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经济学》第一讲 城市经济学导论 ppt课件

《城市经济学》第一讲 城市经济学导论 ppt课件


2.主要内容:
☆ 城市经济中的区位分析; ☆ 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经济问题; ☆ 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
二、现代城市的涵义及其界定 1、城市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结合人文地理学和 社会学的思想,我们可以将城市定义为:在特定的 地域空间中,人口和产业高度集聚,劳动分工发达, 具有与乡村社会极不相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以及独特的景观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 ▲ 基本特征
三、城市的起源和演化 1.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阶段 1)城市产生的经济条件:农业剩余的出现 农业生产率提高到能够为城市的政治、军事和社会 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资料的程度。 因此,城市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农业剩余的出现, 农业剩余的多寡往往决定着城市的规模。
2)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由于城市的出现和发展与经济密不可分,因此, 在不同的经济形态下,城市的形态也大不相同,如下 图所示:
知识经 济
工业经 济
农业经 济
渔猎与采 集经济
公元前 3500年
十八世纪 中后期
二十世纪 中后期
2、前工业城市 前工业城市就是指在新石器时代以后逐步发展起 来的城市。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剩余的出现是前 工业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前工业城市最初的形态是城堡,主要功能是满足 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活动的需要。随着其规模的扩大, 就必须要求城市加强交易功能,满足手工业品与农产 品之间的交易需求,就产生了“市”,“城”与“市” 的结合,才形成了完整的城市。 一般来说,农业革命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但 必须注意的是,农业革命并不是解释城市的起源和发 展唯一因素。如古代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和衰落就 与商业贸易的兴起和衰落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伦 敦 都 市 圈
▲ 中国的城市界定 中国城市的界定有两种,一是按照城市的行政建 制,将城市划分为直辖市、省辖市、副省级城市、地 级市、县级市、市辖区、镇。另外一种划分则是按照 人口规模的不同,将城市划分为特大城市,100万人 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 万人;小城市,20万人以下。
2、前工业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转型 在前工业城市发展的后期,在西欧社会中可以发现前工业城市 向工业城市城市转型的苗头。在欧洲,前工业城市的转型时期包括 中世纪后期,即公元十一世纪~十四世纪的时期,以及十四世纪后 直至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发生这两个时期。
▲ 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 这一时期影响西欧城市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古代商业城市的复苏 ——十字军东征 ——市民阶级的兴起 ——社会精神和价值观的变化 ——其它因素,如货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人口减少等因素 导致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步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农业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夯实了城市发展物质基础等。
第一、人口的高度集聚:人口密度较大、人口 总规模较大。
第二、产业的高度集聚 第三、独特的精神、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2、城市地区的界定 ▲ 美国的城市界定 1)城市: 主要是指市政当局可以提供基本的市政服务,属 于市政当局管辖的地区。 2)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一般至少包括一个较大的中心 城市,以及周边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英亩,而且总人口在5万 人以上。 3)都市区:就是较大的城市化地区。城市化地区成为都市 区的两个条件:一是有一个人口超过5万的大的中心城市;二 是整个城市化地区的总人口至少在10万人以上。 4)联合都市统计区。这是指人口在100万以上,包括两 个或两个以上城市化地区的大都市区。 5)城市地区。城市地区是指在相对少的范围内拥有至少 2500人以上的地域空间。
☆ 前工业城市的主要特点:政治、行政和宗教控 制中心
在前工业时期,城市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 第一、农村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城市在财富创造中居于次要地位。这来自由当时商品交换关系不发 达决定的。
第二、城市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和 宗教等方面。
第三、随着交换关系的缓慢发展、社会生产力的
提高,前工业城市的经济功能也随之得到发展。当然, 由于特殊的原因,有的城市可能较早就具有很强的经 济功能,而且,由于战争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城市发 展的正常进程被打断。
城市化地区
中心城市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城市地区界定方法: 1)中心城市:面积一般在100-600平方公里之间,半径5-10 公里,人口密度1-2万人/平方公里。 2)大都市区:由中心城市和郊区城市地区组成,面积一般在 1500-2000平方公里之间,半径30-50公里,人口密度0.5-1万人/ 平方公里。 3)大都市圈: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区组成 ,面积一般在1-2 万平方公里,半径100公里左右,人口密度在0.1-0.25万人之间。 4)大都市带:由一个以上的大都市圈组成,面积一般在3万 平方公里以上,半径200-3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在300-1000人/ 平方公里之间。 一般发达国家比较著名的大都市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四 个圈层。
《城市经济学》
第一讲 城市经济学导论
本讲主要内容: ◇什么是城市经济学?这门学科由哪些内容 构成? ◇ 什么是城市? ◇ 城市的起源和演化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十四世纪——十九世纪的西欧城市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三个堪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事件, 对城市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发生于十四-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 ——发生于十五世纪末期的地理大发现。 ——十八世纪后期最早出现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拉开 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序幕。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一、什么是城市经济学?这门学科由哪些内容构成? 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经济现象及其相关问题。 ——经济现象: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城市之间的经 济分工和交换关系、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等等; ——相关问题:公共产品供给 、住房与贫困问题、政府 财政、城市治理 等等。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应该“见物更 见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