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抗肿瘤药物
天然药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天然药物抗肿瘤活性成分 1.1 多糖类
– 糖的化学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多糖 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苷键连接在一起的多聚 物,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 –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细胞 壁中,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是它能控 制细胞增殖分化,调节细胞生长与衰老,某些 中药多糖不仅能抑制肿瘤生长,而且还能诱导 其向成熟方向分化。
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
作用: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生 殖细胞肿瘤、小细胞肺癌、尤文肉瘤、肾 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乳腺癌、慢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消化道癌、黑色素瘤及 多发性骨髓瘤等。 用法用量:成人剂量1~2mg(或1.4mg/m2) 最大不大于2mg,年龄大于65岁者,最大每 次1mg。儿童75μg/kg或2.0mg/m2, 每周1 次静脉注射或冲入。联合化疗是连用2周为 一周期。
2、活血化瘀类药
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减低血小板凝集,可 以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种植、 从而减少转移;能影响微循环,增加血管通 透性,以改善实体瘤局部的缺氧状态,提高 治疗敏感性,这样有利抗药物,免疫淋巴细 胞及其细胞毒素到达肿瘤部位,药理抗癌作 用。有些药物能提高机体、补体水平,增强 机体免疫力,抑制纤维母细胞亢进的胶原合 成作用,减少粗糙型纤维母细胞生成,因此 可以预防或减少治疗引起的组织纤维化。
蟾酥注射液
作为抗肿瘤、抗放射辅助用药,有改善全身 状况,恢复细胞免疫功能,提升白血球等作 用,对白血病、食管癌、胃癌、肺癌、乳腺 癌、肠癌有显著疗效。 [用法与用量]:肌肉注射:一次2-4ml,一日 2次。静脉滴注:一次10-20ml,用5%葡萄糖 注射液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次。抗 肿瘤、抗放射,30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紫杉醇小历史
195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全球植物提取抗癌物质。 1971年在红豆杉中发现紫杉醇,发现抗癌机理独特。
1992年美国政府将专利转让给施贵宝,紫杉醇面世。
1994年紫杉醇创世界抗癌药物全球销量冠军。 2000年紫杉醇销量创百亿(后受原料供应未有进一步上
升)
2002年中央发文严禁砍伐野生红豆杉,鼓励人工种植。 2004年施贵宝专利到期,全球更多药厂介入紫杉醇生产。
常用的抗肿瘤天然药物
蟾皮、天葵子、凤尾草、半边莲、猪殃殃、 天胡荽、平地木等可辅助治疗肝癌; 白花蛇草(龙舍草)、半枝莲(并头草)、 鱼腥草、山海螺、白英(白毛藤)等对辅助 治疗肺癌有一定疗效; 牛黄、青黛、野菊花等可辅助治疗胰腺癌;
天南星、莪术、半夏可辅助治疗宫颈癌等
天然药物抗肿瘤的临床应用
喜树碱、羟基喜树碱 长春花碱、长春新碱 紫杉醇 苦参碱 鸦胆子乳剂 蟾酥注射液
紫杉醇注射液
作用:卵巢癌和乳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 一线和二线治疗。对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 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为了预防发生过敏反应,在紫杉醇治 疗前12小时和6小时均分别口服地塞米松20mg,治 疗前30~60分钟肌注或口服苯海拉明50mg,静注 西咪替丁300mg或雷尼替丁50mg。单药剂量为 135~200mg/m2,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支持下,剂量可达250mg/m2。将紫杉醇用生理盐 水、5%葡萄糖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成0.3~ 1.2mg/ml溶液,静滴3小时。联合用药剂量为 135~175mg/m2,3~4周重复。
常用抗肿瘤天然药物临床药理学
现将治疗恶性肿瘤中常用的天然药物 根据祖国医学中医药理论用中药药理的 研究方法归纳为六大类: 1、清热解毒类药 2、活血化瘀类药 3、化痰散结类药 4、利水化湿类药 5、扶正固本类药 6、外用抗癌类药
1、清热解毒类
清热解毒属中医祛邪治疗法则 之一,多用抗恶性肿瘤热证、实证。 这类药物的较广的抗菌谱,能抑制 病毒,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对一些实验动物肿瘤有一定抑制作 用;对癌细胞与白细胞也有杀伤活 性,因而具有消炎、杀菌、抑癌、 排毒和退热等作用。
6 、外用抗癌类药
外用抗癌药在癌瘤表面直接上药 或在瘤体及基底部作浸润性注射,使 瘤体腐蚀脱结,例如砒石的砷为原生 质毒,能使活体细胞崩解死亡。本类 药物全部有毒。此类药物如信石、雄 黄、马钱子、蓖麻子、鸦胆子等
常用的抗肿瘤天然药物
通过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研究,目前认为有 一定辅助治疗肿瘤作用的单味中草药达数百 种以上: 斑蝥、蜈蚣、壁虎、全蝎、水蛭、地鳖虫、 夏枯草、铁树叶、蛇莓、米仁、七叶一枝花、 龙葵、海带、海藻、昆布、蜘蛛、蛇蜕、蜂 房、穿山甲、麝香、鳖甲、虎杖、八月扎、 冰宵花、丹参、瓜蒌、野百合等可用于辅助 治疗各种肿瘤; 喜树、水梅根、藤梨根、水红凌等可辅助治 疗胃癌; 猫眼草(小狼毒)、板蓝根、黄药子、急性 子、鬼针草等可用于辅助治疗食管癌;
关于癌症
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癌细胞的特点是 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 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 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 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 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与之相对的 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 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 用,但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 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 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活血化瘀类药
本类药物包括蜈蚣、蜂房、斑蝥、莪 术、三棱、威灵仙等十余种药物,常适用 于多种肿瘤,尤以消化系统肿瘤、子宫颈 癌、白血病等常用,这些肿瘤多有肿块及 其它血瘀症候,可单用或加入辩证施治方 药,常配伍理气药,亦可与清热解毒药合 用。
3、化痰散结类药
中医的“痰”、“结”的概念较广,所 谓“痰”不单指呼吸道分泌的痰液,所谓 “结”亦非单指淋巴结核或淋巴结炎,而 且还指颈部、腋窝、腹股沟及皮下的一些 肿块,包括这些部位的一些肿瘤或转移瘤 块。本类药物包括半夏、瓜蒌、黄药子、 天南星等十余种。它们具有祛痰液、消散 结核及痞块等作用,临床使用时,可根据 病情配伍活血化痰药,清热解毒药,扶正 补益药合用,亦可与化学药物、发射治疗、 外科手术等配合使用,以便增强疗效。
癌症危险
癌症死亡率列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
食道癌、直肠癌。北京市女性癌症死亡率列前
五位是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道癌。
地域不同,癌症发病率亦不同,如广东鼻咽癌
多,河南省林县食道癌多,每18秒钟就有一个 人被诊断为癌症。 每分钟就有2.5个中国人死于癌症。
癌症的诱因
化学致癌物 职业性致癌物 电离辐射 遗传因素 紫外线 压力是患癌重要诱因 不良饮食习惯 生活环境
1、清热解毒类
本类药物较多,包括屯梨根、山 豆根、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 喜树、紫草、半枝莲等20余种。临 床应用教广泛,在主治上亦各有区 别、如喜树、白花蛇舌草等常用抗 消化系统肿瘤,三尖杉、青黛、长 春花等常用抗白血病。它们中不少 药物已分离出有效的抗癌活性成分, 如喜树碱、多糖,三尖杉酯碱、靛 玉红、长春花碱等。
4、利水化湿类药物
在利水化湿药类中有些物质,已发现
对癌性胸水、癌性腹水及膀胱癌的治疗有 效,在体外实验对肿瘤细胞也有抑制作用。 因此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这类药也较常 用。
5、扶正固本类药
本类药物能补益滋养,用治人体的各 种虚证,具体地说,能改善血象和细胞免 疫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调 正机体免疫状态,增强对外界恶性刺激的 抵抗力;加强激素调节功能,促进垂体- 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环腺苷酸的相对值 而抑制癌细胞生长,并有利于保护骨髓, 增强放疗和化疗的效果,控制复发,达到 抗癌、抑癌的作用。
鸦胆子乳剂
作用:用于肺癌、肺癌脑转移及消化道肿瘤,特别 是对肺癌脑转移有较好疗效,对维持人体正常代 谢功能的骨髓亦有保护作用,能升高白细胞(如白 细胞300/nm以下者仍可使用本品)。 用法与用量 注射液:一次10-30ml,一日一次,加生理盐 水250-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稀释后立即使 用。 口服液:一日2-3 次,每次20ml,每一疗程 为一个月,两疗程间不必停药,可连续服用。
5月14日 据法新社消息, 美国影星安吉丽娜· 茱莉14 日透露,她已经接受了预 防性双乳切除术,以降低 其患癌的风险。据报道, 安吉丽娜· 茱莉在《纽约时 报》上刊文“我的医疗选 择”,她表示,选择进行 这一手术是因为她有基因 缺陷,患乳腺癌和卵巢癌 的风险较普通人高。
癌症的定义
癌症(Cancer),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 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 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 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
癌症的预防
1.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
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 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 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 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3.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 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 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 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 症。
癌症的预防
4.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 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 一些绿色有机食品(别是绿色蔬菜类), 特要防止病从口入。
5. 每年主动做一次
防癌检查,每个 人体内都有癌的 基因细胞,但是 不一定每个人都 会得癌症。
常用抗肿瘤天然药物临床药理学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 种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还不 清楚,具有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现代 医学的发展,天然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 逐步得到了认可。近几年天然药物在抗 肿瘤发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国内外对 天然药物抗肿瘤有效成分、抗肿瘤的作 用机制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在中医理论 指导下,开展了对辨证论治的实验探索。
天然药物抗肿瘤活成分研究进展
1.2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其数量之多位于天然酚性化合物之 首。 黄酮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癌、抑 制脂肪酶方面有显著效果, 对心血管 疾病的治疗也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