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复习提纲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①方向:自 向 。
(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时针方向旋转。
②地球自转的周期:约 。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①日月星辰 升 落。
②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
(2)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 。
3.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 线和 线构成。
4、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正确的日期是( ).
A .夏至日
B .冬至日
C .二分日
D .春分日 5、.右图中表示昏线的是( )
A .ABC
B .AD
C C .EBF
D .EDF 二、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 。
2.区时制:①时区:把全球划分成 个 º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1)中时区(零时区):
以 º经线作为中央经线的 º经度宽的地区。
(2)东、西十二区:都以 0
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跨 º。
②区时:以 的 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区时或标准时。
例如:北京在东八区,
东八区的区时就是该区的中央经线即东经 0的地方时。
东经1450属 时区,西经750
是 时区的中央经线。
东 西 。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东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 时区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的西边时,则所求地时间应 时区差。
② 时区差的计算:同区相 ,异区相 :所求地点均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时区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之差;所求地点一个为东时区,另一个为西时区时,时差为两地所在时区的区号之和(中时区为零时区)。
4.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①北京的时间:北京位于东经1160,北京的时间是指东经1160
处的地方时。
②北京时间:中国把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除新疆外统一使用的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实际上是指东八区
的区时,即东经1200
经线的地方时。
5.日界线。
把 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①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 ,但日期相差 。
②日界线的 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
③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 一天,反之就要 一天。
例:当美国纽约(西五区)是10月17日19:15时,北京(东八区)的区时是多少? 6、当杭州为3月5日20时,英国伦敦的区时为( ).
A .3月5日l0时
B .3月6日12时
C 、3月5日12时
D 、3月6日4时
7、当北京时间为上午9点时,那么位于东经135º我国最东端所采用的时刻应是( ) A .8时 B .9时 C .10时 D .10时30分
8、飞机在北京时间8点从北京起飞,飞行4小时后降落在乌鲁木齐机场,降落时乌鲁木齐当地时间是10点整,根据这些数据,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北京在乌鲁木齐以东两个时区 B .北京在乌鲁木齐以西两个时区 C .北京与乌鲁木齐在同一时区 D .无法判断
9、有一次我国远洋海轮行驶在太平洋上,就在这一次航行期间,远洋船员连续过了两个“春节”.你知道其中的原因是 ( )
A .从西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B .从东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C .从西十二区驶入东十二区
D .不可能过两个“春节”
10、请仔细观察右图,图中的虚线表示 线,又叫 线。
东十二区在线的 侧。
东十二区的日期比
西十二区要 (填“早”或“晚”)一天。
当东十二区是10月5日7点时,西十二区应该是 月 日 点。
一艘轮船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日期要 天,反之要 (填“加”或“减”)天。
11、当伦敦(中时区)时间为星期日2点时,下列各地的区时和星期为:
(1)北京:星期 、 时 (2)纽约((西五区):星期 、 时 (3)莫斯科(东三区):星期 、 时 (4)洛杉矶(西八区):星期 、 时
12、当地时间2003年年5月21日晚上7点45分(北京时间22日凌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东经3。
,北纬37。
)附近地区发生里氏6.7级强烈地震。
截至5月26日晚,地震已经造成2162人死亡,8965人受伤。
(1)对于文中提到的“北京时间”,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号)。
A .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B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
C .北京时间是宁波所使用的时间
D .北京时间是东经120。
处的地方时 (2)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应该为22日凌晨 (填具体时间)。
三、公转
1、地球公转:①方向: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 绕日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 夹角。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倾斜角度不变。
②周期:约 。
2、太阳高度(角):①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②太阳高度的时刻变化(地球自转):一天的正午,
当太阳位于正 或正 方向,太阳高度最大,此时,杆影朝正 或正 方向。
杆影最 。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日达到最大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日达到最大值。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但回归线上只直射 次④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从直射点向两侧 。
3.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地球公转):①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② 日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日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
4、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①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平均较 ,地面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较 ,所以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总能量具有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 的规律。
②划分依据:有 的地区为热带(纬度 );有 现象的为寒带(纬度 )。
夏至 月 日
太阳直射点
·
冬至 月 日 太阳直射点
5、北半球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是()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6、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
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26′N—夏至日 B.23°26′S—夏至日
C.23°26′N—冬至日 D.23°26′ S—冬至日
7、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
是…………………………( )
8、一年中冬季是()
A.太阳最高、黑夜最长的季节 B.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
C.太阳最低、黑夜最短的季节 D.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季节
9、在一年中,有两个白昼与黑夜长度相等的节气,分别是 ( )
A.春分、秋分 B.立冬、立夏 C.立春、立秋 D.大寒、小寒
10、地球上许多地区存在四季变化现象,其中最明显的地区是 (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回归线附近 D.寒带地区
11.地球上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方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B.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如图甲、乙两点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商定在同一天的正午测定竿影,并用相机记录后将图片传送给对方,ABCD是两位同学得到的一组图片,你认为正确的是 ( )
13、你家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别最大的节日是 ( )
A植树节 B春节 C建党节 D国庆节
14、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为温带,这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23°26′N,1800E B.66034′N,1600E C.23°26′N,1800W D.66034′N,200W
15、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赤道以南地区 D.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16、从10月1日至第二年元旦,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方向变化是( ).
A.向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C.向北移 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17、自夏至日到秋分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上海昼长于夜,且昼长渐短 B.杭州市的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
C.南极圈内的极昼区域逐渐扩大 D.太阳直射于南半球
18、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填空:
(1)当太阳直射点在E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填序号);当太阳直
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填序号)。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度,①:星.
(3)在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移动,使地球
上产生了的更替。
(4)如果A角度为600,则回归线为度。
地球上的温带范围
(填扩大、缩小)
19、阅读太阳直射点变化示意图,完成表格.
20.根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在 线; (2)这天是 月 日前后; (3)南极圈以南地区昼夜情况是 ;
(4)赤道上的昼夜状况是 ;
(5)这段时期北半球是 季,白昼 ,黑夜 ,南半球是 季,昼夜长短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