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章节题库(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章节题库(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圣才出品】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章节题库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传播一、名词解释1.《每周评论》[复旦大学2009~2010年研]答:《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创办的小型4开政治报纸,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次年8月被北洋政府查禁。

《每周评论》不仅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而且在报纸类型上也是一种机关报。

它与《新青年》相互配合补充,“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

《每周评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团结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仅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鲜明色彩,而且显示出社会主义倾向。

但后因陈独秀被捕和李大钊出走,在胡适主持下,改变了革命的政治方向,转而大肆宣扬实用主义。

2.陈独秀答: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

1903年,陈独秀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与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陈独秀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广大青年推崇他是“思想界的明星”。

3.《敬告青年》答:《敬告青年》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一篇带有发刊词性质的文章。

该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青年读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4.李大钊答: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

李大钊积极参与《新青年》的编撰工作,还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

李大钊最早、最热情地歌颂俄国十月革命。

他在报刊上连接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政论,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

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他指导创办《工人周刊》、《政治生活》周刊、《民国新报》等报刊,此外还指导过多家报纸杂志的编撰工作。

李大钊1927年在北京牺牲。

5.《劳动节纪念号》答:《劳动节纪念号》是《新青年》杂志1920年出版的第7卷第6号,陈独秀是这一期的主编,他在筹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把当期的《新青年》编成了《劳动节纪念号》。

这成为了《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新的集合点”。

这期专号发表了陈独秀的《劳动者的觉悟》、李大钊的《“五一”MAY DAY运动史》,以及大量全国各地工人劳动、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和材料,这些材料有相当部分是《新青年》记者和各地进步学生团体深入工人群众调查得来的,还有的就是工人自己写的稿子。

这表明《新青年》同人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逐步转向了无产阶级的立场,促使《新青年》的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这为《新青年》后期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打下了基础。

6.《湘江评论》[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研]答:《湘江评论》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学生运动报刊,1919年创刊于长沙,是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由毛泽东主编。

该报实际上起着指导整个湖南革命运动的作用,且影响遍及全国。

它以述评为主,把时事报道和评论相结合,从形式到内容丰富多彩,引人注目。

《湘江评论》在当时的民主主义报刊中是具有特色的,深受广大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的欢迎。

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

1919年8月上旬,《湘江评论》被湖南军阀张敬尧查封。

7.《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答:《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进步学生报刊之一,是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周恩来任主编。

该报为对开大张日报,后改为三日刊,有时还发行号外。

以评述为重点,其中周恩来用笔名“飞飞”撰写的许多评论,议论精辟,富有战斗性。

该报还以大量篇幅报道学生运动、工人罢工斗争,并派出“特派员”专程赴山东采访,还发行号外支持山东学生群众代表赴京请愿。

广大读者称赞《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是天津的“新曙光”,评价它是“全国的学生会报之冠”。

8.《共产党》月刊答:《共产党》月刊是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1920年11月7日创刊,李达主编。

秘密出版,不标明编辑、印刷、发行的地点,也不署真名。

《共产党》月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宣传:①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

②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

③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共产党》月刊至1921年7月止,共出6期。

9.《劳动界》[复旦大学2013年研;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研]答:《劳动界》是中国第一批工人报刊之一,是由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15日创办的周刊。

该刊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

它用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它还以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为榜样,鼓动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为改变受压迫地位斗争,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

10.《新青年》[暨南大学2013年研;上海财大2007年研]答:《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因有重名之嫌而改为本名,创办人陈独秀。

《新青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①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9月至1917年12月);②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1920年5月);③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

主要宣传内容为:①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11.范长江[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

1927年初,开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

1932年后进入北大哲学系学习,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写稿,其后成为天津《大公报》撰稿人。

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旅行记者身份,开始他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之行。

他的通讯首次客观、公正地报道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通讯汇集出版为《中国的西北角》。

1937年2月,范长江根据陕北之行的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披露西安事变真相,引起极大轰动。

1938年3月,他发起创办“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后又与胡愈之等创办国际新闻社。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91年,以范长江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开始举办,以奖励全国中青年记者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12.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答: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于1918年10月4日成立,是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专门研究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内容的机构。

这是我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其创建也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

该会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大文科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

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还出版《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徐宝璜任编辑主任。

13.五四时期的《晨报副刊》[北大2003研]答:五四时期的《晨报副刊》是推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副刊之一。

《晨报》于1916年8月15日创刊于北京。

李大钊参加该报编辑以后,1919年2月7日,《晨报》宣布把具有副刊性质的第7版改组,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的《自由论坛》、《译丛》两栏目,使《晨报》第7版变成为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园地。

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最先革新的副刊。

李大钊为该副刊撰写了数十篇文章,并刊载了许多介绍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1年10月起,副刊改成4开4版的单张《晨报副刊》,由孙伏园主编,得到鲁迅的指导和支持,连续发表了鲁迅的《阿Q正传》和其他作家的大量文艺作品,在思想文化界有广泛影响。

14.瞿秋白[人大2005研]答: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中共早期新闻事业的缔造人。

1921年初到1922年底,坚持在苏俄采访活动两年,写有通讯报告集《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等书。

1923年回国后,瞿秋白成为中共中央领导人之一,中共早期新闻事业的缔造人,先后主编《新青年》季刊,《前锋》月刊、《向导》周报和《热血日报》;1927年10月开始主编《布尔什维克》杂志;30年代在上海发起劳动左翼文化运动,指导《文艺新闻》的出版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的成立;1934年主编《红色中华》报。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遇难。

15.《新闻学》答:《新闻学》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徐宝璜著,1919年12月由北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