代入下式有
c A =(A λ1A+B
·κλ2B −A λ2A+B ·κλ1B )/(κλ1A ·κλ2B −κλ2A ·κλ1B
) c A =3.32×10−5mol/L
代入下式有
c B =
(A λ1A+B −κλ1A ·c A )/κλ1B c B =3.28×10−5mol/L
5、结果分析与讨论 在本实验中,要用石英比色皿而不能用玻璃比色皿,这是因为一般紫外光区用石英比色皿,可见光区用玻璃比色皿。

石英比色皿可用在全波段,玻璃比色皿只能用于340nm 以上波长,因为玻璃不透紫外光。

本实验中所用的参比溶液为乙醇,参比溶液又叫空白溶液,测量时用作比较的、不含被测物质但其基体尽可能与试样溶液相似的溶液,主要是用作空白调零,即直接从仪器上减去空白试验产生的干扰值。

因此本实验中根据维生素C 、E 的溶解性质,需要用乙醇作为本次实验的参比溶液而不是水。

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参数是吸光度A ,该值与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比值有关,入射光增大,透射光也增大,增大检测器的放大倍数,也影响入射光和透射光的检测,而且除待测物之外,其它物质也可能对入射光产生吸收,因此限制了灵敏度。

对于低浓度的待测液该方法的可信度也较低,假如一种待测物质含量很低的样品用紫外可见法分析,如果透过率为T =99/100,则吸光度A =log100/99=0.004,这个吸光值很低,几乎与噪声相近,可信度下降,几乎无法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