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感病辨证方法

外感病辨证方法


营分证
辨证要点:
1、具有热损营阴的症状表现:如身热夜甚,口反 不渴,舌质绛,脉细数。 2、有心神被扰的症状表现:如心烦不寐,或时有 谵语。 3、有热伤血络的表现:如斑疹隐现。 4、邪热内陷,痰热闭阻心包,神志被蒙,则见神 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謇,肢厥,舌鲜绛或晦 暗无神。
血分证
概念:
血分证是指温热病邪深入阴血,导致动血、动风、耗阴所 表现的一类证候。血分证可由营分证传变而来,或邪热直 入血分所致。病变主要累及心、肝、肾三脏。 临床表现: 在营分证的基础上,更见高热,躁扰如狂或昏狂、谵妄, 斑疹透露,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深绛或 绛紫,脉细数。 辨证要点: 1、具有营分证候表现但更为严重,如高热,躁扰,昏狂, 谵妄,舌深绛或绛紫。 2、血热迫血妄行,故见;斑疹透露,吐血、衄血、便血、 尿血等各种出血症状。 3、本证严重者可致亡阴、亡阳。
气分证
概念:
气分证是指温热邪气入里,侵犯脏腑,表现为正盛邪实, 正邪剧争,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候。本证多因卫分病不解, 邪热内传,入于气分,或温热病邪直犯气分所致。以发热, 不恶寒,反恶热,口渴,苔黄为特征。常见的证候有邪热 壅肺、热扰胸膈、胃热炽盛、热结肠道等。 临床表现: 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常伴有心烦,口 渴,汗出,小便短赤等症。或咳喘气粗,胸痛,咯痰黄稠; 或心烦懊侬,坐卧不安,甚则胸膈灼热如焚;或壮热,烦 渴喜冷饮,大汗出,脉洪大;或日晡潮热,便秘或纯利稀 水,腹部胀满硬痛,拒按;或寒热如疟,胁痛,口苦,心 烦,干呕,脉弦数。
太阳腑证
太阳蓄血证 概念:
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与血相结于少腹 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或沉结。 辨证要点: 1、本证多因太阳表证未解,邪热随经深入下焦,与瘀血结于 少腹部位所致。 2、以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为主要表现。 3、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以小便不利为 主症;后者则小便自利,神志错乱如狂。
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 经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恶风,发热,汗出,头项强痛,脉浮缓。 辨证要点: 1、本证多由腠理不固,风邪袭于肌表,营卫不和 所致。 2、以恶风、发热、汗出、头项强痛、脉浮缓为主 要表现。
太阳经证
太阳伤寒证 概念:
太阳伤寒证是指由于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 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脉浮紧。 辨证要点: 1、本证多由寒邪侵袭体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致。 2、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身疼,骨节痛, 脉浮紧为主要表,或兼见气喘等症状。 3、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以汗出, 脉浮缓为主症,又称表虚证;后者以无汗,脉浮紧为主症, 又称表实证。
六经辨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三阳病 证以阳经和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阴经和 五脏病变为基础。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 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均属于里。从 邪正盛衰及病变性质分,凡正盛邪实,抗病力强, 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 抗病力不足,病势衰减,表现为虚为寒的,多属 三阴病证。
太阳腑证
太阳蓄水证 概念:
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 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小便不利,腹胀,发热,恶风,自汗,心烦口渴,饮入即 吐,脉浮。 辨证要点: 1、本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入腑,膀胱气化失司, 水气停留所致。 2、以水气停蓄为主要表现:如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口渴 不欲饮,饮入即吐等。 3气分证
辨证要点:
1、具有里热炽盛的症状:如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 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等。 2、热邪壅肺,肺失宣降,则兼见咳喘气粗,胸痛,咯痰 黄稠等症。 3、热扰胸膈,郁而不宣,则兼见心中烦闷懊侬,坐卧不 安,甚则胸膈灼热如焚等症。 4、胃热亢盛,里热蒸腾,则有壮热,口大渴,汗大出, 脉洪大等症。 5、热结肠道,腑气不通,则有日晡潮热,大便秘结或纯 利稀水,腹部胀满硬痛,拒按,舌苔黄燥或黑而干焦等症。 6、邪郁于胆,枢机不利,则见寒热如疟,胁痛,口苦, 心烦,干呕,脉弦数等症。
阳明腑证
概念:
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内盛阳明之里,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 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身热,日晡潮热,手足蕺然汗出,腹部胀满硬痛而拒按, 便秘,烦躁,谵语,甚则循衣摸床,直视而喘,舌苔黄燥 或焦黄,舌起芒刺,脉沉实有力或滑数。 辨证要点: 1、本证有邪热内传,与肠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内结,腑 气不通的病机。 2、以便秘、腹胀满硬痛、拒按、脉沉实为主症。 3、实热弥漫于经仍然存在,如身热日晡尤甚,口渴,汗 出,舌红苔黄燥等;燥热之邪挟浊气上扰神明,则见烦躁, 谵语,循衣摸床等症状。
外感病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一、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
的不同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病证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证(太阴 病、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从而辨别外感病 各阶段的病变部位、性质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情 况,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一般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 顺传:指病变多从卫分开始,依次传入气分、营分、血分。
它体现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病情由轻 而重,由实致虚的传变过程。 逆传:是指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深入营、 血分。实际上“逆传”只是“顺传”规律中的一种特殊类 型,只不过病情更加急剧、重笃。如一起病即见气分证, 或营分证、血分证。或卫分之邪不解,又兼见气分或营分 的,是为卫气同病或卫营同病;有气分之邪不解,而有营 分或血分之见症,酿成气营同病或气血两燔。亦有卫分之 邪不经气分阶段,而直接传入营血,称为逆传心包。
少阳病证
概念:
少阳病证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所表现 的证候。又称少阳半表半里证。 临床表现: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 咽干,目眩,脉弦。 辨证要点: 1、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之间,故 以寒热往来为主要热型。 2、以邪在半表半里为主要表现:邪犯少阳,经气不利, 则胸胁苦满,脉弦;胆热循经上扰,则见口苦,咽干,目 眩;胆热犯胃,则见默默不欲饮食,喜呕。
少阴寒化证是指少阴心肾阳气虚衰,病邪入内从阴化寒, 阴寒独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无热恶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口不渴或渴欲热 饮,下利清谷,欲吐不吐,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微细。 辨证要点: 1、本证以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为主症:无热恶寒,蜷卧, 四肢厥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脉微细。 2、有火不生土,脾失健运的症状:下利清谷,欲吐不吐, 气不化津,则口渴喜热饮。
太阴病证
概念:
太阴病证是由多种原因所致脾阳虚衰,寒湿内生所表现的证 候。太阴病为三阴病之轻浅阶段,其病变特点为里虚寒证。 临床表现: 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时腹自痛,喜温喜按,口不渴, 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缓弱。 辨证要点: 1、本证以脾阳虚衰,寒湿内停,运化失司,气机阻滞为主 要表现:如食欲不振,腹满,时腹自痛,腹泻,胃气上逆则 呕吐。 2、有虚寒的一般表现:如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舌淡 苔白,脉缓弱。
少阴病证
少阴病是外感病过程中的后期阶段,病情多属危
重。少阴包括心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根,病 入少阴,损及心肾,阳气虚衰,阴血耗伤,心肾 机能衰退,以脉微细,但欲寐为主要脉症。 由于致病因素和体质不同,少阴病有寒化证和热 化证两大类型,其中以寒化证为多见。
少阴病证
少阴寒化证 概念:
厥阴病证
概念:
厥阴病证是伤寒病发展传变的较后阶段,所现阴阳对峙, 寒热交错,厥热胜复等证候的概括。临床以上热下寒证为 其提纲。 临床表现: 口渴不止,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厥逆下利, 呕吐或吐出蛔虫。 辨证要点: 1、本证以上热下寒为主要表现。 2、阳并于上则见口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阴并于下 则见饥不欲食,吐利,四肢厥冷,吐蛔。
阳明经证
概念:
阳明经证是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 中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身大热,汗大出,烦渴引饮,面赤气粗,心烦,舌苔黄燥, 脉洪大。 辨证要点: 1、本证有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而肠道尚无燥 屎内结的病机。 2、以身大热、大汗出,大渴、脉洪大为主要表现。 3、有实热的一般表现:如面赤气粗,心烦,舌红苔黄燥。
阳明病证
阳明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正邪剧争的极期阶段,
其特点是阳热炽盛,性质属里实热。 发病原因:多由太阳病失治、误治,伤津化燥, 邪热内传入里所致;亦有津液素亏而阳气偏盛之 人,感受外邪,化热入里而成。 主要脉症: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实际是指胃肠的实 证、热证,根据病变部位和证候特点的不同,可 分为经证和腑证两大类型。
太阳病证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情尚浅。 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一般首先表现
为太阳病证。 太阳病的主要脉症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经证有中风和伤寒之分。 太阳腑证有蓄水证和蓄血证之别。外邪侵犯人体, 太阳首当其冲,故一般首先表现为太阳病证。
太阳经证
太阳中风证 概念:
少阴病证
少阴热化证 概念:
少阴热化证是指少阴阴虚阳亢,邪从阳化热阴虚火旺所表 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赤,或舌绛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 1、本证以肾水亏虚,心火上亢,心神不宁为主症:心烦 不得眠,舌尖红。 2、有阴虚火旺的症状表现,如口燥咽干,舌红绛少苔, 脉细数。
营分证
概念:
营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陷,劫灼营阴,心神被扰 所表现的证候。营分证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 深重的阶段。多由于气分证不解,传变入营;亦 有由卫分逆传入营分的;或一发病即邪在营分。 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现,口 反不渴,舌绛而干,脉细数。或神昏谵语,或昏 愦不语,舌謇,肢厥,舌鲜绛或暗晦无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