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世界近现代史》论文
政法学院11历史姓名:车玲学号:2011502093 成绩
评语:
写作要求:
1、完成一篇与《世界中世纪史》封建主义相关内容的论文,选题大小适当,难易度适中,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内,能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25分)
2、条理清晰,逻辑结构合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使用规范性学术语言. (40分)
3、鼓励创新性观点,但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20分)
4、要求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摘要、关键词分别置于作业题目的下方,内容摘要是对文章重要内容的一个简单介绍,以200-300字为宜,关键词一般不要超过5个。
参考文献(每篇至少要有3个)(15分)
5、谨守学术规范,尊重学者的劳动成果,引文须明确注明出处。
(违者不予评定成绩)
6、A4纸张打印,并交电子稿。
浅析奥利弗·克伦威尔
摘要: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曾推翻英皇,并转英国为共和制联邦,出任英格兰、苏格兰与爱尔兰护国公。
在他的领导下,英国最终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护国公开始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也因此他成了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
关键词:克伦威尔、17世纪英国革命、影响及评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其意义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奥利弗•克伦威尔是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因其在革命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后世所研究和评价。
在我们初高中教科书里都曾设课时讲授这场革命,讲授克伦威尔,并将其定义为一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然而,纵观历史上对其有着千差万别的评价。
历史中的典型评价
颂扬克伦威尔的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一样,是古往今来,是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
责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他之所以成为国家元首,完全是通过他对自由事业的背叛和他对那些曾与他共同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过的卓越的爱国者们的卑鄙的欺骗和无情的背弃。
有人在讲到这样两方面极端的评论时曾说:没有哪一个人像他这样被人说得更好或被人说得更坏了。
也有很多人把克伦威尔说成是好坏参半的人物。
休谟说他在许多方面是一个优秀的人物,甚至是一个卓越的天才。
然而他却是靠了欺骗和暴行才使他成为国家第一把手的。
拿克拉兰敦典型的话来说:克伦威尔是一个勇敢的坏人。
因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咒骂、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些引起若干人长期怀念的美德。
简介
克伦威尔1599年出身于英国的一个农业小镇亨廷登郡,他的父亲是小镇上的一个中等乡绅一个没落的新贵族家庭。
青年时期就学于剑桥一个著名清教学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
克伦威尔的整个家庭环境完全是清教徒式的,他从小就受到清教徒的熏陶。
亨廷登小学也同样充满了严肃的清教徒气氛,这一切在克伦威尔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16年17岁的奥利弗·克伦威尔进入剑桥大学。
可是由于克伦威尔的父亲故去,中断了他在大学里的学习。
1617年夏天,18岁的克伦威尔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母亲料理农庄,1620年8月克伦威尔同伦敦一个商人的女儿结了婚,开始全力以赴经营农业。
当时英国正处于詹姆一世昏庸统治时期,王权和议会间的裂痕逐渐加大。
1621年第三届会议上因下议院反对詹姆斯同西班牙结亲,遭到詹姆斯更加嫉恨,宣布禁止议会议论内外政策。
这时由于国王女婿普法尔茨选候弗里德里希在“30年战争”中失败,处境艰难,詹姆斯强制借款干预战争,但却一败再败,迫不得已再开议会。
然而一切已经来不及
了,1625年查理当了国王。
但查理的欺骗与伪善破坏了人们对他的信任。
仅仅4年过后,国王与议会彻底决裂了。
由于在对西班牙战争的态度上国王与议会发生严重的分歧,议会被解散。
1626年,由于急需资金迫使查理国王重新召集议会,加之宠臣斯特拉福伯爵的对外政策接连失败,国内气氛越来越紧张。
国内形势的变化也使克伦威尔在不断探索自己的生活立场,考虑自己的使命。
当国王命令在亨廷顿选举两名代表出席他的第三届议会时,克伦威尔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议员,从此他的道路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
1628年被选入议会。
30年代迁居剑桥郡。
曾帮助当地农民反对贵族地主排干沼泽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因而在东部各郡中颇孚众望。
1640年作为剑桥郡的代表先后被选入“短期议会”和“长期议会”。
在长期议会中,与坚决反对王党的议员站在一起。
参加制定《大抗议书》等文件。
1642年,英国内战开始,他站在国会革命阵营方面,以自己组织的“铁骑军”屡建战功。
1645年,国会授权克伦威尔改组军队,他以铁骑军为基础组成“新模范军”。
他指挥这支军队,战胜了王党的军队。
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
他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
1653年,他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但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克伦威尔始终未能稳定局势。
1658年病死。
执政开始
克伦威尔开始执政时,1640年组成的议会所保留的成员都属于一个数目不多、无代表性、过于激进的少数派,即所谓的残余议会。
起初克伦威尔想要通过谈判来进行新的选举,但是在1653年时当谈判破裂时,他就用武力解散了残余议会。
从那时起直到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为止,曾先后成立和解散了三个不同的议会;采用了两部不同的宪法,但都未能发挥作用。
在此整个期间,克伦威尔靠军队的支持来维系统治,实际上他是一个军事独裁者。
但是他多次试图建立民主政体和坚持拒绝别人给他加冕,其目的是表明他不想实行独裁统治,他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支持者们创建不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政体。
从1653年到1658年,克伦威尔使用护国主的头衔统治着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
在这五年期间,他在不列颠建成了大体完好的政体和井然有序的行政机构。
他改善了粗暴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
他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允许犹太人再来英格兰定居,在那里实行他们自己的宗教(他们在三个多世纪以前被国王爱德华一世驱逐出境)。
克伦威尔推行的外交政策也是成功的。
他于1658年因患疟疾在伦敦去世。
影响
他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英国内战中打败了保皇党军队。
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在英国内战中扭转战局,取得胜利。
这一胜利的结果是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和加强。
因此可以说是英国的确立和加强。
既然在克伦威尔初露锋芒之前的战争的初期,议会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败,也许要是没有他,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
使民主制在英国得到了确立和巩固。
这种结果不能被视为任何事件中都能产生的。
在17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正在朝着君权更加神圣的方向发展;而民主制在英国的胜利,却打乱了这一进程,在随后的时间里,英国民主制的榜样对法国启蒙运动、法国革命和最终在西欧建立民主制都是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英国在世界上所占领土很小,但是民主制却从英国涌向世界的其他某些范围不小的地区。
他为1688年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评价
克伦威尔的时代过去了,但这个时代以他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成为其光耀史册的伟大功绩。
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突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不存有两重性的问题。
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
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
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我们没生活在那个时代,但是评价一个人物是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的,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克伦威尔对英国内战的胜利,推翻王朝有着巨大贡献,但是在后期共和国建立后实行的军事独裁中人们是否定的,对于这个我们不能绝对的说他使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还是形势时代所迫。
在丘吉尔所写的《英国民族的历史》中告诫人们,在克伦威尔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在克伦威尔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政治罪行而被处死,也没有发生过不经审判而长期监禁人的事。
如果把克伦威尔与现代的独裁暴君机械地相对比,则不仅歪曲了克伦威尔,也冲淡了暴君血腥残忍的面目。
我们在评价克伦威尔的时候,应该把他放到所生活的时代环境中,从本质上去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参考文献
《1640年英国革命史》基佐
《研究克伦威尔的史书评述》王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