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1. 填空题
(1) 电气互锁规律:为了使两接触器不能同时工作,只需将两接触器的 常闭 触点互
相 串入 对方的 线圈 电路中即可。
(2) 异步电动机有三种降压起动方法,分别是:Y-Δ降压起动控制、自耦降压起动控制、
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控制。
(3) 控制柜 、 操作台 和 生产现场 相互之间的连接线越 少 越好;同一电器的不
同触点在线路中应尽可能具有 更多 的公共接线。
(4) 在控制电路中,应尽量将所有电气的 联锁触点 接在线圈的左端,线圈的右端直接
接 电源 。
(5) 电气线路设计时,选用的电器元件要 可靠 、 牢固 、动作时间少、抗干扰性能好。
(6) 在频繁操作的可逆线路中,正反向接触器之间不但要有 电气联锁 ,而且还要有 机
械联锁 。
(7) 控制电路在正常工作或事故情况下,发生意外接通的电路叫 寄生电路 。
(8)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 短路 、 过流 、 过载 、 过压 、 失压 、
弱磁 、 超速 、 极限 等。
(9) 常用的短路保护元件有 熔断器 和 断路器 。
(10) 电气控制线路通常有两种设计方法: 经验设计法 和 逻辑设计法 。
2. 简答题
(1) 什么是点动?什么是自锁?电路中为什么要设计自锁环节?
答:点动是电动机控制方式中的一种,其控制电路如图6-1所示,由于在这一控制回路
中没有自保,也没有并接其它的自动装置,只是按下控制回路的启动按扭,主回路才通电;
松开启动按扭,主回路就没电了。实现了一点就动,松手就停的控制过程。
自锁在直接起停控制电路中的运用如图6-2所示,在启动按钮下方并联一个交流接触器
的常开辅助触点,以保证按下起动按纽后,接触器吸合,电路接通,松开起动按纽后电路仍
接通,电机持续运转,这种作用称为自锁,直到按下停止按纽才能使电机停车。
自锁是一种在异常情况下保护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措施,加入自锁,在松开控制按钮后电
动机还能运转。
(2) 什么是联锁?为什么要设计联锁环节?
答:生产机械或自动生产线由许多运动部件组成,不同运动部件之间有联系又互相制约。
这种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控制称为联锁。
在电路中设计联锁环节,使在控制线路中一条支路通电时保证另一条支路断电,确保按
照生产机械加工的工艺和工作过程顺序运行。
(3) 某设备所用电动机,额定功率为15kW,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电流为11A,起动
电流是额定电流的6.5倍,现用按钮进行起停控制,要求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试选用控
制所需的合适的电器:接触器、按钮、熔断器、热继电器。
答:由题可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11A,下面根据额定电流来选择各器件的型号。
1)接触器KM型号的选择:
显然应选交流接触器;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V,故KM主触头额定电压选为AC380V;
电动机额定电流为11A,起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6.5倍,故接触器额定电流等级选择100A。
故可以选择型号为CJ10-100的交流接触器。
2)按钮SB型号的选择:
?
3)熔断器FU1的选择:
电动机功率为15KW,容量不大,故可选用RL系列熔断器,用于过载及短路保护;考
虑到本题中单台电动机长期工作,根据I(1.5~2.5)IrNN计算出熔体额定电流应大于
17~28A,而由于起动电流的存在,故熔体额定电流IrN取30A;
综上分析:选择型号为RL1-60的熔断器,其熔断器额定电流为60A,可满足要求。
4) 熔断器FU2的选择:
?
5) 热继电器FR的选择
本题中,电动机长期工作,一般可选用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选
择20A,可忽略起动瞬时电流IN的影响,其热元件额定电流选择7.2A即可。故可选择型号
为JR26-20/3D的热继电器。
(4) 在电气控制线路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哪些?各种保护的作用是什么?常用什么电
器来实现相应的保护要求?
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保护环节有短路、过流、过载、过压、失压、弱磁、超
速、极限等。
1)短路保护:一旦发生短路故障时,控制电路能迅速切断电源。常用的短路保护元件
有熔断器和断路器。
2)过流保护: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引起电动机产生很大的
电流,从而造成电动机或生产机械设备的损坏。为保护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在这种情况下,
设置过电流保护。常用的过流保护元件是电流继电器。
3)过载保护:电动机长期超载运行,其绕组的温升将超过允许值而损坏,需设过载保
护环节。这种保护多采用热继电器作为保护元件,同时装有熔断器或过流继电器配合使用。
4)失压保护:防止电压恢复时电动机自行起动的保护称为失压保护。失压保护一般通
过并联在起动按钮上的接触器的常开触头来实现。
5)极限保护:某些直线运动的生产机械常设极限保护,是由行程开关的常闭触头来实
现的。
(5)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满足机电设备需求原则、简单实用经济原则、可靠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使用方便
原则。
(6)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方法有几种?常用什么方法?
答:电气控制线路通常有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是经验设计法和逻辑设计法。
(7) 电气图中,SB、SA、SQ、FU、KM、KA、KT分别是什么电器元件的文字符号?
答:SB-按钮、SA-转换开关、SQ-行程开关、FU-熔断器、KM-接触器、KA-中间继电
器、KT-时间继电器。
(8) 设计一个具有点动和连续运转功能的混合控制电路。
答:1)分析题意
题目要求实现点动和连续运转的混合控制,可以采用1KM、2KM两个接触器来分别实
现点动控制和连续运转控制。
2)主电路设计
根据分析,采用1KM、2KM两个接触器来分别实现电动机的点动控制和连续运转控制。
根据电气控制线路设计的安全性原则,主电路中还需要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因此采用
FU1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器件,FR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器件,再加上刀开关QS设计出如
图6-34左半部分所示的主电路。
3)基本控制电路设计
要实现点动控制,可以参照图6-1所示的点动控制线路;要实现连续运转,很显然这是
带自锁环节的直接起停控制线路可以实现的,可以参照图6-1的控制线路。
按照以上步骤设计出来的原理图如下图6-34所示,其工作原理是:
按下SB1,由于KM2为常闭触点,所以KM1得电,KM1常开触点吸合,电机与三相
电源接通运转,松开SB1,KM1失电,吸合的触点断开,电机M与三相电源脱离,M运转
停止。
按下SB2,KM2得电,其常开触点吸合,并自锁,松开SB2,电机M仍与三相电源保
持连接,电机连续转动,而KM2的常闭触点断开,切断了电动控制回路,这时就算按下SB1
也不起作用。
QS
1
FU
1
KM
1
M
3~
2
KM
FR
1L3L2
L
2
FU
1
KM
1
SB
FR
2
KM
2
KM
2
KM
SB
2
SB
图6-34 具有点动和连续运转功能的混合控制电路
(9) 要求某机床液压泵电动机M1和主电动机M2的运行情况如下:必须先起动M1,然
后才能起动M2;M2可以单独停转;M1停转后,M2也应自动停转。试用经验设计法画出主
电路和控制电路。
答:
QS
1
FU
1
KM
1
M
3~2KM1FR2M3~
2
FR
1
KM
3
SB
1
SB
1
FR
1
KM
2
KM
2
KM
2
SB
2
FR
1L2
L
3
L
4
SB
1
KM
2
FU
图6-35 第9题控制电路图
(10) 设计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卧室照明控制线路。卧室进门处安装有一个开关SB1,室
内床头有开关SB2,晚上进入卧室时,按下SB1,灯EL亮,上床后按下SB2,等EL灭。以
后再按下SB1、SB2中的任何一个灯EL都亮。试用逻辑设计法设计该控制线路。
答:1)确定逻辑变量:
输入逻辑变量:SB1 、SB2;输出逻辑变量:EL。
2)列出控制元件和执行元件的动作状态表,以满足控制要求;通电状态的真值表如表
6-7所示。
表6-7 第10题通电状态表
SB1 SB2 EL
0 0 0
0 1 1
1 0 1
1 1 0
3)写出执行元件的表达式:
1212
EL=SBSB+SBSB
4)绘制控制电路。根据逻辑函数关系式,可绘制如图6-36所示的电气控制线路:
1
SB
2
SB
2
SB
1
SB
图6-36 第10题控制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