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汕头市金山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 二 物 理
一.单项选择题(1-7 题为单选,每题 4 分。
共 28 分)
命题:许佳琳 叶棕
1. 如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 r 大于 r 1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 当 r 大于 r 2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 当 r 等于 r 2 时,分子间的引力达到最大值
D. 在 r 由 r 1 变到 r 2 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
2.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 U ,用等效总电阻是 r 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 I 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 U 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是 I 2.则
A. 用户端的电压为 I 2U 1/I 1
B. 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 U-U 1
C.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 I 2r
D.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I 1U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与大气相接触时,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B .空气的相对湿度等于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
C .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也随着减小
D .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4. 如图所示,线圈 abcd 固定于分布均匀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
面向里。
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时,该磁场对 cd 边的安培力
大小恒定。
则下列描述 B 随 t 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 C . D .
5. 如图所示,1 mol 的理想气体由状态 A 经状态 B 、状态 C 、状态 D 再回到状态 A .BC 、DA 线段与横轴平行,BA 、CD 的延长线过原点。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D 变化到A 的过程,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B.气体从A 变化到B 的过程属于等容过程
C.从B 变化到C 的过程,气体压强增大
D.从C 变化到D 的过程,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6.在匀强磁场中,一个100 匝的闭合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
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图示
正弦规律变化,设线圈总电阻为2Ω,则
A.t=0 时,线圈平面平行于中性面
B.t=1s 时,线圈中的电流改变方向
C.t=1.5s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D.一个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8π2J
7.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
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后,水分子和碳粒就不再运动了
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
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
二.多项选择题(8-12 题为多选, 每题 4 分,漏选得 4 分,错选得0 分。
共20 分)
8.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卡文迪许用著名的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牛顿最先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的方法发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而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B.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
C.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能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变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C.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11.如图,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足
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cd静止在导轨上.t=0时,
棒ab 以初速度v0 向右滑动.运动过程中,ab、cd 始终与导轨垂直
并接触良好,两者速度分别用v1、v2 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I 表
示.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
12.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输入电压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电路中电阻R =10Ω,M 是标有“10V、10W”的电动机,其绕线电阻r =1Ω,电动机正常工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1:1 B.电流表示数是11A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9W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0W
二.实验题(本题有 2 小题,共14 分)
13.(8 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 所示的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欧姆“×1”挡内部电池的电动势E 和多用电表欧姆“×1”挡的内阻r,R0 为滑动变阻器,为电压表(量程0~2V,内阻约2k )。
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调到“×1”挡后进行。
(2)将图1 中多用电表的黑表笔与(填“1”或“2”)端相连。
(3)两表笔与1、2 正确连接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某次实验中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
如图2、图3 所示,多用电表的读数为Ω
,电压
表的读数为V。
(4) 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录多用电表的
读数R 和电压表的读数U,并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如图4
所示的1
-
1
图线,则E= U R
留三位有效数字)
V,r= Ω。
(计算结果保
14.(6 分)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μA 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 mA 的电流表.该同学测得微安表
内阻为1 200 Ω,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与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a)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
(1)根据图(a)和题给条件,将(b)中的实物连接
(2)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16.0mA 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18 mA B.21 mA C.25mA D.28 mA
(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填正确
答案标号)
A.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1 200 Ω
B.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1 200 Ω
C.R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
D.R 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
k 四. 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38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 分)在磁感应强度为 1 T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匝数为 10 匝的矩形线圈 ABCD ,如图所示,
其绕 OO'轴以转速 n � 50 π
r/s 匀速转动。
AB=20cm ,BC=25cm ,线圈总电阻为 r =1Ω,定值电阻
阻值为 R =9Ω,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求:
(1) 当从图示位置转过 60°时,通过 R 的电荷量?
(2) 当从图示位置转过 90°过程中,R 产生的热量(π取 3,结果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
16.(12 分)如图所示,有两个内壁光滑的气缸 A 和 B ,其中 A 水平放置,B 竖直放置。
两气缸的总长度均为 6L ,横截面积均为 S 的气缸。
A 、B 之间用细管相连,细管的体积不计。
环境温度27 ℃,外界大气压为 p 0。
活塞 C 、D 的重力及厚度不计,活塞 C 与一轻弹簧相连,弹簧的原长
为 5L ,活塞 D 到缸底的距离为 5L 。
在 D 上放一个m = p 0 S 的物体,稳定后,弹簧的形变量大小
g
为 x = 1 L 。
求:(1)劲度系数 的大小; 2
(2)稳定后,活塞 D 到缸底的距离。
17.(16 分)如图所示,间距为L 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MN、PQ 固定在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导轨上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一根长为L、电阻为2R 的直导体棒ab 垂直放在两导轨上。
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 的匀强磁场中。
ab 由静止释放后沿导轨运动,下滑位移大小为s 时到达cd 位置并开始以最大速度v m 做匀速运动。
ab 在运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及一切摩擦均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ab 棒的质量m 和ab 在匀速运动过程中的热功率P;
(2)从ab 棒由静止释放到开始匀速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电阻
R 产生的热量Q;
(3)从ab 棒由静止释放到开始匀速运动整个过程所经历的
时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