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PPT优秀课件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PPT优秀课件

• 2. 疼痛 与手术、癌肿压迫、转移有关。 • 3. 组织灌流量的改变 与手术失血有关。 • 4. 躯体(患侧肢体)移动障碍 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手术
损伤臂丛神经或其分支。②手术后愈合过程中瘢痕收缩, 患侧肩部活动受限。③患侧上肢淋巴水肿。 • 5. 自我形象紊乱 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乳房及邻近组织切 除。②瘢痕形成。③化疗致脱发等。④乳房再造或义乳致 双乳不对称。 • 6. 知识缺乏 缺乏乳腺癌康复期保健知识。 • 7. 潜在并发症 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患肢水肿等
• I、Ⅱ期乳腺癌病人5年生存率分别可达到95%和 85% 以上。
• “如果你看到正在笼中挣扎的 鸟,那就是我。不论我在哪, 我心里总想着别处。”当 2000年,人们将奥斯卡最佳 女配角奖授予安吉丽娜·朱莉 时,并不太令人出乎意料。 《移魂女郎》 里满口粗话发 如枯草的颓废少女,不过是 她真实生活里曾经的反光。
有的病人有钝痛 质硬,表面不光滑 边缘不清楚,尚可推动
转移体征
淋巴转移:最初患侧腋窝淋巴结 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血行转移:乳房癌转移至肺、骨、肝时, 出现相应症状,如胸痛、气急、 咳血、背痛、肝大、黄疸等
营养状况:消瘦,呈恶病质状态
早期乳腺癌:乳头溢出鲜血 溢液涂片细胞学和导管造影术检查,确诊
乳头回缩,乳晕区皮肤水肿,明显增厚 在乳头内上侧1.5厘米处可摸到如花生米 大小的硬结
妊娠时发现右乳肿块,诊断为“乳腺癌”
医生建议终止妊娠,手术治疗,但因病人婚 后5年未育而坚持继续妊娠,拒绝手术及化疗 该病人于分娩后肿瘤转移而死亡。
右乳房变形严重,乳头上抬、回缩、内上方牵拉 左乳房乳头凹陷,外上方出现明显“酒窝症”
双 侧乳腺癌
男性乳房组织较薄,容易早期扩散,且容易被 人疏忽,男性乳房癌的治愈率远远低于女性。
孕育史和哺乳史:初产年龄大于30岁 终身未育或未哺乳者
饮食习惯:营养过剩、肥胖、长期高脂肪饮食 乳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高于普通人群2~3倍 其他因素:胸部受过电离辐射,精神过度紧张等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分期
• 最多见于乳房的外上象限(50%左右),早期为 单发的无痛小肿块,其次是乳头、乳晕和内上象 限。
• (一)早期表现 • 无痛,单发的小肿块,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
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很清楚,在乳房内不易被 推动。临床有明确的乳腺肿块时诊断并不困难, 而早期乳腺癌往往肿块微小,不易触及,因此不 能以肿块作为乳腺癌的唯一体征。不能轻视的早 期体征:如乳腺腺体增厚,乳头溢液、溢血,乳 头糜烂,皮肤轻度凹陷等。
术前护理
• 介绍术前各项化验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 如术前 做心电图,乳腺X线片,留取大小便常规,配合 护士取血标本,了解血型及肝肾功能等。
皮肤异常
发红:炎症 大范围充血水肿:炎性乳癌
“桔皮样”变:癌细胞阻塞浅淋巴管导致 淋巴水肿
乳房肿块
①位置:50%以上的肿块好发于外上象限 ②大小和数量 ③质地、形状、表面及边界 ④活动度 ⑤肿块与筋膜、胸肌关系
乳房肿块多发生于乳房外上限,其次内上象限。 早期:患侧无痛性、单发小肿快,多无意中发现
特殊检查与手术耐受性检查
1.影像学检查 乳房钼靶X线摄片—普查方法,发现早期乳房癌 B型超声检查——软组织结构、肿块形态及质地
2.细胞学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定性检查 细胞学——3-10%乳房疾病有乳头溢液,其中
血 性溢液占50-70%,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
腺导管内镜检查
护理问题
• 1. 焦虑或恐惧 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住院环境陌生。②对 癌症的恐惧。③担心治疗效果及预后。④手术后乳房缺失 致形体改变。⑤担心手术后夫妻生活质量。
正常乳腺
双侧乳房大小、位置和外形对称 双侧乳头对称,指向前方、略向外下 乳头没有溢液 乳房皮肤正常(在无刺激性外敷药物或热敷
情况下)




外形异常
两侧不对称:一侧乳房内有占位性或炎性病变, 患侧乳房大于健侧
局限性凹陷(酒窝状):深部癌肿/脂肪坏死 灶侵及Cooper 韧带,导致皮肤表面凹陷。
一侧浅静脉扩张:晚期乳癌/肉瘤的象征
• 迷离的眼神 、丰厚的嘴唇、 嘴角漾开微笑
• 秀兰·邓波儿曾战胜乳腺癌(85岁离世 ) • 茱莉切乳腺防癌引热议 • 蔡琴曾做过乳房肿瘤切除手术 • 汪明荃:甲状腺癌,乳房又再发现肿瘤
致病因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一些雌激素分泌有关。 高危因素有:
月经史: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3岁 绝经年龄大于55岁 行经期大于30年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PPT优秀课 件
1.乳腺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妇 女死于乳腺癌,其发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北 美和西方发达国家是乳腺癌的高发区。
• 目前,在美国适龄妇女普查中,乳腺癌检出率为1/8,居 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亚洲地区乳腺癌发病率虽然不高,但 增长速度很快,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据统计,我国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发病率较高,农村发病 率较低,乳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 癌,因此乳腺癌又被授予“城市女性第一杀手”的称号。 专家预测,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我国乳腺癌妇女发病年龄比美国提前10年,为40~60岁 之间,尤其以45~49、60~64岁之间是发病高峰期。
乳头异常:观察外形、糜烂、破溃及溢 液
慢性炎症:被牵拉向病灶处偏斜 乳房外、内上限的癌肿:两侧乳头高低不对称 乳房深部癌肿:乳头内陷
•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 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 陷,就像橘子皮一样。
•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 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 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 “皮肤卫星结节”
男性乳腺癌术后病例
1.评估心理状况
• 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疾病不确定 感
• 病人对乳房缺失,形象改变的心理变 化
• 病人对手术、康复锻炼及预后的了解 程度
• 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2.评估社会支持状况
• 了解病人社会支持系统的来源 • 家属尤其配偶对乳腺癌的了解程度 • 配偶对疾病预后的认识程度 • 配偶对疾病预后的心理承受能力 • 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就医费用的支付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