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茶叶加工学Ⅱ》考试时间2006年12月日茶学专业2003级年级班学号姓名1、1、通花:茶花拼和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窨品堆温升高到一定范围,继续升温超过临界温度后会严重影响鲜花生机或烧花,此时应将窨堆均匀翻耙松散、呈“波浪形”摊放散热。
要求通透、均匀。
2、气质花:气质有茉莉花,内含有二十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在鲜化内是以甙的形态存在的。
只有在一定温度下,经过酶的催化,促进芳香油的形成和挥发。
因此,茉莉花蕾离体后,在开放必备过程中,仍在进行着新陈代谢,随着花蕾的逐渐开放而缓慢地吐香,3、三窨一提:茉莉花茶窨制的工艺之一,即按茶花拌和、静置窨花、通花、起花、湿坯复火、转窨的工艺程序返复三次,再提茶一次的花茶窨制工艺。
4、超滤:超滤常用中空纤维装置过滤,使用聚丙烯晴或聚烯烃为膜材,工作压力较低,在49~588Kpa之间,可截留分子量在1000~50000范围内的溶质分子,溶剂和分子量小于1000的溶质分子都可透过膜,从而达到净化茶汤的目的。
5、茶叶深加工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是研究以茶鲜叶、成品茶、再加工茶、茶园和茶厂废弃物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从深度与广度诸方面变革茶叶产品结构的新型加工技术。
1、我国的花茶依据___鲜花______种类有__茉莉花茶、桂花茶、玫瑰花茶、玳玳花茶、株兰花茶、白兰花茶、柚子花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花茶。
2、传统花茶窨制前的茶坯处理一般要求含水率控制在%~%_____之间;茶坯温度应控制在___高于室温1~3____℃,方可进行窨花。
3、传统多窨次茉莉花茶配花量掌握:_随窨次的增加逐窨减少_______;连窨配花量掌握:__先少后多_____。
4、传统茉莉花茶窨制,一般湿坯含水量逐窨___降低______;湿坯烘后含量逐窨__提高___;提花时窨品含水量应控制在%~%__;提花后花茶的含水量应掌握。
5、袋泡茶依据__袋内包装物的种类__分类,可分为:_纯茶型袋泡茶、_果味型袋泡茶、香味型袋泡茶、保健型袋泡茶、非茶型袋泡茶__等五大类。
6、袋泡茶根据___过滤____作用和___定量配比__作用进行设计。
7、目前国内外实际使用的袋泡茶过滤纸有:____热封型袋包茶滤纸___和___非热封型袋包茶滤纸________两种。
8、、水处理的基本程序为:__原料水→砂滤→电渗析→离子交换→紫外线消毒→超滤→茶汤提取用水________等六道程序。
9、茶提取前对茶的处理有:_____拼配_____、_____轧碎_____________程序,一般选用______14~40目________的茶碎度为宜。
10、饮料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的类型有:稳定剂、离子螯合剂、护色剂、转溶剂、口味添加剂等。
1、打底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A____________。
A提高花茶鲜灵度B提高花茶香气浓度C提高花茶含水量D提高花茶耐藏性2、传统花茶窨制中,头窨的通花温度是在_______D_________为好。
A34℃~36℃B40℃~42℃C44℃~46℃D48℃~50℃3、加工速溶茶,茶汤提取的茶水比是____C______。
A1:50B1:22C1:6~12D1:100~1504、茶乳酪是茶提取液中的茶多酚、茶多酚氧化产物与生物碱,通过______A_________形成的一类大分子物质。
A分子间氢键缔合B分了间的凝聚C分子果胶粘结D分了间偶联氧化5、茶叶机械加工是基本不改变茶内质的加工。
如_____B_____加工。
A速溶茶B袋泡茶C茶多酚提取D茶水饮料6、袋泡茶的外封套在包袋设计上主要起_____A___作用。
A防潮B过滤C阻光D透气7、碱法转溶用碱量是依据被转溶液的酸碱度达____B_____为宜。
ApH ;BpH ;CpH 10;DpH8、茶汤提取时提取用水越多,茶汤中浸出物总量___A_____,茶汤浓度___A____。
A越高越稀薄B越低越浓C越高越浓D越低越稀薄9、袋泡茶的内袋在包袋设计上主要起_____B_______作用。
A定量B过滤C配比D透气10、PET瓶装茶水饮料,一般采用____C____灭菌技术后,再在无菌条件下装罐。
A高压B巴氏C高温瞬时D紫外1、简述碱法转溶的原理①由于苛性碱解离出的OH带有很时显的极性,能插进茶乳酪复杂分子内切断氢键,并与茶多酚等竞争咖啡碱,重新组合成小分子水溶物。
②苛性碱还能与本来以弱酸形式存在的TF、TR等酚类氧化物反应生成水溶性更高的盐类,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溶解性。
2、简述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流程茶坯处理—┐├→茶、花拌和→静置窨花→通花→鲜花处理—┘↑转窨↑续窨→起花→烘焙→摊凉┷→提花→匀堆装箱3、简述冷冻干燥的技术要点先将茶浓缩液在-35℃下冻结,再在低于水相点压力下(609Pa),进行真空干燥,这时固态水直接气化蒸发。
操作时真空度为:13~80Pa。
干燥室温控制:①从-35℃至0℃,升温3℃/h;②从0℃升至25~30℃,升温5℃/h;③在25~30℃下衡温1~2h;全程历时20~24h。
冷冻干燥后的制品为疏松的鳞片状,稍加粉碎,呈粉末状即可。
含水量低于3%。
4、写出茶水饮料传统生产加工的工艺程序——浸提(85℃/15`)——粗滤(80℃)——迅速冷却(5℃)——精滤(5℃)——调配(80℃)——高温杀菌(90℃/15`)——灌装(88℃)封盖5、简述袋泡茶对内袋过滤纸的要求①拉力强,有促够的机械强度,能适应袋泡茶包装机的高速作业而不破损,平均拉力在以上;②耐高温沸水冲泡而不破损;③渗透性好,茶叶中可溶性成分浸出快;④滤纸纤维细密、均匀,茶末不外透;⑤无味、无嗅,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⑥重量轻,纸质洁白。
1、以水的相平衡关系图分析说明冷冻干燥的原理(12分)冷冻干燥是先将物料冻结到冰点以下,使物料中的水分变为固态冰,然后在较高的真空度下,使固态冰不经液态而直接转化为水蒸气排除。
其干燥的原理是依据水的相平衡关系。
水分存在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称“相平衡”。
水的相平衡关系是分析和探讨冷冻干燥的基础。
水的相平衡关系见图,曲线AB、AC和AD把平面划分成三个区域,对应于水的三种状态。
AC划出了固态和液态的界线,称为溶解曲线;AD划出了液态和气态的界线,称为汽化曲线;AB划出了固态和汽态的曲线,称为升华曲线。
若水的温度和压力所对应点位于这些曲线上,说明水分正在发生两相之间的转化,两相可同时存在,见图。
当压力高于时,从固态冰开始等压加热升温的结果,必然要经过液态,如图中EFGH所示。
但若压力低于时,固态冰等加热升温结果将直接转化为气态,如图中LMNP所示,冷冻干燥的原理就基于此2、以示意图说明单宁酶转溶的机理(10分)添加单宁酶:单宁酶能切断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键(图),释放出没食子酸。
游离的没食子酸又能同TF、TR竞争咖啡碱,形成分子相对较小的水溶物。
3、论述花茶窨制茶叶吸附香气的原理(13分)茶叶是一种疏独多孔的物质,这些细小孔隙导管形成大量的孔隙表面,这就是茶叶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原因。
根据毛细管凝缩学说,同一条件下,平液面的饱和蒸汽压大于同一液体在凹形表面的蒸汽压,随着孔隙,凹度加大,表面蒸气压降低愈甚。
因此,毛细管凝缩现象首先是孔隙最小的毛细管中出现。
当孔隙的直径大于10-5cm时,在凹形面上蒸气压就等于平面上的蒸气后,也就不存在毛细管凝缩现象了。
由此可见,茶叶的吸附性能,具随着毛细管的大小,多少而有强弱之分。
毛细管直径愈小,数量愈多,吸附表面愈大,吸附性能也就愈强,这正是条索紧细的烘青窨制花茶香气高的原则之一。
此外,茶叶内含有烯萜类,棕榈酸等成分,这类物质本身没有香气,但具有极强的吸附性能,这是茶叶具有吸附异味的内在因素,它是一种定香剂。
福建农林大学考试试卷(B)卷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茶叶加工学Ⅱ》考试时间2006年12月日茶学专业2003级年级班学号姓名1、茉莉鲜花处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程序,其中堆温达___________进行;当鲜花呈___________时,进行。
2、茉莉花茶窨制中的通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国内外实际使用的袋泡茶过滤纸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4、4、袋泡茶与传统散茶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优点。
5、5、袋泡茶最适宜的茶体规格,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茶体过细小易_____________,茶体规格过大易__________________。
6、茶饮料加工中常用的添加剂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7、深加工技术大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方面。
8、茶提取用水的净化是去除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_杂质,水的软化是除去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杂质。
9、水处理的基本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道程序。
10、固体对气体分子的吸附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吸附。
前者是_________力,后者是_________________力。
1、打底:2、体质花:3、转溶:4、反渗透技术:5、冷冻干燥1、加工茶水饮料,茶汤提取的茶水比以__________为宜。
A1:50B1:22C1:6~12D1:100~1502、茶乳酪的形成尤以____________茶类最为明显。
A绿茶B乌龙茶C红茶D白茶3、茶叶物理加工是改变茶的状态,而不从根本上改变茶内质的加工。
如__________加工。
A速溶茶B袋泡茶C茶多酚提取D超微茶粉4、提花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提高花茶香气浓度B提高花茶含水量C提高花茶鲜灵度D使花茶显出兰味5、花茶窨制中的水分解吸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水分汽化速度大于芳香油挥发速度B水分汽化速度小于芳香油挥发速度C水分汽化速度等于芳香油挥发速度D水分汽化温度大于芳香油挥发温度6、传统花茶窨制,高级茶坯窨前的含水量应控制在____________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