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53题)1下列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际贸易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2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技术贸易壁垒?( )产品种类壁垒3下列不属于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是( )A、不利于贸易各国改进生产技术4为什么发达国家愿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减免关税待遇。
( )A、因为发达国家在关照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是在扶植本国的制造业。
5下列哪项属于GATT与WTO共同具有的特点( )。
关税减让6在大卫李嘉图的模型中,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由( )来决定。
绝对优势7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 )。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8中国参加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属于( )次区域经济合作9考虑大国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关税t,那么当关税t很低时,贸易条件利得与无谓损失的大小应为( )。
贸易利得>无谓损失10(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独立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行出口管制。
单边出口管制11母国生产电视机和手工玩具,现有劳动力从外国流向母国。
则在长期移民效应中,母国工资、租金、及两种产品产量将会( )。
D、工资不变、租金不变、电视机产量减少、手工玩具的产量增加1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可以判断( )。
D、丰裕要素从贸易中受益、稀缺要素从贸易中受损13( )是指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
负面清单14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C、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15关于调拨价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定价16中心-外围论的提出者是( )普莱维什17下面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自由贸易区一般设在关境以外。
18美、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足鼎立,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中韩自贸区19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B、生产要素禀赋差异20对于各种类型的贸易,不需要将该贸易的贸易额计入该国总贸易额的是( )A、过境贸易21( )指国家通过法令或其他手段和途径,规定本国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A、歧视性政府采购22下列有关转口贸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第三国来讲属于转口贸易,也称过境贸易。
23从垄断竞争模型中的有贸易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该产业中的厂商数量会如何变化( )。
有部分厂商退出24( )是指由出口方的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和银行签订。
卖方信贷25经济全球化中不包含( )。
技术全球化26特定要素模型中,( )要素不属于特定要素。
劳动2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WTO例外条件?( )关税保护28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受其驱动力的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其中“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要素”的是哪一个阶段:投资驱动阶段29从垄断竞争模型中的无贸易长期均衡出发,当母国开始于其他两个相同的国家贸易时,每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d将会( )。
更平坦30动态周期理论主要包括三类,除了( )环境周期说31有关贸易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贸易条件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3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33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下列哪种情况会构成倾销( )。
本地价格>出口价格34产品周期说的三阶段理论中“国内外需求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国内外的市场竞争者增多,由于外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使开发国的出口日益减少”,这是说的哪一个阶段?A、成熟的产品阶段35( )是指海关设置的,或者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区域。
保税区36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关税的征收方法( )出口税37产业内贸易不会在( )市场类型中产生。
完全竞争38下列什么条件不是构成倾销的必要条件( )。
企业亏损39下面哪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不仅做到了成员国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对外共同关税,而且做到了经贸政策统一?( )经济同盟40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特点不包括( )A、各国间存在相同的汇率制度41与关税壁垒的作用相比,非关税壁垒的下面哪一个表述不准确?A、非关税壁垒的进口数量限制对生产效率和消费者利益存在损害,但损害没有关税壁垒严重。
42在FDI的短期效应中,当有资本流入母国时,对母国国内两大产业劳动人数与产量发生何种变化( )C、制造业劳动人数增多,制造品产量增多;农业劳动人数减少,农产品产量减少43最早提出自由贸易政策主张的经济学家是( )。
亚当斯密44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主张不包括以下哪点?( )主张政府少干预45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被称作( )超保护贸易论46.一国实行哪种贸易措施会使该国国民利益最大( )。
自由贸易47. 考虑小国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关税t,相比较征收关税前,下列哪个母国群体福利将会减少( )。
消费者48. 下列价格不被列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的是( )A.欧盟内部的共同农产品价格49. ( )主要表现为国家指定有关专门机构或委托少数大企业垄断有关商品的进出口经营活动,从而直接控制进出口商品的国别、种类和数量。
A.进出口国家垄断50. 波斯纳把技术的创新和转移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和消费到别国开始进口该类商品这段时间,是指( )需求滞后51. 衡量出口产品原产地的两个标准是加工标准和( )增值标准52. 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不包括( )拍卖价格53. 下面那一种属于进口附加税( )反补贴税二.多选题(共17题)1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包括A、国际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B、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殊规律C、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D、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2出口鼓励政策包括A、买方信贷B、卖方信贷C、出口补贴D、经济特区措施3国际贸易可能遇到的风险包括A、价格风险B、信用风险C、政治风险D、运输风险4国际贸易按贸易有无第三国参加,可以分为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转口贸易5外贸依存度可以细分为A、出口贸易依存度B、进口贸易依存的6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设条件包括A、两种要素可以在产业间自由流动B、不同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的技术是相同的7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A、技术标准壁垒B、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C、绿色壁垒D、卫生检疫标准8进口附加税包括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9国际分工的积极作用包括A、各国通过分工来扬长避短B、可以节约全世界的劳动时间C、合理利用生产要素10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划分,可以分为A、出口贸易B、进口贸易C、过境贸易11外汇管制包括A、数量性外汇管制B、成本性外汇管制D、混合性外汇管制12原料周期说将原料的生命周期分为A、需求产生的繁荣阶段B、需求和供给来源的替代阶段C、合成或研究与发展的介入阶段13进口配额制度的形式主要有A、绝对配额B、关税配额14进口税可以分为A、普通说B、最惠国税15.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的发展分为A.新产品阶段B.成熟产品阶段C.标准化产品阶段16.关税的征收方法有A.从量税B.从价税C.差价税D.混合税17.直接的非关税壁垒包括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制C.“自动”出口配额制三.判断题(共15题)1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那些为保护环境或以保护环境的名义而采取的限制商品进口的各种技术性标准与措施。
√2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指相邻国家之间的地区间经济合作。
√3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是指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的各类措施。
√4资本输出包括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贸易输出。
×5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主张的贸易政策是保护贸易政策。
×6有效保护率也称有效关税率,是指对进口产品征收了名义关税后,该名义关税对本国产品的实际的有效的保护率。
√7凯恩斯超贸易保护政策的保护对象是发达国家的夕阳工业。
√8混合税又称复合税。
它是指在税则的同一税目中定有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税率,征税时选择其中之一使用。
×9机会成本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源用于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10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对它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11各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类型有:贸易型的经济特区、工业型的经济特区、科技型的经济特区、保税区等等。
√1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包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
√13由于商品的国际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的世界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取决于一个国家国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贸易国必然会不断地改进出口商品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14.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说明商品在国家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生产要素的流动。
对15.易货贸易是指以货物经过计价作为清偿工具的国际贸易,是两国间直接以货物交换货物的贸易。
对四.简答题(共11题)1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共同点:都是在成员国之间减少国家间贸易壁垒,加强各国之间地贸易往来促进贸易发展。
不同点:各种组织形式之间地合作程度不同。
自由贸易区:只是合作国家内部统一或互相减免关税促进贸易;关税同盟:合作国家之间对内互相减免关税,对外也统一关税标准;共同市场:在对内减免关税,对外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各种要素的自由流通;经济同盟:最高程度的区域经济合作,不仅对内减免关税对外统一标准,实现各种要素的互相流通,以及在经济政策上的统一。
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因:(1)区域经济合作比全球性的经济合作更容易实现,并且每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参与的国家相对较少,能更好的实现国家的经济需求,更符合一个国家的合作目标(2)有利于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优化资源配置和要素流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区域间加强互通加速经济的发展(3)多米诺骨牌效应,不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的国家会感到孤独和吃亏,因此都积极参加不同的自贸区,以争取更多的经济贸易利益。
2什么是贸易条件?如何改善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衡量在一定时期一国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
改善方法:1.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大产业转移力度。
2.还应当继续发展本国的优势产业,对其进行现代化的不断改造。
3.还应当不断扩充完善产业链,强化基础工业力量。
4.不断强化对关税体制的改革力度,促进国际贸易更好的发展。
3简要说明国家之间相互进行国际贸易的原因有哪些?(1)各国所使用的技术不同;(1分)(2)各国的资源禀赋不同;(1分)(3)国家之间相互邻接性;(1分)(4)产品差异化造成的产业内贸易;(1分)(5)外包成本不同;(1分)(6)需求的差异(1分)4在短期特定要素模型中,对一个遭受自然灾害后出现人口下降的小国而言,用图形表示出劳动减少对每个产业的产量及均衡工资的影响,以及对资本和土地租金产生何种影响?劳动人数减少,两个产业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