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

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


(很近!)
4、偏振棱镜:
⑴ 尼科耳棱镜:
尼科耳棱镜由两块经特殊加工的方 解石棱镜用特种树胶粘合而成。
A
22° 71°
A
M
C
68°
N M
22°
A
10光轴
75.4°
e
77°
C
68°
N
C
尼科耳棱镜中光的传播 树胶折射率:n=1.55 o光折射率: no=1.658 o光入射到树胶层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 (69.2°),被涂黑的CN层吸收;而e光折 射率小于树胶,不发生全反射,经MN面出 射而得到偏振化程度极高的全偏振光。
sin i ro arcsin( ) 25.24 o no sin i re arcsin( ) 28.41o ne
t
re Δ Δx i ro
光轴
o
e
x t (tan re tan ro ) 0.07 cm
所以两出射光线间的垂直距离为:
x cos i 0.049cm 0.49mm
右旋圆(椭圆)偏振光
左旋圆(椭圆)偏振光
圆(椭圆)偏振光可看成两个同频率、振动方向相互垂直、 有固定相位差的线偏振光的合成。
y x
0 , 2

4

2
3
4

5
4
3
2
7
4
右 旋
左 旋
⑴ 圆偏振和自然光、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的区别在于: 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相互垂直的两线偏振光是相位相关的; ⑵ 椭圆偏振光沿长、短轴分解时,两振动相位差为±π/2;而 圆偏振光沿任意相互垂直方向分解时,两振动相位差都是±π /2。
自然光
1
线偏振光
2
线偏振光
3
线偏振光
I0
I 2 I 1 cos 2
I1
I0 cos 2 2

I2
I3
I 3 I 2 cos 2 (
当α =
I0 1 cos 2 sin2 I 0 sin2 2 2 2 8 1 I 45°时: 3 8 I 0 )

可见:利用偏振片的组合可以改变线偏振光的偏振化方向。

解得:
n 48
§8.3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布儒斯特定律:
平行振动(p分量):振动方向在入射面内;
p
i
n1 n2
s
i
垂直振动(s分量):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实验表明: ⑴ 一般情况下,反射光、折射光均为 部分偏振光;
r
⑵ 反射光中垂直振动多于平行振动,而折射光中平行振动多 于垂直振动; ⑶ 入射角i 变化时,反射光、折射光的偏振化程度也随之变化。
入射线偏振光

I
I0
A0
P 透光轴
所以:
I I 0 cos
2

A0 sin
A0 cos
当 0 , 时,I I 0
3 当 , 时, I 0 2 2

例题 8-1:
起偏器、检偏器的透光轴夹角 α1=30°时观测一束单色自然 光, α2=60°时观测另一束自然光,得两次透射光光强相等。 求两束单色自然光的光强之比。
ne sin i
sin re
例题
自然光以 i =45°角斜射于方解石波片上,波片厚度t =1.0 cm, 8-6: 晶体的光轴垂直于图面。问:⑴两条折射光线中,哪一条是 o 光,哪一条是 e 光?⑵两条光线的偏振态如何?⑶求两条出射 光线间的垂直距离。
解: ⑴、⑵ 如图所示。 ⑶ o光和e光的折射角为:

渥拉斯顿棱镜:
由两块等腰直角方解石棱镜胶合而成。可获得两束分得很开的线偏振光。 棱镜 1 的光轴平行于 AB 面;棱镜 2 的光轴垂直于图面。 棱镜 1 中的 e 光进入棱镜 2 后成为 o光。
第八章 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而光的偏振现象则 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横波性。 横波对传播方向的轴来说不具备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称为 偏振。
单个分子一次发光的波列。
E
大量分子同时发光时的情形。
振动面
H
r
自 然 光
为研究光的横波性,需把不同振动面的光分出来。
⑴ 可加强反射线偏振光的强度;
若使用玻璃片堆: ⑵ 可提高透射光的偏振化程度。
例题 8-5:
一束光由空气入射到折射率 n=1.40 的液体 上,反射光是完全偏振光,问此光束的折射 角为多少?
解: 由布儒斯特定律:
tan i0 1.40
求得: i0 54.46 o 当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时:
n0 n
解: 设入射自然光光强分别为: I1、I2,通过检偏器后的光 强分别为I'1 、I'2 则:
I 1' I1 cos 2 1 2 I 2'
自然光
起偏
线偏振光
检偏
线偏振光
I
I2 cos 2 2 2
I

2

I 1 cos 2 2 cos 2 60 1 2 2 I 2 cos 1 cos 30 3
102°
晶体的主截面:
由任一光轴与晶体解理面法线决定的平面;
78°
78°
102°
光轴 109°
光线的主平面:
晶体内任一光线与光轴决定的平面。
e o 光轴 71° 方解石(CaCO3)的主截面
o光振动方向垂直于其主平面,e光 振动方向在其主平面内。 一般,o光、e光主平面不重合。
但当入射面为主截面时,o光、e光的主平面也都在主截面内,此 时o光、e光的振动方向互相垂直。
4

2n
, I 2 I 1 cos
2

2n
I 0 cos

2n
, , I n I 0 cos
2n

2n
,
In 2n cos 0.95 由题意: I0 2n
两边取对数: 2 n ln cos

2n
ln 0.95
1 2 1 2 1 2 2 n ln cos 2 n ln[ 1 ( ) ] 2n [ ( ) ] ( ) 2n 2 2n 2 2n n 2 1 2 ( ) ln 0.95 n 2
所以:
n2 tan i0 n1
称为布儒斯特定律
例:n1=1.0(空气),n2=1.52(玻璃),则 i0 arctan 1.52 1.0 56.66 由光的可逆性原理:光从介质2射向介质1时起偏振角为 90 56.66 33.34
当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时,反射光虽为线偏振光,但强度较 弱;折射光虽强,但只是部分偏振光。
例题 8-2:
一光束由线偏振光和自然光组合而成,当它通过一偏 振片时,透射光的强度随偏振片的取向可以变化5倍,
求入射光束中这两个成分的相对强度。
解: 入射总光强为:I= I线+ I自
1 I自 2 通过检偏器后的最大光强为: I max 1 I自 I线 2 1 I自 I min 1 2 由题意: 解得: I线 2 I自 I max 1 5 I自 I线 2
通过检偏器后的最小光强为: I min
I线
2 I总 3
I自
1 I总 3
例题 8-3:
透光轴相互垂直的两偏振片之间插入第三块偏振片,
求当透射光强为入射光强的 ⅛时,插入的一块偏振片
与第一块偏振片透光轴之间的夹角。
解: 设 1、2 两偏 振片透光轴夹 角为α,则:
I1 1 I0 2
o光(寻常光):
折射光在入射面内,服从折射定律;
e光(非常光): 折射光一般不在入射面内,不服从折射定律。
即 sin i sin r 不是常数,因而光速也不是常数。
检偏结果:o光、e光都是线偏振光。
光轴(方向):光沿该方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 单轴晶体 双轴晶体
102° 102°
方解石晶体
(方解石、石英、红宝石) (云母、硫磺、蓝宝石)
正晶体:vo > ve,no< ne,ne - no >0(如石英、冰等)
负晶体:vo < ve,no> ne,ne - no<0(如方解石、电气石等)
3、用惠更斯作图法描述光在晶体中的传播:
光轴
光轴
光轴
o e
o
e
光沿光轴方向垂直入 射,无双折射现象。
光垂直于光轴方向入射。 o光、e光重合但波速不 同,折射率不同、有相 位差。有双折射现象。 (波片按此情况制作)
布儒斯特定律(1812年):
当入射角为某一定值 i0 时,反射光 为完全偏振光(只有s 分量),而折 射光仍为部分偏振光。此时,反射 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
n1 n2
i0
i0
r0
i0 r0 90
i0 称为起偏振角或布儒斯特角
n sin i n sin r n sin( 90 i0 ) n2 cos i0 由斯涅尔定律: 1 0 2 0 2
i0
r0
i0
空气 液体
i0 r0 90 o
r0 90 o i0 90 o 54.46 o 35.54 o
§8.4 光 的 双 折 射
1、双折射现象:
一束光进入各向同性的介质(如液体、塑料、玻璃等无定形 物体和立方系结晶体)时,只产生一束折射光。 但一束光进入各向异性晶体(如云母、石英等)时,可产生 两束折射光,称为双折射现象。
e光折射率: ne=1.486

格兰—汤姆逊棱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