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把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微专题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综合分析1.区位含义(1)确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3.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进展变化较快。
(2)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进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5.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地形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因素)。
特殊提示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分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假如没有该因素,就不行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
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打算某地区适宜进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打算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打算性因素,图析如下: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进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4.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依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依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农业区位的选择种植业潮湿、半潮湿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疆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分、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潮湿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潮湿、半潮湿的暖温带地区(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向一农业生产特点和生产条件的推断1.《晏子春秋·杂下之十》:“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像,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这段古文反映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特点()A.季节性B.周期性C.地域性D.任凭性答案C解析相同的生物种属由于生长的自然条件特殊是气候条件不同会现出很大的差异。
上述古文反映的是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2022·浙江文综)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
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潮湿;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2题。
2.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平安牢固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
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答案B解析该作物喜温(温度要求是≥20℃)好湿,图中显示①地月均温均低于20℃,只有7、8两月水分盈亏量为正值,因此,对该作物来说,①地温度和水分条件都不适宜;②地5~9月月均温高于20℃,但全年各月水分盈亏量均为负值,因此,对该作物来说,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综合上述分析,选项B说法正确。
考向二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2021·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下图,完成3~4题。
3.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D.土壤较肥沃4.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B.热量足C.技术高D.品种全答案 3.C 4.A解析第3题,由图知,美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2月份为冬季,气温较低,不利于鲜花生长。
哥伦比亚位于赤道四周,气温较高,利于鲜花生长,C项正确。
第4题,墨西哥与哥伦比亚相比,距美国近,运费低,A项正确;墨西哥纬度较哥伦比亚高,热量无优势,B项错误;两国均为进展中国家,墨西哥鲜花生产进展晚,技术水平不具优势,C项错误;水热方面和技术上的劣势打算了墨西哥在品种方面无优势,D项错误。
(2021·海南地理)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
武都(位置见下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据此完成5~6题。
5.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缘由有()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缘由是()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答案 5.A 6.B解析第5题,依据题目中的叙述:花椒的生长特征为:喜光,耐寒,耐旱。
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
而武都依据图示: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
第6题,依据题目叙述: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随着区域经济进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
7.(2022·大纲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月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很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缘由。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四周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分,热量充分,有浇灌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有),水资源有限。
解析(1)据经纬网及区域轮廓推断,该区域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农场应沿河流布局,分布在绿洲地带。
该地区光照条件好,浇灌水源稳定,砂质土壤等,均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新疆长绒棉质优易储存,主要消费市场是我国东部地区,陇海—兰新铁路连接棉花产区与消费市场,便于棉花外运。
(3)制约该地区商品棉生产的因素包括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劳动力不足等。
微专题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形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2.实质: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进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进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4.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条件自然条件澳大利亚东南部气候暖湿,土地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分社会经济市场宽敞;地广人稀条件主要特征生产结构耕作业与畜牧业结合(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国营)农场,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机械化水平高特殊提示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的区分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季风水田农业等,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生产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考向一区域农业进展条件分析1.(2022·大纲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殊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四周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答案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浇灌(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四周)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分;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一是资料中有效信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说明光照及昼夜温差影响葡萄生长;二是从图示中的有效信息“等高线”推断河谷、“经纬度”推断欧洲南部、“地中海”推断四周气候。
考向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21·浙江文综)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头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间续消灭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2~3题。
2.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3.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四周侵蚀作用增加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答案 2.D 3.A解析第2题,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主要从事混合农业生产,生产的谷物和畜产品在经济收入结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并且都面对市场,符合这一条件的是③和④。
混合农业进展畜牧业并不是单纯地依靠自然草地,同时也依靠种植人工牧草及豆类植物作为饲料,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