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大《现代西方哲学》PPT课件
北大《现代西方哲学》PPT课件
-
12
三、世界作为意志(The World as Will)
1.进入意志的途径:我的身体。就是说,我通过我 的身体,切实地感受到意志的存在。
2.通过类比法,发现意志世界。万物皆为意志的表 现。
3.意志是自在之物,表象则是现象 4.意志即自在之物是可知的。这和康德的自在之物
完全不同。但不是通过理性,而是通过我们和意 志的直接同一性。 5.意志在主客分立和根据律之外。它是无目的、无 休止的挣扎和欲求。
• 2.理念与具体事物的关系:一方面,理念和具体事物是分 离的,就是说,理念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而且,理 念是时间在先的,在事物产生以前,理念就已经存在了。 另一方面,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和理念发生 关系的结果。这种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有和模仿。
-
9
(二)康德的“现象”与“物自身”
• 1.现象即我们所经验到的世界或者说是向我们所呈现的世界,是科学 知识可以达到的领域。
现代西方哲学
Western Philosophy after Hegel
-
1
“现代西方哲学”课程安排
• 第一讲 现代西方哲学概论;第二讲 叔本华 (一);第三讲 叔本华(二);第四讲 尼 采(一);第五讲 尼采(二);第六讲 柏 格森;第七讲 杜威;第八讲 波普;第九讲 维特根斯坦;第十讲 胡塞尔;第十一讲 海 德格尔(一);第十二讲 海德格尔(二); 第十三讲 海德格尔(三);第十四讲 罗尔 斯;第十五讲 罗蒂。
-
2
第一讲
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Philosophy after Hegel
பைடு நூலகம்
-
3
一、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趋向
• 1.从“形而上学”到“后形而上学” • ⑴传统形而上学:本体形而上学和主体形
而上学。特征:逻各斯中心主义 • ⑵后形而上学: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两种
-
13
第三讲 叔本华(二)
-
14
一、痛苦的根源:意志的肯定
• (一)人类幸福的两个敌人:痛苦和无聊
• 1.意志一天不得满足,意志的“主体”就要痛苦 一天,而每一次满足都不可能是持久的,都是新 的欲求的起点。世界的意志性,注定了人生痛苦 的先天性。
-
11
二、世界作为表象(The World as Representation)
• 1. 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即是我所知觉到的样子 • 2. 表象世界的形式:主客分立(客体在时空中,因而表现
为杂多;主体在时空外,不可知) • 3. 直观表象和抽象表象:前者包括整个可见的世界或全部
经验,旁及经验所以可能的诸条件;后者指概念,概念是 “表象之表象” • 4. 客体除了主客分立这一首要的、本质的形式之外,还有 次一级的其他从属形式即根据律,它有“四重根”。 • ⑴变化的充足理由律:物理对象 • ⑵认识的充足理由律 :概念 • ⑶存在的充足理由律 :数学对象 • ⑷行为的充足理由律 :自我
四、在哲学家的原著中品味原汁原味的思想盛宴 五、在同情与批判中展开与历史上哲学家的对话
-
7
第二讲 叔本华(一)
-
8
一、思想来源:柏拉图、康德、
奥义书
• (一)柏拉图的理念论
• 1. 理念或型:一切可感的东西都是流变的,而每一类可感 事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理念”或“型”,这些“理念”或 “型”却是永恒不变的。现实世界中的马成千上万,处于 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但它们都来自一个统一的马的 “理念”或“型”,它超越时间和空间。
• (三)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小我”不能认出隐 于万物和我们自身之中的“大梵”或“自我”,从而与之 合一,而是到处看到“不同”和“差异”,于是,处处被 欲望拖着走,落入生死轮回。
• (四)要摆脱轮回之苦,就必须把目光从外在收回来,从 自身内部发现自我的奥秘。到了这种境界,一切差别都消 失了,甚至父母不再是父母,世界不再是世界,神灵不再 是神灵,举目所见皆为“大梵”。
-
10
(三)印度奥义书哲学
• (一)在《奥义书》中,“大梵”或“自我”是宇宙的最 高本体,它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甚至诸神也是它的造物。
• (二)“大梵”或“自我”既创造万物,又隐于万物之中。 所以,一切看似不同的事物实际上都是那惟一的“大梵” 或“自我”的表现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一切都是“大梵” 或“自我”。
• 4.从“认识主体”到“知、情、意统一的整体 的人”:人首先不是进行认识的动物,而是 “生存在世”的存在者。
• 5.从“意识哲学”到“无意识(本能)哲学”: 对“无意识”、“身体”、“本能”的关注。
-
5
二、欧洲大陆哲学与英美分析哲学
• 1. 从历史渊源上看,这两大阵营仍然 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唯实论 和唯名论、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 的继续。
• • 2. “物自身”或“本体”:(1)作为感觉的外部来源。这种意义上的
物自身是在我们之外、刺激我们的感官、引起我们的感觉的东西,但 不可知。 (2)作为一种限制性概念。康德用它限制我们的认识,使 认识只能停留在现象界。 • 3.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科学知识应当是“先天综合判断”,就是说, 科学知识由两部分构成:先天的部分提供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 形式,综合的部分提供后天的质料。科学知识的形成不是被动的主体 适应、符合外部对象的过程,而是主体用先天的形式去整理、综合和 统一杂多的质料的过程。 知识的形式包括:时间、空间和因果性等十 二范畴。这些形式只适用于现象,不适用于物自身。
• 2.大陆哲学与分析哲学不是两种不同的 哲学思潮,而是“做哲学”的两种不 同的风格。刺猬型和狐狸型
• 3.两大潮流的汇合
-
6
三、学习西方哲学的五大法门
一、在东西方哲学的比较中把握西方哲学的基本特 点
二、在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中明确学习哲学(史) 的目的和意义
三、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梳理西方哲学(史)的基 本线索
倾向:向东方哲学靠拢;向前苏格拉底哲 学回归 • 2.从“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到“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
-
4
• 3.从“现代主义”(modernism)到“后现 代主义”(postmodernism):对现代主 义的理性、主体、真理、进步等观念进行 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