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学》-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环境管理学》-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一般按其性质分:
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根据形成条件分
耗竭性资源 : 不可更新资源 矿产资源…
非竭性资源: 可更新资源 水资源、生物资源… 恒定资源 太阳能、潮沙能…
中国资源情况一览表
资源种类
数量
陆地
居世界第三位

居世界第一位
太阳能
居世界第二位
煤炭居世界ຫໍສະໝຸດ 三位矿产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 我国已初步探明的就有137种。其中,铜、铝、 镍、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锌、钨、锡、稀土以及黄铁矿、重晶石等非金属 矿藏储量,比世界上其它各国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
(狭义)是指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在生产和 生活中利用的自然物。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区别:
自然环境是指在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
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可利用的角度定义的,是指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开发利用产 生经济价值的自然物质。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Sa line Water
La te ral intrus ion of sa line w ater
Infiltration of pe stic ides and fertilizers from
farmlands
Brine le aka ge from ruptured w ell c asing
(二)——土地沙化
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已 有31.1×104 km2的土地成为沙 漠化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3.9%。土地沙化后的生产力迅 速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三)——土地盐渍化
盐渍化指土地中易溶盐分 含量增高,作物不能生长,土 地丧失了生产力的现象。我国 盐渍化土地有1亿 hm2。
(四)——土壤肥力下降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土地中,现在和
可预见的将来,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经 济价值的部分。
(二)土地资源的特性
1、土地资源是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和存在的,人 类一般不能生产土地,只能利用土地。 2、土地资源占据一定的空间,与周围其它环境要 素相互联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3、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基 本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其基本用途和功能不能 被其它任何自然资源替代。 4、土地资源的总量是个常量。 5、土地资源的状态和价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 可以被提升,也可能下降。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4、农用土地比重小,分布不平衡。我国可被农林 牧副各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仅占土地面积的 70%,且分布不平衡。 5、土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我国较好的土地后备 资源已为数不多,据估计可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 地资源只有1亿亩左右。
二、土地资源开发 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一)——水土流失
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自然资源是人类文 明和社会进步的物 质基础,同时也是 人类社会系统和自 然环境系统相互作 用,相互冲突最严 重的地方。
因此,处理好自然 资源开发和保护的 关系是处理好“人 与环境”关系最关 键的问题,是关系 到人类社会持久、 幸福生存的大问题, 也是环境管理学的 核心问题。
前言
本次课程的内容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一)土地及土地资源的概念
广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 和陆内水域,不包括海洋。它是由大气、 地貌、岩石、土壤、水文、水文地质、动 植物等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狭义的土地概念,是指地球表面陆地 部分,不包括水域,它由土壤、岩石及其 风化碎屑堆积组成。
(一)土地及土地资源的概念
83.4
草原面积(公顷/人) 0.21 0.65
0.99
水资源(米3/人)
2700 10000
18000
河川径流量(米3/人) 2700
13904
上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中国的自然资源—— 人均占有量少 (资源小国)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三、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
农 林

自然人文 景观
生产资料


(三)土地资源的功能与作用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土地类型复杂。我国土地有平原、盆地、丘陵、 山地等错综复杂的地貌类型;从水热条件看经历 了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的热量变化,从湿润、 半湿润到半干旱的干湿度变化。 2、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土地面积约 占亚洲大陆面积的22%,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 占有土地只有1.01 hm2,为世界平均数的1/3,人 均耕地面积0.1 hm2 ,为世界平均数的1/4。 3、山地多,平原少。我国山地、高原、丘陵占国 土面积的69%。
上列表格说明了什么?
中国的自然资源—— 总量大,种类多
(资源大国)
中国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
资源
中国 世界平均水平 美国
国土(公顷/人)
0.9 2.75
3.87
耕地(公顷/人)
0.09 0.28
0.78
森林面积(公顷/人) 0.11 0.83
1.1
森林覆盖率(%) 12 30.2
28.9
林木储积量(米3/人) 9.6 62.8
过度的樵采、放牧,甚至毁林、毁 草开荒,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我 国水土流失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 153×104 km2发展到2011年的357×104 km2,占国土面积的37.1%。水土流失 使土地资源的生产力迅速下降,水土流 失后会使下游河流、湖泊、水库淤积, 导致洪水、泥石流、滑坡等。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三节、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四节、海洋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五节、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第六节、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第一节、概 述
一、基本概念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情况
一、基本概念
自然资源: (广义)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
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 总称
我国耕地肥力不足,部分地区土壤肥力下降明显。有36.6%的 耕地普遍缺氮,59.1%的耕地缺磷,22.9%的耕地缺钾。有50%的 耕地土壤有机质仅在0.5%~2%之间。
(五)——土壤污染
Munic ipal w ater w e ll
Oce an
Fresh w ater
se ptic tank leak ag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