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复习五:圆锥曲线及其几何性质
☆考点梳理
1.圆锥曲线的轨迹定义与统一定义.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
3.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焦点、离心率、准线、渐近线.☆基础演练
1.如图,椭圆中心为O,A、B为左右顶点,F为左焦点,
左准线l交x轴于C,点P、Q在椭圆上,PD⊥l于D,
QF⊥OA于F.给出下列比值:
其中为离心率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若
12
,F F为椭圆
22
1
25
x y
m
+=的焦点,且
12
8
F F=,则m的
值为.
3.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直线交其于A、B两点,A、B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1、
B1,则
11
A FB
∠=____________.
4.经过两点()
143
,,
⎛⎫
-
⎪
⎪
⎝⎭
的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5.过双曲线
22
22
1
x y
a b
-=的右焦点F作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分别交于A、B两点,O为坐标
原点,若OA、AB、OB成等差数列,且BF,FA
u u u r u u u r
同向,则离心率e=_________.
6.椭圆
22
1
2516
x y
+=的两个焦点为F1、F2,弦AB过F1,若
2
ABF
∆的内切圆周长为π,
()()
1122
A x,y,
B x,y,则
12
y y
-=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1.椭圆的定义
例1.如图,已知E,F为平面上的两个定点,G为动点,
610
EF,FG,
==点P为线段EG的中垂线与GF的交点.
⑴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出点P的轨迹方程;
⑵若点P的轨迹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点A、B,且线段AB
的中垂线与EF(或EF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C,线段EF
的中点为O,证明:
9
5
OC<.
2.中点弦问题
例3.直线l交椭圆
22
1
2016
x y
+=于M,N两点,点()
04
B,,若⊿BMN的重心恰为椭圆
右焦点,则直线l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
3.椭圆的几何性质
例2.已知
1
F、
2
F分别是椭圆()
22
22
10
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右准线l,离心率e.
⑴若P为椭圆上的一点,且
12
F PF
∠=θ,则
12
PF F
S
∆
=_____________.
⑵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使得
12
PF PF
⊥,则e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
⑶若椭圆上存在一点P,使得
12
PF ePF
=,则e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
⑷若在l上存在一点P,使得线段
1
PF的中垂线经过
2
F,则e的范围是___________.
⑸若P为椭圆上的一点,线段
2
PF与圆222
x y b
+=相切于中点Q,则e=________.
⑹过F且斜率为k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且3
AF FB
=
u u u r u u u r
,若
2
e=,则k=___.
4.最值问题
例4.已知动点P在椭圆
22
1
1612
x y
+=上,(,(2,0)
A B.
⑴若2
PA PB
+取最小值,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⑵若动点M满足||1
BM=
u u u u r
,且0
PM BM=
u u u u r u u u u r
g,则|
|的最小值是;
⑶PA P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椭圆W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
3
两条准线间的距离为6.椭
圆W的左焦点为F,过左准线与x轴的交点M任作一条斜率不为零的直线l与椭圆W
交于不同的两点A、B,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
⑴求椭圆W的方程;⑵求证:CF FB
λ
=
u u u r u u u r
;⑶求MBC
∆面积S的最大值.
☆方法提炼
1.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两种形式,有时需要就焦点位置进行讨论.
2.椭圆有两种定义方式,解题时要学会“回到定义去”.
3.椭圆有两个焦点、两条准线,解题时建议联系起来考虑.
4.解解析几何问题,“画个图”是个好建议;中点弦问题利用“点差法”可简化运算.
5.在处理直线与椭圆相结合的问题时,要学会利用韦达定理整体处理.
P
H
E F
G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