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探析_郭继志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探析_郭继志
( 1) 不良生活方式具有自创性, 这是一个 最本质 的特点。生 活主 体为 了满 足某 些欲 望, 自 发的 形成 了某 些不 良生 活方 式。 不良生活方式自创性, 说明了个体在选 择生活方式 中的主 动性、 自主性。
( 2) 不良生活方式选择的社会性, 提醒我们 要充分认 识社会 环境与个体生活方式的相互作用 , 人是 社会的人, 主体对 生活方 式的选择又会受到社会的影响, 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医学社会学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 年 5 月第 29 卷第 5 期总第 356 期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探析*
郭继志¹ 吴炳义¹ 宋 棠¹ 阎瑞雪¹
摘要: 不良生活方式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应当 既包括生活活动, 又包括生产活动, 是一种连续的行为。不 良生活方式具有自创性、社会性、播散性和可改变性。健康生活方 式具有主动 性、高 尚性、和 谐性、适宜性和健 康有利 性。 不良生活方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活目的需求和动机的错位, 人格缺陷, 社会压力与从众心理, 无知及社会的变迁等。 关键词: 生活方式, 自创性, 主动性, 人格缺陷 中图分类号: R- 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0772( 2008) 5- 0056- 03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Causing Unhealthy Lifestyle G UO J i-z hi, W U Bing-y i , SO N G T ang , et al . Weif ang M edical College, Weif ang 261042, China Abstract: U nhealthy lifestyle is the main risks that bring abo ut chro nic diseases. L ifesty le sho uld consist o f bo th life act iv-i ties and pr oductive activities, all o f which are continuous activ ities. U nhealthy lifesty le often take o n the char acter istics of self- invention, so ciality, diffusio n and alter ability. H ea lthy lifesty le po ssess the characterist ics of go - aheadism, nobleness, harmonio usness, fitness, and health- beneficial. T he causes of unhealthy lifestyle often include the malpo sitio n of life destination and motiv atio n, per sonalit y defect, so cial pressure and psycholo gical confor mity , simplicity and so cial r efo rms, etc. Key Words: lifesty le, self- inventio n, go- aheadism, perso nality defect
( 4) 不良生活方式的可改变性, 尽管有些生 活方式改 变是有 一定困难的, 如 吸毒, 成瘾 后戒 掉 是困 难的, 但并 非 不能 改 变。 不良生活方式的可 改变 性, 意味着 不良 生活方 式是 可以进 行自 我控制和社会控制 的, 实施 广泛的 健康 教育和 必要 的生活 方式 干预等社会医学措施、环境医学措施和 行为医学措 施, 是 可以达 到控制不良生活方式的目的。
1. 2. 3 健康生活 方式的特点 健康生活方 式, 主 要表 现 为 主动 性、高 尚 性、和 谐性、适宜
性[ 5] 和健康 有利 性。主 动性 指健 康 生活 方式 表 现 为个 体 主动 地、自觉地建立起有 利于健 康的 生活方 式, 表现 为拒绝 吸烟、拒 绝饮酒或少量饮酒等。健康生活 方式是高尚 的, 是 有活力 的、向 上的、文明的生活方 式, 于 自己 有利、于家 庭有 利, 于社 会有 利。 健康生活方式是 和谐的, 动 与静 的和谐; 劳 动与 休息的 和谐; 人
的生活方式和消 极的 生活方 式。有的 从经 济生 活水平 来划 分, 如贫困型、温饱 型、小康 型、富 裕型; 有的 从交 往 方 式特 点 来划 分, 如封闭型、开放型; 有的从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特 点来划 分, 如 自主型、依附型; 有 的从 生 活态 度来 划 分, 如 上进 奋 发型、消极 型、堕落型等[2] 。上述分类是从社会学的 角度进行 的分类, 这些 分类从健康的视角看实用性比较 差, 我 们可以从健 康的角 度, 从 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可以将生活方式 分为自然型 生活方 式; 享 乐型生活方式、自罚 型生 活方式[ 3] 。 从生活 方式 对主 体产 生的 健康后果进行分类, 可以将生活方式分 为健康生活 方式、不良生 活方式。对不良生 活方式 从主 体的主 动性 进行 分类, 不良 生活 方式又分为主动不 良生 活方式 与被 动不良 生活 方式, 从生 活方 式与社会规范的关系可分为失范 性不良生活 方式与差 异性不良 生活方式[ 4] 。还可以 将不良 生活 方式分 为过 度竞 争型、过 度安
56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Humanist ic & Social Medicine Edition) , May 2008, Vol. 29, No. 5, Total No. 356
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探析 )) ) 郭继志等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 年 5 月第 29 卷第 5 期 总第 356 期
( 3) 不良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播散 性, 这种 播散性表 现为不 良生活方式通过一 定的 模仿和 学习 以及通 过适 当的 社会、心理 环境传播而实现。 不良生 活方 式的播 散性, 说 明对不 良生 活方 式的控制不仅要注 意对 个体生 活方 式的教 育与 矫正, 而且 要重 视群体生活方式的教育与矫正。
慢 性病 被 W HO 称慢 性非传 染性 疾病( chro nic non- co mmunicable disease) , 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对慢性非传染性疾 病的 定义 为进 行性 的、不 能自 然痊 愈及 很少 能够 治愈 的疾 病。 慢性病的流行特点是: 首先, 慢性病 占据了目 前城乡居民 死因顺 位中的前四位。从数量 上来看, 2000 年 中国慢 性病 患者已 经超 过了 2 亿人。发病人数多, 发 病增长快, 高 血压现 患病人 数达 1 亿以上, 慢 性阻 塞性 肺疾 患者 2 000 万, 糖尿 病患 者 4 000 万。 每年新发病例肿瘤 160 万, 脑卒中 150 万, 冠 心病 75 万。 近 20 年来, 高血压、冠发 病率在明显上升, 它们是 死亡原 因中的 主要杀 手。1997 年 我国 报道每年新增 50 万 糖 尿病 人, 1998 年这 个 数字 又增 至 75 万。 其次, 慢性病趋向于 年轻 化。虽然慢 性病 总体 上说是 一种 老年 性疾病, 随着年龄的 增加其 死亡 率也 在增 加。但 是, 在 1991 年 ~ 1994 年北京、南宁、宁波 15 岁~ 39 岁冠 状动脉 硬化的 比较研 究中发现, 三地早期病变的发生率在 50% 以上。再次, 农村增长 幅度大于城市 。1998 年 糖尿 病和 高血 压患 病 率城 市 分别 上升 53% 和 32% , 而农村分别上升 128% 和 36% 。调查发现, 重要的 危险因素主要是 不良行 为与 生活 方式: 吸烟、过 量饮酒、超 重与 肥胖、高血压与高血症、运动不足 及不良饮食 习惯、职业危 害等。 生活方式不仅是社 会学 研究的 领域, 也 是社会 医学 所关注 的范 畴。 1 从健康视角考察生活方式 1. 1 生 活、行为、生活方式的概念
/ 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 基础上产生, 在一 定的自 然 条件和社会物质条 件下形成, 在一定 的社会意识 ( 包括 社会意 识 形态和社会心理) 以及传统文化习俗 影响下发 展的一定社 会、社 会群体乃至个人的 日常生活行为模式。0 [1]
我们更倾向于 广义的 生活 方式的 概念, 因 为在 影响 生活 方 式的多种因素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 社会制度和 生产方 式。因此, 不能脱离社会制 度和生 产方 式的性 质考 察生 活方式, 要 从整 体 上把握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 的定 义 主要 有广 义 和狭 义 两 种。广 义的 生 活 方 式, 不仅指人们的生 活活 动, 还 包括 人们 的生产 活动, 不 仅指 怎 样生活, 还包括怎样劳动。它既包括人 们的生活 活动, 也包括 人 们的生产活动。
狭义的生活方 式指生 产活 动以外 的人 们生 活活 动的 总和, 它不包括生产方式 。
韦伯用三个不 同的述 语来 解释生 活方 式, 认为 生活 方式 包 括/ 生活风格0、/ 生活行 为0 和/ 生 活机 会0 。而 生活 机会 受社 会 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 。 1. 2 生活方式的类型与不良生活方式的特点 1. 2. 1 生活方式有不同的类型, 有的学者从 不同的角 度对生 活 方式进行分类, 它 概括了 一切 层次和 侧面 的生活 活动。 从生 活 活动的主体角度分 类, 生活方式就包 括了社会生 活方式、群体 生 活方式( 大至阶级、民族的生 活方式, 小至家庭生 活方式) 和个 人 生活方式; 从生活活动领域分类, 如上所述 可分为生 产、消 费、闲 暇、交往等, 其中每 个层 次、每 个侧 面的 生活方 式可 从多 角度 再 具体地划分。从个人生活方 式和社会进步 的关系上可 分为积 极
逸型、过度纵欲型等。 1. 2. 2 不良生活 方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