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知识点 1 函数 y=ax 2+bx+c 的解析式】1. 形如2y ax bx c =++(a ≠0)的函数叫做x 的二次函数;2. 形如(0)ky k x=≠的函数叫做x 的反比例函数; 典例 1 在下列函数表达式中,表示y 是 x 的二次函数关系的有 。
①213y x =-;②(5)y x x =-;③213y x =;④3(1)(2)y x x =+-;⑤4221y x x =++;⑥22(1)y x x =--;⑦2y ax bx c =++典例2 在下列函数表达式中,表示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有 。
①32y x =-;②k y x =-;③31y x -=+;④12y x =-;⑤21y x =;⑥12y x -=-;⑦xy =典例 3 若函数22(2)a y a x-=-是反比例函数,则a= ,若是二次函数,则a= 。
典例 4 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C.当x=4时,y >0 D.方程ax 2+bx+c=0的正根在2与3之间典例 5 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过点 A (1,2),B (3,2),C (5,7).若点M (-2,y 1),N (﹣1,y 2),K (8,y 3)也在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 1<y 2<y 3 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1<y 3<y 2【知识点 3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待定系数法:一般式:y=ax 2+bx+c(a ≠0) (条件:任意 点坐标)顶点式:2y ()(0)a x h k a =++≠(条件: 坐标+任意 点坐标)交点式:12()()y a x x x x =-- (条件:与 轴两交点坐标及任意 点坐标) 2.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典例 6 抛物线y =ax 2+bx+c 与x 轴交于点A (-3,0),对称轴为x =-1,顶点C 到x 轴的距离为 2,则此抛物线表达式为 。
典例7 抛物线在x 轴上所截线段为4,顶点坐标为(2,4),则这个函数的关系式为 。
典例 8 抛物线y=x 2+bx +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表达式为y=x 2-2x-3,则b= ,c= 。
典例 9 若抛物线y=x 2+2bx+4 的顶点在坐标轴上,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知识点 4 二次函数系数与图象】 考查角度 1:判断a 、b 、c 与0比较大小, 决定了开口方向, 和 共同决定了对称轴的位置(左同右异),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填a 、b 、c ) 考查角度 2:判断 b 2-4ac ,b 2-4ac>0(图象与坐标轴有 个交点),b 2-4ac=0(图象与坐标轴有 个交点), b 2-4ac<0(图象与坐标轴 交点)。
考查角度 3:判断2a+b 与0比较大小,用对称轴x=与1比较大小即可(解不等式过程中注意a 的符号),判断2a-b 与0比较大小,用对称轴x=与-1比较大小即可。
考查角度 4:(1)判断a+b+c 与0比较,可将x=1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观察此时图象函数值在x 轴上方还是下方判断即可;判断a-b+c 与0比较,可将x=-1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观察此时图象函数值在x 轴上方还是下方判断即可;(2)判断42a b c ±+与0比较大小,可将x=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观察此时图象函数值在x 轴上方还是下方判断即可;(3)判断93a b c ±+与0比较大小,可将x=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观察此时图象函数值在x 轴上方还是下方判断即可;之后判断同理……典例 10: 如图,是抛物线y =ax 2+bx+c (a ≠0) 的部分图象,则下列结论: ① abc>0 ;② 2a+b=0 ;③ b 2-4ac>0;④ a+b+c>0 ;⑤ 9a-3b+c>0 ;⑥ 3a+c>0;⑦ 2c<3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典例11 如图,是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其顶点的纵坐标为m,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4a+c>2b;③2a-b<0;④b2=4a(c-m);⑤一元二次方程ax2+bx+c=m -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正确结论有。
典例12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在(-3,0)和(-2,0)之间,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abc> 0 ;② b2-4ac> 0;③ 2a=b;④ a+b+c>0 ;⑤ 3b+2c< 0;⑥ t(at+b)≤a-b( t 为任意实数)。
其中正确结论有。
【知识点 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因此一元二次方程中的△=b2-4ac,在二次函数中表示图像与x轴是否有交点:(1)当△>0时,图像与x轴有个交点;(2)当△=0时,图像与x轴有个交点;(3)当△=b2-4ac <0时,图像与x轴交点。
典例 13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求:(1)函数解析式 _________________ ;(2)当 x______时, y 随 x 增大而减小;(3)由图象回答:当y> 0 时, x 的取值围 ______;当y= 0 时, x= ______;当y< 0 时, x 的取值围 ______;(4) 方程 ax2+bx+c=-3 的解为: ______.典例14 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ax 2+bx+c-m=0没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围是 。
【知识点 6 二次函数的应用】典例15 某商场要经营一种新上市的文具,进价为20元/件.试营销阶段发现:当销售单价是 25元时,每天的销售量为250件;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每天的销售量就减少10件.(1)写出商场销售这种文具,每天所得的销售利润 w (元)与销售单价 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该文具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 (3)商场的营销部结合上述情况,提出了A 、B 两种营销方案: 方案A :该文具的销售单价高于进价且不超过30元;方案B :每天销售量不少于 10件,且每件文具的利润至少为25元请比较哪种方案的最大利润更高,并说明理由.典例16 王强在一次高尔夫球的练习中, 在某处击球,其飞行路线满足抛物线21855y x x =-+,其中y (m )是球的飞行高度,x(m)是球飞出的水平距离,结果球离球洞的水平距离还有 2m . (1) 请写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 (2) 请求出球飞行的最大水平距离. (3) 若王强再一次从此处击球,要想让球飞行的最大高度不变且球刚好进洞,则球飞行路线应满足怎样的抛物线,求出其解析式.【知识点 7 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典例 17 在函数 21a y x--=(a 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点(-3,y 1),(-1,y 2),(2,y 3),则函数值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典例 18 如下图,直线l x ⊥轴于点P ,且与反比例函数1212(0)(0)k ky x y x x x=>=>及图像分别交于点A ,B ,连接OA ,OB ,已知△OAB 的面积为2,则12k k -= 。
第18题 图 第19题图 【知识点8 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典例19 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kx+b 和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像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及△AOB 的面积;(3)由图像求:不等式0mkx b x+-<的解集;典例2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122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
抛物线y=ax 2+bx+c 的对称轴是32x =-,且经过A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
(1) ① 直接写出点 B 的坐标; ② 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 P 为直线 AC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 PA , PC .求 △PAC 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第 22 章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1 比例的基本性质】(知识点请查阅教材或笔记)典例 1 (1)已知,329,578a b ca b c ==-+=且求2a+4b-3c= ;(2)若x 是a 、b 的比例中项,那么 。
典例 2 若723,230,323a c e a c e b d f b d f b d f+-===+-≠+-且那么= 。
典例 3 已知,k a b c a b c b c ak c b a+--++-===则的值是 。
【知识点2 黄金分割比】(知识点请查阅教材或笔记)典例 4 点 C 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B=6cm ,则BC= 。
典例 5 已知点 C 在线段 AB 上,且点 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 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 2 =AC •BC B .BC 2= AC •BC C . AC =512-BC D . BC =352-AB 【知识点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知识点请查阅教材或笔记)典例 6如图, AD 为 △ ABC 的中线,AE =13AD ,B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 F ,DH ∥BF ,则AFCH的值是多少?典例7 如图,在△ABC 中,DG ∥EC ,EG ∥BC.求证:AE 2=AB ·AD典例 8 如图,在 △ ABC 中,正方形 EFGH 的两个顶点 E 、 F 在 BC 上,另外两个顶点 G 、 H 分别在 AC 、AB 上, BC = 15, BC 边上的高是 10,求正方形的面积。
典例 9 如图,四边形 ABCD 中,∠B= ∠D=90 °,M 是 AC 上一点, ME ⊥ AD 于点 E ,MF ⊥ BC 于点 F ,求证:1MF MEAB CD+=典例 10 如图,点 D 是 AB 边的中点, AF ∥BC ,CG : GA=3:1 , BC=8 ,求 AF 的长。
典例 11如图,在 △ ABC 与 △ ADE 中,∠ ACB= ∠ AED=90 °,∠ ABC= ∠ ADE ,连接 BD 、CE ,若 AC :BC=3: 4,求 BD : CE 的值.典例 12△ ABC 中, AB=AC ,点 D 、E 、 F 分别在 BC 、AB 、 AC 上, ∠ EDF= ∠ B .(1)如图1,求证: DE ·CD=DF ·BE ; (2)如图 2,若 D 为 BC 中点,连接 EF .求证: ED 平分 ∠ BEF .典例 13已知:如图,△ABC中, CE⊥ AB ,BF⊥ AC ,求证:AE AC AF AB=典例 14如图,CD是Rt△ ABC 的斜边AB 上的高,∠BAC 的平分线分别交BC 、 CD 于点 E、F,求证:AC·AE=AF·AB.典例 15已知:如图,△ABC 中,∠ACB=9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 D,交 BC 延长线于F。