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经济学(全套课件451P)

城市经济学(全套课件451P)

平衡”
❖ 2、城市经济学扩展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填补了城市公共经济的研究空白
❖ 3、城市经济学完善了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聚集经济中的外部效益是大量存在的,并且
通常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方法加以妥善解决。
❖ 4、城市经济学提出了经济管理理论和制度更新的要 求——区域经济一体化
七、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 1.比较优势
经济优势
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⑴绝对优势 ❖ 例:假设甲城和乙城都生产面粉和布,如果他们
每个市民的生产能力相同,则交换不会发生,由于 两城在资源条件、生产设备、技术和劳动力技能 等有所差异,因此两城间劳动生产效率则不同。 假设甲城市民每小时劳动的面粉生产能力是乙城 市民的2倍,布的生产能力是乙城市民的6倍,则可 以说甲城较乙城在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 2、城市经济学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边界已经而且正在 继续被打破
❖ 3、利用计量经济工具而完成的实证研究的大量出现 ❖ 4、大量地借鉴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 ❖ 5、城市经济的模拟模型有望增加。
十、城市经济学的不成熟性
❖ 1、研究对象界定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 2、缺乏能贯穿城市经济学始终的基础理论体系。 ❖ 3、缺乏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交易成本能否作为分
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 学科.
❖ 解释二 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分析 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 动。
❖ 2、主要内容:
❖ ⑴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 ❖ 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
功能、地位和作用 ❖ ⑵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
析工具)。 ❖ 4、基本理论与城市问题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 作业: ❖ 谈谈你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 教学总结: ❖ 本次课教学内容较多,涉及范围广,讲授
过程需要较广的知识面,有一定的难度,但对 引导学生入门有帮助。
课题二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原因
❖ 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 解释城市形成的原因。
❖ 教学重点: 比较经济、聚集经济、规模经

济理论
❖ 教学难点: 比较经济、聚集经济比较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济、聚集经济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 教学课时: 两课时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一、城市的内涵
❖ ⑴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⑵城市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
有机体。 ❖ ⑶城市是区域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
育发展中心。
内涵 城市是经济中心
生产中心 流通中心 消费中心
二、决定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
1、经济动因
比较利益 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
2、 经济机制
市场机制 计划机制 习俗机制
3、其他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 地理位置 资源等
❖ 三、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
比较经济 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
比较优势的存在使贸易交换得以出现; 规模经济促使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聚集经济效益则最终组成大城市的诞生。
位经济师” 的理解
二、从经济的角度对城市的理解
❖ 发展中国家55%的GDP在城市,发达国家 85%的GDP在城市
❖ 1、城市是集聚的中心。 ❖ 2、城市是资源分配(配置)的平台。 ❖ 3、城市问题,与集聚在一起的孪生兄弟 ❖ 4、发展中国家是资源的创造问题
三、城市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 1.要素空间分布的高度聚集性 ❖ 2.经济活动的高开放性 ❖ 3.投入产出的高效性 ❖ 4.外部环境的高外在性 ❖ 5.经济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 1、加速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的“中心 极”作用。
❖ 2、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 3、从实际出发发展基础产业,避免城市基础
产业趋同 ❖ 4、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创造城市最佳效益。 ❖ 5、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八、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1、涵义 ❖ 解释一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 教学课时: 两课时
❖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思考题
❖ 1、从城市生活经验出发,请谈谈你看到的城市 经济活动的现象。
❖ 2、你认为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如何? ❖ 3、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什么?请谈谈城市经济在
城市规划理念的形成中启何作用? ❖ 4、请谈谈对“一位好的规划师,首先必须是一
2003
课题一 绪论
❖ 目的要求: 引导学生认识城市经济学,掌握城市经 济的特征、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学科地位、理论价 值、实践意义、含义、研究内容、发展趋势以及城 市经济学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和不成熟性。
❖ 教学重点: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理论价值、实 践意义
❖ 教学难点: 城市经济学的学科价值
﹙“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 ❖ 7、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
8、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
⑴ 城市发展规律研究 ⑵ 城市经济结构研究 ⑶ 城市经济环境研究 ⑷ 城市经济效益研究 ⑸ 城市经济区域研究 ⑹ 城市经济管理研究
❖ 9.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经济学
六、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价值
❖ 1、城市经济学促进了一般经济学原理发展变革 ——把“空间”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寻找“空间
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 ❖ ⑶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 ❖ ⑷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 ❖ ⑸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 ❖ ⑹其他城市经济问题 ❖ 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九、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 1、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心由空间分析转移到部门和 政策分析上来
❖ 城市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空间聚集性.
四、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应城市问题而生) 社会经济发展 产物 城市 相关 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发展
问题 住房困难 交通混乱 环境破坏
经验 工业化 城市化 经济中心
《城市经济学导论》
城市经济学诞生 威尔伯.R.汤普森,1965
五、城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 1、城市经济学是重要的中观经济学 ❖ 2、城市经济学是重要的公共经济学 ❖ 3、城市经济学是重要的空间经济学 ❖ 4、城市经济学是崭新的制导经济学 ❖ 5、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 ❖ 6、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主要参考书目
❖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丁健: 现代城市经济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 巴顿:城市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1984 ❖ 蔡孝咸: 城市经济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 谢文惠:城市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 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第四版) 中信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