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害流行病学

伤害流行病学

国75岁以下人群的PYLL首要原因,伤害总花费约为2600亿美元。 在我国1990-1995年的资料显示,伤害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 17%。
14
WHO (World Health Report)
Communicable disease,maternal, perinatal conditions and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 1、伤害是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伤害在各国的死因
顺位中位居第4-5位。
• 2、伤害是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原因。在
美国和中国,PYLL死因顺位的首位都是伤害。
• 3、伤害常见、多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 目前,全世界每年仍然至少有500万人死于伤害, 其中 180万人因跌落、溺水、烧烫伤和其他伤害致死,另外 至少有350万人死于家庭、工作场所或城乡暴力。 • 4、伤害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巨大。1996年伤害是美
11
中国CCD 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分类
———————————————————————————————————— 内容 CCD-87编码 ———————————————————————————————————— 损伤和中毒全部原因 E1 机动车交通事故 E2 机动车以外交通事故 E3 意外中毒 E4 意外跌落 E5 火灾 E6 由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意外事故 E7 溺水 E8 意外的机械性窒息 E9 砸死 E10 由机器切割和穿刺工具所致的意外事件 E11 触电 E 12 其它意外效应和有害效应 E 13 自杀 E14 他杀 E 15 ———————————————————————————————————— (吴系科,1996)
• 意外(accident)是指一种潜在有害的、无意识 的和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意外可能引起伤害, 也可能不引起伤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 有意伤害(自杀、他杀和虐待)。 • 意外常常被认为是偶然的、不可知和无法控制 的。 • 伤害则是有原可寻,完全可知和可以预防的。
5
二、伤害的分类
• • • • (一)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分类 (二)按照伤害发生的地点分类 (三)按照人群分类 (四)按照伤害的性质分类
10
ICD-10
运输伤害 跌倒
伤害原因分类 (1998)
类 别 编码 V01 -V99 W00 -W19 W20 -W49 W50 -W64 W65 -W74 W75 -W84 W85 -W99 X00 -X09 X10 -X19 X20 -X29 X30 -X39 X40 -X49 X50 -X57 X60 -X84 X85 -Y09 Y10 -Y34 Y35 -Y36 Y40 -Y84 Y85 -Y89 Y90 -Y98
4.Falling 5.Poisoning
6.Homicide 7.Fire disaster 8.Iatrogenic
4.73 4.13
2.53 1.46 0.14
7.3 6.3
3.9 2.2 0.2
28
Main Death Causes of Injury by City and Rural Area
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MOH,2002)
18
第一节 概

四、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
伤害研究由个别发达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国 建立各类各级伤害监测系统,监测伤害发生动态 和趋势 从一般死因分析和伤害描述扩展到各类伤害研究
第一节 概

进行多学科交叉,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 理学、工程学、社会经济学、法学等应用于伤害 开展社区伤害研究,把伤害防治工作融入社区 卫生服务工作中 伤害描述指标的拓展与丰富
12
三、伤害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 伤害流行病学是描述伤害的发生强度及其分布 特征,分析伤害的流行规律、发生原因和危险 因素,提出伤害的干预对策和防范措施,并对 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重点需要和优先安排的伤害 种类,阐明其分布和明确因果关系,制定控制 策略。
13
26
2000年青岛市居民前10位死因死亡率与PYLL顺位
(彭向东等,2002)
死亡原因 损伤与中毒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内分泌代谢疾病
死亡 人数 2583 6585 6589 4918 738 1424 383 356 247 493
传染病,围产期(妇、儿)疾患,营养缺陷病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非传染性疾病
Injuries
伤害
15
16
17
中国前十位死因
死因顺位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病 损伤和中毒 内分泌、营养和 代谢及免疫疾病 消化系病 泌尿、生殖系病 精神病 神经系病 城市 (1/10 万) 135.59 111.01 95.77 72.64 31.92 17.18 17.06 8.55 5.37 5.20 死因顺位 呼吸系病 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 心脏病 损伤和中毒 消化系病 泌尿、生殖系病 新生儿病 肺结核 内分泌、营养、 代谢及免疫疾病 农村 (1/10 万) 133.42 112.60 105.36 77.72 63.69 24.14 9.09 7.91 7.38 6.59
22
表19-5 美国各类疾病与伤害的YPLL、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 —————————————————————————————————— 疾病或伤害 YPLL(/10万) 估计费用(亿,美元) 死亡人数 —————————————————————————————————— 伤害 1919.0 (1) 2600 (1) 147126 (4) 肿瘤 1554.2 (2) 1154 (3) 539533 (2) 心脏病 1222.6 (3) 1449 (2) 733361 (1) 艾滋病 401.9 (4) -31130 (8) 脑血管病 210.2 (5) 326 (5) 159942 (3)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161.1 (6) 318 (6) 106027 (5) 糖尿病 153.5 (7) 1027 (4) 61767 (7) 慢性肝病和肝硬化 145.7 (8) 48 (8) 25047 (9) 肺炎和流感 114.5 (9) 254 (7) 83727 (6) —————————————————————————————————— (资料来源: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1998)
23
二、我国伤害的流行特征
24
• 在近数十年间,中国的疾病谱发生了明 显的变化。 • 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20世纪50年 代的1位死因下降到90年代的第10位死 因。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位居死因顺位的 前几位。 • 伤害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5
• 每年至少80万人死于伤害。 • 还有5000万非致死性伤害,其中225万伤残。 • 每年因伤害造成的卫生保健花费至少4360000万 元人民币。 • 卫生部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已经把伤害看 作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加强国际交流,建立国际合作
第二节 流行特征
• 一、世界的流行特征
• 二、我国的流行特征
21
一、世界的流行特征
• 伤害的流行特征是常见、多发,随时随地发生,死亡率 高,后遗伤残多,造成的总体损失大。 •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资料,1998年全球死于伤害576.5 万人,死亡率 97.9/10万。自杀、谋杀和战争等故意死亡 为227.1万人,男性伤害死亡率是女性的2倍。 • WHO对58个国家的资料分析,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 家,伤害都是前5位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的主要死亡原因。在 86-95% 国家的男性居民和 74-83% 国家的女性居民中,伤害是 5-24 岁年龄段的第一位或第 二位死亡原因。 • WHO预测,未来20年,伤害的发生率、死亡率、伤残率 将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其所导致的疾病 负担将不断加重( 1990 年的 55%上升到 2020 年的 73%)。
6
(一)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分类
• 非故意伤害(unintentional injuries):指无目的造成的 伤害。主要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中毒,溺水, 切割伤,动物叮咬,医疗事故,运动与消闲伤害,产 品伤害,职业伤害等。
• 故意伤害(intentional injuries)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害或 加害于他人所造成的伤害,近年来倾向于统称暴力。 包括自杀或自害,他杀或加害,虐待,疏忽,斗殴, 行凶,遗弃,与毒品消耗相关伤害,暴力的性加害, 战争。
第十三章 伤害流行病学 Injury Epidemiology
1.概述 2.流行特征 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4.预防策略与措施
1
第一节:概述
• • • • 一、伤害的定义及内涵 二、伤害的分类 三、伤害流行病学的重要性 四、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的发展
2
一、伤害的定义及内涵
3
伤害定义
• 由于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 换,在机体组织无法耐受的水平上,所造成的 组织损伤或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称为伤害 (injury)。(美国CDC) • 凡因为能量(机械能、热能、电能等)的传递 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窒息 导致缺氧或刺激引起精神创伤称之为伤害。
无生命机械力伤害 有生命机械力伤害 淹溺 窒息 电流、辐射、和气温、气压伤害 烟火、火、火焰 接触热和烫物质 接触有毒动植物 自然力量伤害 中毒 过劳、旅行和贫困 故意自害 加害 意图不确定事件 依法处置和作战行动 医疗和手术的并发症 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 与分类于他处的疾病和死亡有关的补充因素
Death Causes Traffic Accidents Cities Death rate(1/100000) 12.28 (1) Rural Area Death Rate(1/100000) 13.96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