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相关材料一、省级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功能布局为加强鞋业产业各类创新平台与区域平台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配套衔接,做到与特色小镇、产业园、小微园等平台布局有机融合、梯度匹配,综合体根据《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鹿城区产业平台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构建“一体两翼多星”功能布局。
“一体”指综合体创新服务中心,位于双屿板块,面积达1万平方米,主要承载产学研服务、创新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交易服务等功能;“两翼”指鹿城鞋艺小镇、珂卡芙鞋业服务园,位于鞋都板块,主要承载创意设计、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孵化等功能;“多星”指以鞋都、双屿等片区鞋类服务资源,打造点线面、上中下交错的综合、立体、现代、生态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众星捧月的良好创新生态圈。
综合体“一体两翼多星”功能布局图(一)“一体”综合体创新服务中心。
该中心分两期建设,一期以双屿现有综合体服务中心为主,二期根据鹿城鞋艺小镇建设情况在小镇内进行扩展建设,打造“一厅一园、九方联动”全方位产业创新生态服务体系。
1.“一厅一园”。
一是建设鞋业产业综合资讯展示服务厅。
分为鞋业资讯区和前沿技术展示区,展示鞋产业最新发展潮流和创新技术,重点展示鞋业最新潮流趋势、鞋样3D打印技术、3D脚型测量仪、智造装备——成套软硬件、智能云店等,展示推广线下脚踝数据采集、个性化时尚定制、制作流程实时显示、配送服务监控,提供全新的试穿体验与定制展示服务,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科技元素融入并渗透到鞋业产业链上下游多个关键环节,助推鞋类产品从时尚设计、制造,到仓储、物流以及营销、集中管理等全方位智能化升级。
二是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园。
聚焦鞋业产业当前面临的创新短板和发展瓶颈,集中集聚以高校院所创新服务资源为主的产业创新公共服务机构,面向鞋产业构建以产业性技术研发、转化和应用为特征的科技支撑服务平台。
同时,搭建鞋业指数大数据分析平台,为综合体鞋业企业提供原材料价格指数分析、鞋业产销量指数分析、鞋业进出口贸易指数分析、区域内鞋业资源调配与预测分析等数据的查询服务。
2.“九方联动”。
把综合体作为“三服务”的重要载体,推动科技、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政策和服务集成,实行跨部门串并联组合服务,以综合体创新服务中心为基础平台,形成专利创造、数据分析、导航预警、价值评估、转化交易、质押融资、权益维护、会计事务、工商管理、法律咨询等全链条服务功能,打造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窗口,构建简约高效的创新服务机制,实现跨部门的创新资源联动。
同时,整合一批创新资源,引导区域内单体性、零星化的创新机构有机联动和创新资源系统集成,加强产业链上的技术、成果、人才、资金等要素优化整合,推动创新载体物理集聚和机制融通,推动各主体相互赋能、资源共通、设施共享、价值共创,形成“九大体系”创新要素规模效应和聚合反应。
综合体创新服务中心(二)“两翼”1.鹿城鞋艺小镇。
鞋艺小镇坐落于中国鞋都产业园区内,是该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域。
小镇分为已建成先导区、重点发展核心区、拓展布局区三大类,核心区总体布局为“一厅两轴三园三区”,以小镇客厅为形象展示入口,以总部经济园为产业发展引擎,沿1500米产城融合发展轴,有机串联新生代创业园、智能制造提升区、综合配套服务区,并塑造正岙河、潘岙河滨水景观带,高水平打造小镇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核心区块。
小镇以“鞋产业智造”为主导,加快构建鞋用材料、皮革机械、鞋业成品的鞋业产业生态链,完善以设计研发、生产智造、检验检测、展示展销、双创孵化、旅游休闲以及科技金融、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营造功能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力争建成省级特色小镇。
鹿城鞋艺小镇功能布局图2.珂卡芙鞋业服务园。
该园区是以珂卡芙鞋业有限公司、巨康鞋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主导建设的集设计研发、新材料应用、智能制造示范、产业互联网服务、款式成品发布等现代生产性服务要素为一体的闭环式智慧园区。
园区旨在以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投入前沿研发与生产,以全新科技实现云管理模式,以全新营销理念开拓并稳固鞋业市场。
园区搭建制鞋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创建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服务中心、鞋类设计师创新基地、鞋业人才培训基地等载体,采取设计输出、金融服务、培训教育、专家辅导、合作交流等方式,集中培育孵化鞋类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鞋业示范服务园区,促进温州制鞋产业转型升级。
珂卡芙鞋业服务园俯瞰图(三)“多星”围绕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打造,联合高校院所、创新平台、龙头企业等,创建、发展和提升各类创新载体和平台。
(一)强化示范引领,构建“两大基地”,提升产业发展能级1.围绕创意设计体系,打造鞋业时尚设计基地力争到2021年,打造集鞋业设计研发、人才培育、时尚信息及流行趋势发布于一体的专业化时尚设计基地,集聚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1家以上,并引入6家以上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3个以上国际知名设计人才团队,建立5家以上设计工作室,推动鞋业产业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环节攀升。
(1)建设鞋业品牌输出基地。
联合浙江创意园、珂卡芙鞋业服务园、鹿城鞋艺小镇等项目单位,建设鞋业创意设计中心、创意设计一条街,布局鞋类设计师原创基地,建设成品鞋款时尚发布系统、国际流行趋势信息发布系统等线上信息服务平台,布局设计师成品转化服务中心、搭建鞋类品牌时尚秀等线下服务平台。
吸引创意企业、时尚设计工作室等入驻,形成涵盖从产品设计、软件开发、交互设计、快速成型、模具设计、包装设计、流程再造到品牌策划和市场推广等完整设计链,打造鞋业品牌输出基地。
(2)鞋业工业与时尚设计服务中心。
依托温州中胤时尚鞋服设计有限公司建设的全省唯一鞋类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引入中国美院工业设计研究院设立鞋业工业与时尚设计服务中心,搭建以时尚设计、工业设计为主题的鞋业时尚设计平台,加强设计师、打版师等人才队伍培育,提升整体设计、造型设计、创意设计、样版设计实力,依托中心加强与国际时尚接轨,加强鞋款设计、鞋样设计、鞋版设计水平,开发鞋楦、鞋底、款式的全方位3D建模设计技术。
加强中心的人才及设计资源对区域鞋业设计企业的辐射和带动,选择符合条件的鞋业企业和设计企业开展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创建工作,加快提升行业整体时尚创新设计能力。
(3)建设时尚与广告设计基地。
发挥浙江工贸学院创意园在培育和孵化创意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时尚设计领域企业、团队的基础和优势,积极引导浙江工贸学院创意园建设成为鹿城区域内的时尚与广告设计基地,集聚区域内各类创意设计服务机构和人才,为鹿城鞋业产业在外观时尚设计、广告推广设计、产品工业设计方面提供全方位创意设计服务。
2.围绕技术创新体系,打造5G+智能制造应用基地力争到2021年,引入20家以上鞋机、智能装备领域企业入驻,为集群500家以上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供全方位支持。
5G+智能制造应用快速发展,培育一批在鞋业行业具有影响力的5G重点企业和优势特色产品。
(1)建设鞋业智能制造共享车间。
实施以制鞋工艺中后段为重点前、中、后段机器换人、“机器人+”战略,推广电脑数控切割机、电脑自动上胶前帮机、电脑针车机、无车缝数控设备、自动涂胶机、自动跑台网印刷设备、自动洗板机等适用型新型制鞋设备,以及成套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推进刷胶、划线、扎帮、包装等环节智能化改造升级。
(2)开展5G+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以5G+产业升级为切入点,推进5G+智能制造应用。
推进5G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实现工业视觉检测、工业AR/VR、无线自动化控制、云化机器人、物流追踪等应用。
结合“5+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在康奈集团、巨一集团等鞋业行业重点企业,开展5G+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进5G+智能制作应用和5G+制鞋融合应用。
(3)推动数字化时尚定制模式。
以康奈集团为样板,鼓励发展“智能云店”项目、打造“大师联盟”,探索个性化时尚定制模式、高端鞋履定制一站式服务,打通线上线下展示销售与数据采集、设计生产一体化协作平台。
引导企业深入集成应用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信息元素融入到鞋类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助推制造流程精细化、经营管理集成化。
(二)强化创新赋能,构建“三大中心”,推进创新资源集聚。
1.围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造鞋业产业创新中心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围绕鞋业产业当前面临的鞋类舒适性技术、鞋楦设计、智能化生产技术等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积极加强与省内外高校院所的联系,力争到2021年,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16个,当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达到180个,累计承担市级以上各类创新项目20个。
(1)建设鞋革技术产学研发展促进中心。
与四川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四川大学轻纺学院设立鞋革技术产学研发展促进中心,为鹿城鞋业企业与四川大学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渠道,并按照“科研+产业+资本”,逐步形成企业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企业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各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相互承接依托、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格局。
(2)建设鞋业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
依托浙江大学、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康奈集团、巨一集团等鞋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鞋业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着眼鹿城鞋业产业整体的技术研发需求和行业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和产学研用链条化服务。
(3)建设智能智造协同创新中心。
围绕西北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在自动化、物联网、智能制造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依托两所高校在鹿城区设立的技术转移中心,搭建智能智造协同创新中心,引入学校相关科研技术与科研团队,重点围绕鞋业物联网技术、智能鞋机装置设备,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致力于为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内容包括智能装备演示、智能化系统方案解决、模块化生产辅导、共性技术研发、智能化操作人才培训等。
2.围绕公共创新服务体系,打造鞋业公共服务中心围绕鞋业产业及企业发展需求,以技术服务、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服务为重点,强化各类创新服务资源引聚,建设鞋业公共服务中心,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力争到2021年,平台当年服务企业数达4500家次,检验总批次达10000次,检验业务总收入达1000万元。
当年鞋业企业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达30项。
(1)提升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温州)。
发挥中心作为浙江省内唯一一个国家级鞋类检测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心与美国UL机构、TÜV 南德意志集团等国外机构在标准检测等方面的合作,为温州鞋类产品出口欧美实现就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